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链霉素、合霉素和磺胺噻唑钠的弱导下耐药性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的研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1.本文研究了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在不同浓度链霉素、合霉素和磺胺噻唑纳合菊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后的变异现象。 2.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对磺胺噻唑钠,不容易形成耐药性,至120代时,其敏威度仅为原始菌株的二倍。但对链霉素较对合霉素更易形成耐菊性。“伤鲢”檬和“弗键”株至110代,其耐菊性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000倍和16,000倍。“伤合”株和“弗合”株至120代,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20—190倍和125倍。 3.耐药菌株生物学特性方面有若干变化,如菌落变小、菌落生长授慢、生化反应减弱或不规律、凝集力下降。耐药性痢疾杆菌毒力不变,耐药性伤寒杆菌毒力有下降趋势。 4.耐药性痢疾杆菌的耐药性最不稳定,在无药肉汤中,传70代后,耐藕性降为原来的1/22,400。耐药性伤寒杆菌,传70代后,耐药性降为原来的1/90。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陈租琼 安正明 胡慧君 陈慶荣. 在链霉素、合霉素和磺胺噻唑钠的弱导下耐药性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的研究[J]. 微生物学报, 1963, 3(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49
  • 下载次数: 668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