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周六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第十二届编委会
第十一届编委会
第十届编委会
第九届编委会
第八届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第五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一届编委会
所有编辑名单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行文要求
数据政策
开发获取政策
下载专区
常见问题
投稿
审稿
署名
版权
道德声明
广告服务
订阅信息
English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55年第-5卷第2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在缓滞剂中培养的代数与细菌鞭毛增长的关系
DOI:
CSTR:
作者:
魏曦 康白
魏曦 康白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魏曦 康白.
在缓滞剂中培养的代数与细菌鞭毛增长的关系
[J].微生物学报,1955(2).
[2]
丁莉莎,王瑶.
鞭毛介导的运动性与细菌生物膜的相互关系
[J].微生物学报,2009,49(4):417-422.
[3]
朱士俊陈世平,霍云燕冷泰俊 索继江.
医院空气中细菌与临床感染的关系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96,36(5):394-397.
[4]
郭志燕,周明旭,段强德,朱国强.
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报,2014(3).
[5]
郭志燕,周明旭,段强德,朱国强.
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报,2014,54(3):251-260.
[6]
陈惠年.
细菌鞭毛的染色
[J].生物学通报,1983(1).
[7]
范玉贞.
发酵细菌与氧的关系
[J].生物学通报,1995(1).
[8]
王桂萍,朱陶,王宜磊,张子宇,李财新,杨宏宇.
优化的细菌鞭毛染色技术
[J].微生物学杂志,2007,27(4):94-96.
[9]
葛台明.
细菌鞭毛染色的经验介绍
[J].生物学通报,1989(4).
[10]
刘昌平 陈恩华.
三种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比较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1):62-63.
[11]
刘德容, 李晓红,.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再改进
[J].微生物学通报,1998,25(2):119-121.
[12]
余名崙,.
细菌鞭毛染色法的进一步改进
[J].微生物学通报,1982,9(4).
[13]
李交昆,南美花,吴学玲,余润兰,曾伟民.
细菌鞭毛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J].生命科学,2018(6).
[14]
徐敏源.
一种简易保持细菌鞭毛的电镜制样法
[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2).
[15]
邓国宏,徐启旺,刘俊康,丛严广.
细菌鞭毛马达——一种卓越的分子机器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6):612-615.
[16]
刘荫武,.
细菌的鞭毛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J].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311-314,279.
[17]
李宏.
细菌鞭毛染色中几种制片方法比较
[J].生物学通报,1999,34(12):33-34.
[18]
郭亚楠,张名均,张德纯,陆合,沈学成.
钙化胎盘中纳米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12):1097-1100.
[19]
关国华,王瑜,陈文峰,李颖.
微生物生理学教学探索——以细菌鞭毛结构与功能的教学为例
[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56-761.
[20]
曾广勤 刘荣昌.
磷细菌剂在小麦上应用研究
[J].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1995(1):23-25.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魏曦 康白. 在缓滞剂中培养的代数与细菌鞭毛增长的关系[J]. 微生物学报, 1955, -5(2):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327
下载次数:
565
HTML阅读次数:
0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