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水解糠醛渣生产酵母I.纤维素酶的形成和酶解糠醛渣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康氏术霉AS.3.4290(白色突变株)纤维素酶产生和糠醛渣酶解的适宜条件。在稻草粉固体培养基上,纤维素酶产生的最适条件是:稻草粉细度为0.35厘米筛孔的筛下物;培养基含水量67%左右;pH 6.0—6.5;添加氪源是必要的,其中以磷酸氢二铵(4%)和硫酸铵(2%)为佳;培养温度28℃;时间为3天;葡萄糖在浓度低时,对纤维素酶产生有好处,而浓度过高时(大于6%),反而对酶形成有抑制作用。上述培养物直接用于糠醛渣的酶水解,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是:pH5.0,温度50℃,作用时间48小时。葡萄糖和单宁对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纤维素酶研究组北京日用化学二厂. 纤维素酶水解糠醛渣生产酵母I.纤维素酶的形成和酶解糠醛渣[J]. 微生物学报, 1977, 17(2):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