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拟青霉右旋糖酐酶的形成条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比较了各种碳水化合物对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右旋糖酐酶形成的影响,右旋糖酐是最好的碳源,也是最佳诱导物。不同分子量(17.2—1000kD)的右旋糖酐对酶形成的诱导作用不同,酶的产生随右旋糖酐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用分子量为1000kD的右旋糖酐作碳源时比用17.2kD的右旋糖酐作碳源时的产酶量高40%以上。用右旋糖酐和其它糖的混合物作碳源时,酶的形成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右旋糖酐酶形成的其它适宜条件:氮源为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初始pH6.0—7.0.种龄为48小时,在250ml三角瓶中装50ml培养基,于28℃在200r/min摇床上培养6天。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程夯兰 孙晋武 杨敬 陈竞 张树政. 淡紫拟青霉右旋糖酐酶的形成条件[J]. 微生物学报, 1992, 32(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904
  • 下载次数: 975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