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粒中一个能抑制黄曲霉毒素积累的生物化学机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具有萌芽能力的正常大豆豆粒和经过热处理灭活的豆粒,在接种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后,尽管菌体生长和产孢情况在二种豆粒上未见有何差异,但黄曲霉素B.在前者中的积累速度显著低于后者。毒素产生菌的液体培养试验表明,即使是浓度低于从正常豆粒在接种培养后所检出到的大豆保卫素,它对菌体的生长虽然影响不大,但能使毒素的积累速度降低70%以上。据此推测,大豆受侵后能够激发产生大豆保卫素这一机制,至少是在一般条件下大豆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情况较为少见的部分原因。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宋大康. 大豆豆粒中一个能抑制黄曲霉毒素积累的生物化学机制[J]. 微生物学报, 1991, 31(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84
  • 下载次数: 1146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