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帆蚌瘟病的研究II.三角帆蚌瘟病的病原——一种嵌砂样病毒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从自然发病与人工感染发病蚌分离的三角帆蚌瘟病病毒(HcPV)呈球形、类球形,大小差异悬殊,直径45--296nm。病毒颗粒外被一层表面突起和类脂质的囊膜。核衣壳呈串珠状,直径10一12nm,卷曲于细胞浆内,可超过1000nm。超薄切片中病毒颗粒积聚于细胞浆与内质网中。超微病变的主要特征:内质网高度扩张,核糖体增殖并凝聚,胞浆内出现包裹着病毒的层卷状结构。病毒核酸对RNA酶敏感,对DNA酶不敏感,经聚丙烯酰胺凝歧电泳,出现。条大分子带与1条低分子带。HcPV的上述特征与嵌砂样病毒基本吻合。因此认为三角帆蚌瘟病的病原是一种嵌砂样病毒。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治国 丁苏芳 汪浩 邱并生 裴美云. 三角帆蚌瘟病的研究II.三角帆蚌瘟病的病原——一种嵌砂样病毒[J]. 微生物学报, 1987, 27(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898
  • 下载次数: 1176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