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病毒的多肽及其在感染细胞中的合成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差异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祛提纯了在鸡胚尿囊腔中繁殖的腮腺炎病毒粒子。并用SDS—PAGE分析病毒粒子的结构多肽,发现其结构多肽为11种,分子量在35K到72K之间。同时还检测到HN蛋白的多聚体和F蛋白的大亚基F1。将腮腺炎病毒分别感染Hela,Vero和CE细胞,比较这三种细胞对ME株腮腺炎病毒的敏感性,发现CE细胞是ME株的敏感宿主。用[31S]蛋氨酸标记病毒感染的CE细胞,以SDS-PAGE及放射自显影法检测到腮腺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合成了至少8种多肽,分子量在26.5K到94K之间。对这些多肽在细胞中不同时期合成情况进行了研究。还用脉冲追踪(pulsechase)技术在感染细胞中发现了FO到F这一转译后加工(Postttanslational procession)现象。此外也研究了放线菌素D和高沈度氯化钠对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雁春 吴柏桦. 腮腺炎病毒的多肽及其在感染细胞中的合成[J]. 微生物学报, 1989, 29(4):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