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变活霉素的变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别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对天然无抗菌活性的链霉菌1254菌株进行诱变.获导了二株有抗菌活性的变株。变株113产生的抗生素为一组新蒽环类化合物.有抗病毒活性,定名为变活霉素。变株2—6产生碱性永溶性物质。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原株1254及变株2-6均是胞壁类型1,为链霉菌属。变株113为胞壁类型Ⅳ,不含有枝菌酸。原株1254与变株113的阻断变株共合成的产物与变活霉素相局,以放线紫红素聚酮合成酶基因act1为探针与原株1254的总DNA进行Southern杂交为阳性。根据这二个实验的结果推断,在1254菌株中可能存在一条变活霉素的合成途径,但有的基因处于未表达状态,诱发突变使其被活化。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焕娄 吕婉瑜 张月琴 金文藻 陶佩珍 刘小普 何依萍 曾应. 产生变活霉素的变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别[J]. 微生物学报, 1992, 32(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