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17(2).
摘要:本文研究了分离自海南岛尖峰岭原始森林土壤的一株酵母,细胞柠檬形、椭圆形。营养繁殖为两端芽裂(bipolar budfission)。子囊孢子椭圆球形,成熟时子囊不破裂。孢子萌发前可成对接合,或不经接合即萌发。这些特性符合于类酵母属的特征,但是它同化和发酵葡萄糖泮乳糖,不同化不发酵蔗糖和棉子糖,并需要复合氨基酸作为氮源,因此与本属仅有的种路德类酵母(Saccharomycodes ludwigii)不相同,故定为新种——中国类酵母(Saccharomycodes sinensis sp. Nov.)。
1977, 17(2).
摘要:红曲霉(Monascus sp.) AS 3.2199的葡萄糖淀粉酶(E.C.3.2.1.3)的凝肢电泳图谱表现为5个带。过去曲经提纯得到过以带3和带4为主的制品。结晶的样品仍具有两个带。现将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的条件加以改变,即以0.01M、pH5.8的吡啶一盐酸缓冲液及NaCl浓度梯度(0—0.2M)洗脱,可以得到以带4为主的制品,经在同样条件下再层析即得到凝歧电泳均一的纯带q样品。纯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5,温度50—55℃。耐热性较差,在55℃保温5小时后,酶活力仅存13%。酶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的米氏常数K。为1.05×10-4(克/毫 升)。Ag+、Fe++、8-羟基喹啉和碘乙酸对酶有抑制作用。用等电聚焦法测定出来的等电点pI为4.04(5—7℃)。紫外吸收光谱最高吸收值在282毫微米,最低吸收值在252毫微米。超离心沉降分析表现为均一样品,样品浓度为10毫克/毫升时测得的沉降?占数sw,20为5.55s,浓度0.27毫克/毫升时,测得的Sw,20为4.8S。用凝胶过滤法在Sephadcx G 100柱上测出分子量为55,000。
1977, 17(2).
摘要:1.肌苷生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5-3(产肌苷6—7克/升)的DNA转化给枯草芽孢杆菌Ki-2-148时,于受体菌对数生长后期,在转化培养基中处理60分钟,转化频率最高。 2.转化体Ki-2-148-4 积聚痕迹量的肌苷,经单菌分离,得到Ki-2-148-4-8菌株,摇瓶发酵试验积聚肌苛4.1克/升。 3.转化处理时,加入溶菌酶5微克/毫升,可以提商转化频率约6倍。 4.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枯草芽孢杆菌B,-3的DNA与处于感受态的受体细胞接触时,一部分工DNA比较集中在受体细胞的分裂面上、,并有垂直于分裂面的趋势。此现象未见报道过,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977, 17(2).
摘要: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肌苷突变体24—36,在合成培养基巾探讨了核陵碱基等成份对肌苷积聚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所试验的7种碱基中,腺嘌呤对肌苷积聚影响最大,它的最适含量为200毫克/升,超过400毫克/升时肌苷积聚显著降低,但生长量达到最大值。 2.在腺嘌呤含丘为200毫克/升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尿嘧啶能促进菌帮本生长和肌侍积聚。 3.在腺嘌呤过量存在时,加入0.3%次黄嘌呤,肌苷积聚量可达最适腺螵呤时的合成量。 4.硫胺素营养缺陷型与其自发回复突变株积聚肌苷的能力无明显区别。 5.葡萄糖,(NH4)2SO45尿 素。L-谷氨酸对该菌生长和肌苷积聚均有一定影响,但以L-谷氨酸庄培养基中的含量影响最大。
1977, 17(2).
摘要:以土壤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3个菌株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9个菌株对玉蜀黍幼苗的侵染力。结果表明在试验菌株中存在强、中等、不稳定、弱至无四种致病力类型。串珠镰刀菌中的NF2109(分离白玉蜀黍杆腐病株)和哈医143(分离自玉蜀黍种粒),尖孢镰刀菌中的NF1800(分离自香蕉果柄)和NF109(分离自松林土壤)属于强致病力类型。尖孢镰刀菌中的NF033(分离自玉蜀黍种粒)、NF245(分离自苹果烂根)、哈医142(分离自玉蜀黍种粒)属于中等强度类型。其余5个试验菌株有2个不稳定,3个呈弱或无致病力类世。叙述了这些菌引起的玉米苗枯的症状,并认为对玉蜀黍苗期的侵染,串珠镰刀菌的危在较之尖孢镰刀菌为大,并就试验菌林的致病力讨论了有关尖孢镰刀菌号化型问题。
1977, 17(2).
摘要: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B1-15-15,为野生型,需生物素,对Mn++不敏感菌株,它具有“分段合成”核苷酸的能力,将外源核酸碱基转变为相应的核苷酸类物质。在30℃摇床培养3天后,加入0.3—0.5%的次黄嘌呤继续培养2天,可产生5'-IMP12一16克/升。发酵的适宜条件为:培养基分别灭菌前的pH,糖镁液为5.7(自然pH),磷氮液为7.0;发酵过程中补加尿素控制pH6.7—7.0,尿素总量0.7%左右;玉米浆用量3—4%;Mn++ 50一100微克/升。在30℃培养2天,补加0.4%尿素和0.4%次黄嘌呤,提高温度至37℃培养,可缩短发酵周期至2.5天,5'-IMP产量为9.54克/升。
1977, 17(2).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康氏术霉AS.3.4290(白色突变株)纤维素酶产生和糠醛渣酶解的适宜条件。在稻草粉固体培养基上,纤维素酶产生的最适条件是:稻草粉细度为0.35厘米筛孔的筛下物;培养基含水量67%左右;pH 6.0—6.5;添加氪源是必要的,其中以磷酸氢二铵(4%)和硫酸铵(2%)为佳;培养温度28℃;时间为3天;葡萄糖在浓度低时,对纤维素酶产生有好处,而浓度过高时(大于6%),反而对酶形成有抑制作用。上述培养物直接用于糠醛渣的酶水解,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是:pH5.0,温度50℃,作用时间48小时。葡萄糖和单宁对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
1977, 17(2).
摘要:1973一1975年连续三个冬、春我们在北京地区对85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婴幼儿病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从59例的咽拭子分离出腺病毒,主要是7型,其次是3型。还从合并有胸膜炎的14例中10例的胸腔积液分离出型别相同的腺病毒。同型腺病毒也从5例死亡病儿的肺组织分离出来。从l例的咽拭子分离出I型副流感病毒。从60例得到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了血清学诊断。在测定中和抗体的47例,7型或3型腺病毒中和抗体都显著升高。在测定补体结合抗体的60例中,40例的补体结合抗体也有明显的增长。从咽拭子、胸腔积液和肺组织分离出来的腺病毒代表株与同型腺病毒原型株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比较表明,其形态一致。
1977, 17(2).
摘要:本研究用标记异硫氰酸荧光黄的3型和7型腺病毒高价免疫兔血清抗体球蛋白或精制的3型和7型腺病毒混合免疫马血清球蛋白,检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婴幼儿咽壁剥落细胞中的腺病毒抗原,得到较高的阳性率。在临床诊断为其他肺炎的婴幼儿病例中,大多数的结果为阴性。在患其他痰病的一些婴幼儿都是阴性。标记的腺病毒免疫球蛋白对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没有交叉反应。封闭实验说明发出的荧光是特异的。同分离腺病毒和测定双份血清内腺病毒抗体的比较,大多数符合。
1977, 17(2).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