稗草致病菌——尖角突脐孢菌菌株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我国主要稻区的稗草植株上分离的17株尖角突脐孢菌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运用优化的RAPD分析体系对其进行了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全部试验材料进行了RAPD扩增,共得到239条有效带,其中多态性带229条(占95.8%)。依据扩增结果建立了17株尖角突脐孢菌基因型的DNA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了有效区分。根据RAPD分析结果计算了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差异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分子标记技术是能够用于杂草致病菌资源的鉴定的,并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特定性状的基因标记研究。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陈勇 倪汉文. 稗草致病菌——尖角突脐孢菌菌株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03, 43(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841
  • 下载次数: 172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