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三磷酸和环腺苷单磷酸对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的调节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虫荧光素酶法检验了四株丝状真菌在葡萄糖—无机盐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胞内ATP含量。结果表明,只有当胞内ATP浓度低于10~(-S)mg/ml时,真菌才开始合成胞外纤维素酶(FPA)。以不同浓度的各种碳源培养时,菌体胞内ATP含量只要超过10~(-1)mg/ml,FPA的合成即发生阻遏。菌体胞内ATP含量与FPA合成呈显著负相关。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了菌体培养液中的cAMP含量。在非阻遏条件下,外源cAMP可以提高FPA的合成水平。但外源cAMP不能解除已经发生的酶合成阻遏。菌体ATP和cAMP水平是调节真菌纤维素酶合成的重要因子。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冬 曲音波 高培基. 腺苷三磷酸和环腺苷单磷酸对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的调节[J]. 微生物学报, 1996, 36(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648
  • 下载次数: 929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