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周五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第十二届编委会
第十一届编委会
第十届编委会
第九届编委会
第八届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第六届编委会
第五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一届编委会
所有编辑名单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行文要求
数据政策
开放获取政策
下载专区
常见问题
投稿
审稿
署名
版权
道德声明
广告服务
订阅信息
English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93年第33卷第1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用北京棒状杆菌细胞转化生产L—色氨酸
DOI:
CSTR:
作者:
张素珍 刘英昊
张素珍 刘英昊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张素珍 刘英昊.
用北京棒状杆菌细胞转化生产L—色氨酸
[J].微生物学报,1993,33(1):69-73.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噬菌体组.
产谷氨酸北京棒状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J].微生物学报,1977,17(3).
[3]
唐钺 陈琦.
利用酵母菌细胞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
[J].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28-331.
[4]
张建国 钱亚娟.
棒杆菌固定化细胞生产L(+)—酒石酸
[J].生物工程学报,2000,16(2):188-192.
[5]
张建国, 钱亚娟,.
棒状杆菌固定化细胞生产L(+)-酒石酸
[J].生物工程学报,2000,16(2).
[6]
储瑞蔼 钱悦.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转化反式肉桂酸生产L—苯丙氨酸
[J].生物工程学报,1997,13(1):70-75.
[7]
北京棒状杆菌AS1.563发酵生产L-赖氨酸研究的扩大试验
[J].微生物学通报
[8]
彭毅勇 王福源.
北京棒状杆菌Ax—8突变株生产谷氨酰胺发酵...
[J].工业微生物,1991,21(5):11-18.
[9]
童望宇, 张克旭, 贾士儒,.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与北京棒状杆菌细胞融合初探
[J].微生物学通报,1989,16(3):141-145.
[10]
刘晓婷,檀耀辉.
黄色短杆菌L—色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J].工业微生物,1989,19(6):6-11.
[11]
杨廉婉, 钟丽婵,.
用固定化简单节杆菌细胞转化氢化可的松
[J].微生物学通报,1984,11(4).
[12]
潘瑞琼,周月芳,王德梓,谭桂枝,李梅.
微生物法制造L—色氨酸工艺研究
[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4(1):56-57.
[13]
王福源,王妙虎,王锦华,陈驹声,俞儒钧,冯客保.
用黄色短杆菌ATCC 14067生产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选择
[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4(1):55-56.
[14]
周薇.
L—色氨酸产率提高50%
[J].微生物学杂志,1988(2).
[15]
王治中,白月武,王丽华.
北京棒状杆菌AS 1.299噬菌体的研究
[J].微生物学通报,1983(2).
[16]
陈涛,陈宁.
L—色氨酸的生产及其代谢控制育种
[J].生物技术通讯,2000,11(2):141-145.
[17]
唐任天,郭永复,陈琦.
L—缬氨酸生物合成的研究——Ⅰ.钝齿棒状杆菌 AS1.1001发酵产生 L—缬氨酸的条件
[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6(1):11-16.
[18]
高永清 赵立平.
HPLC快速测定氨基酸口服液中L—色氨酸
[J].氨基酸杂志,1994,16(2):39-40.
[19]
高永清,赵立平.
HPLC快速测定氨基酸口服液中的L—色氨酸
[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4(2).
[20]
归夫.
日本的L—色氨酸(L—tryptophan)概况
[J].氨基酸杂志,1991(2):45-47.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素珍 刘英昊. 用北京棒状杆菌细胞转化生产L—色氨酸[J]. 微生物学报, 1993, 33(1):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HTML阅读次数:
引用次数: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