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 周四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第十二届编委会
第十一届编委会
第十届编委会
第九届编委会
第八届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第五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一届编委会
所有编辑名单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行文要求
数据政策
开放获取政策
下载专区
常见问题
投稿
审稿
署名
版权
道德声明
广告服务
订阅信息
English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64年第4卷第1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钩端螺旋体溶血试验及其应用
DOI:
CSTR:
作者:
王守良 余鹏鄒
王守良 余鹏鄒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王守良 余鹏鄒.
钩端螺旋体溶血试验及其应用
[J].微生物学报,1964,4(1).
[2]
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卫生学微生物研究所.
钩端螺旋体膨胀试验用于快速鉴定菌群的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75,15(3).
[3]
李翠芝李昭华,高吉元.
钩端螺旋体四个新血清型的鉴定
[J].微生物学报,1988,28(2).
[4]
鲍行豪 顾全明.
钩端螺旋体炭凝集试验的研究V.炭凝集试验应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诊断
[J].微生物学报,1977,17(2).
[5]
苏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组.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应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诊断
[J].微生物学报,1978,18(4).
[6]
鲍行豪 顾全明.
钩端螺旋体炭凝集试验的研究III.钩端螺旋体炭抗原制备方法
[J].微生物学报,1974,14(2).
[7]
冯晓峰秦进才,梁中兴时曼华王岳竹,聂一新.
中国钩端螺旋体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J].微生物学报,1999,39(3):241-246.
[8]
鲍行豪 顾全明.
钩端螺旋体炭凝集试验的研究II.玻片炭凝集试验用于钩端螺旋体菌群的快速鉴定
[J].微生物学报,1974,14(1).
[9]
鲍行豪.
钩端螺旋体炭凝集试验的研究I.钩端螺旋体免疫炭血清制备方法的探讨
[J].微生物学报,1974,14(1).
[10]
秦进才.
中国钩端螺旋体参考菌株的建立与应用
[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3):78-82.
[11]
郭晓奎.
钩端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J].微生物与感染,2005,28(6):1-2,16.
[12]
阿久泽 祁世英.
犬钩端螺旋体抗体的调查
[J].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1990(4):30-32,44.
[13]
杨东亮.
钩端螺旋体抗原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9(1):39-41.
[14]
周邦靖.
天花粉对钩端螺旋体生长的促进作用
[J].微生物学杂志,1986(2).
[15]
彭魁杰,.
一种新的钩端螺旋体保护液
[J].微生物学通报,1987,14(4).
[16]
万成松 张文炳.
钩端螺旋体的几种检测方法
[J].生物学杂志,1998,15(3):24-25.
[17]
张尽福, 苏琼芳,.
采用小白鼠分纯钩端螺旋体菌株
[J].微生物学通报,1977,4(1).
[18]
鲍行豪,.
国内外钩端螺旋体活菌苗研究动态
[J].微生物学通报,1980,7(2).
[19]
秦进才.
我国钩端螺旋体菌苗的成就与展望
[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1).
[20]
陈延钟.
全国钩端螺旋体菌苗免疫学术讨论会
[J].微生物学通报,1982(5).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守良 余鹏鄒. 钩端螺旋体溶血试验及其应用[J]. 微生物学报, 1964, 4(1):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377
下载次数:
549
HTML阅读次数:
0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