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氏菌Ⅰ相鞭毛蛋白基因fliC~I的克隆和鉴定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提纯的鼠伤寒沙门氏菌8705染色体DNA为材料,经EcoR Ⅰ消化,过SepharcylS-400柱,得到大于400bp的酶切片段;然后随机克隆到质粒pGEM-3Zf(—)中,转化大肠杆菌LC2a(hag~-,recA~-);在氨苄青霉素平板上共得到6013个转化子,从中筛选出1个有动力的克隆,小量制备质粒DNA,经酶切电泳鉴定,该克隆的外源片段大小为15.3kb,将其命名为pGI4015。动力、动力抑制试验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试验证明pGI4015中载有鼠伤寒沙门氏菌Ⅰ相鞭毛蛋白基因fliC~I;利用其BamH Ⅰ和Sal Ⅰ位点删除与鞭毛蛋白表达无关的序列,构建亚克隆质粒pGI4015BS,使得fliC~I定位于更小的区域——3.8kb的BamH Ⅰ/Sal Ⅰ插入片段上。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蔡学忠 焦新安 张如宽 刘秀梵. 鼠伤寒沙门氏菌Ⅰ相鞭毛蛋白基因fliC~I的克隆和鉴定[J]. 微生物学报, 1996, 36(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793
  • 下载次数: 758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