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周五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第十二届编委会
第十一届编委会
第十届编委会
第九届编委会
第八届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第五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一届编委会
所有编辑名单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行文要求
数据政策
开放获取政策
下载专区
常见问题
投稿
审稿
署名
版权
道德声明
广告服务
订阅信息
English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62年第2卷第4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根霉的研究II.根霉产生延胡索酸的研究
DOI:
CSTR:
作者:
乐华爱
乐华爱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乐华爱.
根霉的研究II.根霉产生延胡索酸的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62,2(4).
[2]
乐华爱谢玉梅,张树政方心芳.
根霉的研究IV.根霉淀粉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66,6(2).
[3]
乐华爱谢玉梅,陆东莱方心芳.
根霉的研究V.根霉麸麯的扩大培养和浓淀粉液的糖化
[J].微生物学报,1966,6(2).
[4]
尹莘耘苟培琪,林声远邱桂英 张均康.
5406抗生菌肥料作用机制的研究II.产生抗菌物质的分析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65,5(2).
[5]
乐华爱 方心芳.
根霉的研究III.利用碳水化合物产酸区分根霉种羣的初步试验
[J].微生物学报,1964,4(4).
[6]
张寕武韩静淑,林佩真.
合成油脂的微生物的研究III.根霉油脂的理化性质试验
[J].微生物学报,1963,3(4).
[7]
杨寿钧戈苏国,张树政.
产气气杆菌茁霉多糖酶的研究II.化学试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J].微生物学报,1981,21(1).
[8]
陈丽琼 田静傅妙福,林应锐陈兴吴徐纯锡,王世卓.
液体石蜡发酵产生反丁烯二酸II.反丁烯二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75,15(3).
[9]
苗雪霞 贾新成.
根霉植酸酶的研究I.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J].菌物学报,1997,16(1).
[10]
李国友,李伯刚,刘光晔,张国林.
根霉3078的代谢产物的研究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277-280.
[11]
郑小波 陆家云.
掘氏疫霉遗传学研究II.交配型遗传与变异的研究
[J].菌物学报,1992,11(2).
[12]
陶家凤 秦芸.
中国拟盘梗霉分类的研究II.寄生在伞形科上的一个新种
[J].菌物学报,1985,4(1).
[13]
刘晓兰杜连祥,路福平凌洪博:.
根霉12号固体发酵产生纤溶酶工艺条件的研究
[J].菌物系统,2003,22(3):481-488.
[14]
颜兴和,王栋,徐岩.
根霉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J].工业微生物,2005,35(3):45-49.
[15]
翟文化.
根霉的生殖
[J].生物学通报,1987(2).
[16]
张修国 张天宇.
中国葡柄霉研究Ⅰ.
[J].菌物系统,2002,21(3):324-326.
[17]
袁静明 张崇华.
戊二醛交联根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
[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90,22(3):289-292.
[18]
刘晓艳,刘毅.
根霉液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条件优化
[J].生物技术,2006,16(2):71-73.
[19]
米彩峰 石惠丽.
拐芹根化学成分研究II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1):43-45.
[20]
张美庆王幼珊,王克宁邢礼军.
我国东南沿海的VA菌根真菌II.球囊霉属四个种
[J].菌物学报,1996,15(4).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乐华爱. 根霉的研究II.根霉产生延胡索酸的研究[J]. 微生物学报, 1962, 2(4):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560
下载次数:
865
HTML阅读次数:
0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