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 5(3).
摘要:1.活疫苗初次免疫后3年与初次免疫后1—2月中和抗休水平相此,43—50%儿童血清中脊髓灰质炎I型、II型中和抗体下降4—64倍,但83—100%仍稚持在1:16以上;50—57%儿重血清中,该两型中和抗体维持初次免疫后原有水平或稍有增长。 2.活瘦苗初灰免疫后经过3年,所有儿童腸道对同型疫苗病毒均具有抵抗力。其中60—61%儿童有较高的抵抗力,即腸道没有病毒排出;39—40% 儿童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即病毒在腸道中虽有繁殖,但排毒时间短,排毒浓度较低。 3.腸道抵抗力的强弱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高低之同似无明显关系。 4.再次给予疫苗可引起良好的抗体反应,中等度及高水平抗体者显著增加,超过初次服后1—2月时的水平。
1965, 5(3).
摘要:
1965, 5(3).
摘要:一、甲型流戚病毒各代表栋均能良好地在鸡胚肾组织培养氅殖:PR8、FMl、洛57—4、兰生60—2等株EID∞一般可达到5.0—6.0个对数,但沪防60一l梢低;多数毒株均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病毒在戚染鸡胚肾组织培养后32—48小时为繁殖高壅。 二、甲型流戚病毒各代表株均能良好地在端胚肾组织培养中传代适应,在最初几代EID,。及血凝湔虔逐渐增高,以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三、利用血球吸附试验测定流戚病毒在鸡胚肾组织培养的繁殖滴度,是一种比较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四、在鸡胚肾组织培养传代适应的病毒株与原株之同的抗原性及对非特异性抑制素的敏感性无显著的差别。 五、关于鸡胚肾组织培养与人胚肾、猴肾组织培养之间对流成病毒的敏感性的差异及鸡胚肾组织培养的实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1965, 5(3).
摘要:
1965, 5(3).
摘要:
1965, 5(3).
摘要:本文报告了应用端胚绒毛尿囊膜小块法测定A2型与B型病毒滴度和A2型的中和抗体的结果。对本法作了改进,并指出影响病毒和抗体滴度的一些因素。采用血凝抑制常规法、血凝抑制加温法和尿膜小块中和法测定了以往流成活疫苗试验人体的免疫前血清中和抗体,并与疫苗接种后的病毒分离率(代表生存性)和抗体升高率(代表免疫原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证明被接种者原来的免疫水平对活疫苗的生存性和免疫原性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这3种抗体测定方法中,中和法最灵敏,血凝抑制加温法次之,常规法最濿。
1965, 5(3).
摘要:一、不同I相百日咳菌株与不同I相百日咳血清的凝集力有所不同,且具有不同疑集力的I相菌的抗原构造亦不同,惟抗原相同的I相菌的凝集力与吸收能也有不同者。 二、I相菌的L抗原至少有a、b、c三种,a抗原是I相菌共同的抗原。B及c抗原在不同I相菌株内有不同。用B及C因子血清可将我国、苏联、美国、英国、日本不同来源的16株I相百日咳菌分为合有L抗原ac…、ab…、abe…。三大类。 三、不同抗原构造的I相菌株I司同其他I相菌的特性一致。用同一菌株(18323)进行攻击时,对小鼠的免疫力无差别。 四、对文献上认为凝集力不同的I相菌的抗原构造是否一致;用I相血清来制定I相菌的可靠性;菌株间不同的特异抗原在免疫方面的作用与制造百日咳菌苗用的菌种的抗原构造的问题;以及不同及相同抗原构造的I相菌株在流行病学方面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1965, 5(3).
摘要:
1965, 5(3).
摘要:
1965, 5(3).
摘要:1.本文研究了实验的双重耐菊性(I)SM,cM)痢疾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发现该菌呈多形性,菌落微小中间厚呈乳咀状,陈旧培养能产生子菌落,在液体培基内生长慢,呈沉淀发育;该菌与原菌保有共同抗原成分,但比原茵的抗原减少;变株不引起豚鼠的角膜结膜炎,说明其毒力巳减低。综上所见,该菌与L型很相似。 2.将放在4℃1个月失去了在普通培养基上发育能力的变异菌,移种在葡萄糖甘油琼脂上可以生长。利用其商接压片染色标本看到,先出现带有核质体的巨大球体和异形型,以后似乎由它们碎裂成颗粒而再生为多形态性细菌的过程,该过程与某些细菌的L型形成过程大体相符。原菌株的葡萄糖甘油琼脂培养物,未见如变栋所呈现的特殊形态。该菌滤液未见有再生菌出现。 3.Sh,208△株发生了上述深刻的变异性,但经血清学和噬菌体裂解试验证明,变株与原株有亲缘关系。连续在不合抗菌素的培基上传代4—6月,除生长稍快,对DSM抵抗性减低外,未见疑似的L型复原为菌型,因而变异是稳定的。
1965, 5(3).
摘要:本文报告1963年3—4月份重庆市某单位斑疹伤寒流行当中,从4例典型病人分离出3株立克次体。该3株立克次体不适应于鸡胚而能使豚鼠产生典型的发热反应,发烧期间多数感染豚鼠出现轻微的暂时性阴囊反应,并在睾丸涂片中查到少量的典型立克次体,感染豚鼠的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普氏滴度高于莫氏2倍以上,证明这3株病原系普氏立克次体。除此,由病人体虱戚染豚鼠试验,亦证明体虱确携带了普氏立克灰体。由此说明重庆市此次所发生的斑疹伤寒确系流行性斑疹伤寒。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