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试验站江西省进贤县北岭林场
1977, 17(3).
摘要:在江西省首次发现了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其主要症状是针叶或嫩梢变褐,最后使针叶或嫩梢枯死。病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在活针叶上越冬。分离了该病原菌,并对一系列寄主植物进行了接种试验。对该病原菌的鉴定试验表明,该菌为假单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暂定名为杉太假单孢杆菌(Psudomonas cunninghamiae sp. Nov.)。
1977, 17(3).
摘要:对于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三株属于灰红紫类群的链霉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认为与已知的近似种都不相同,是三个新种,289号定名为红木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acajouruber n. sp.);71-351 号定名为玫瑰烬灰链霉菌(Streptomycesreseocinereus n.Sp. ):71-536号定名为铁锈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ferruginagriseus n. sp.)。
1977, 17(3).
摘要:在对中国钩丝壳(Uncinula sinensis Tai et Wei)的模式标本(HMAS 14193,寄主 Sophora)和原作者们引证过的其他标本(HMAS 121,HMAS 11416,寄主Acer; HMAS 3824,寄主Alchornea)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所得结论为三种不同属的寄主上的菌是各自独立的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53条规则,Sophora上的菌保留了Uncinula sinensis的名称;而Acer,上的和Alchow一上的菌立为另外两个新种,定名为UneIntda aduneoides和Uncinulasup'orbiacsarum。Uncinula sinensis Tai et Wei emend. Zheng et Chen有汉文描述, Uncinula aduncoides Zheng et Chen sp. Nov. 和 Uncinula euphorblacearum Zheng et Chensp. Nov. 有拉丁文及汉文描述。还讨论了上述三种和它们的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1977, 17(3).
摘要:报道了杨柳科上的钩丝壳属(Uncinula Lev.)的1个新组合和4个新种。新组合是:Uncinula adunca(Wallr. Ed Fr) Lev. Var. mandshurlca (Miura) comb.Nov.东北钩状钩丝壳。新种足:1.Uncinula fragilis sp.nov.易断钩丝壳,2.Uncinula longispora sp nov.长孢钩丝壳,3.Uncinula pseudocedrelae sp.nov. 假香椿钩丝壳,和 4.Uncinula regularis sp. Nov. 规则钩丝壳。有包括新种及其他已知种在内的杨柳科上钩丝壳属分种检索表。Uncinula adunca (Wallr. Ex Fr.) Lev. Var. mandshurica (Miura) comh.nov.有汉文描述。4个新种则有拉丁文及汉文描述井在每一个种下面讨论了该种与杨柳科和其他科上的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1977, 17(3).
摘要:从国内一些工厂分离到40株噬菌体,经血清学分型,区分为三种血清型,按其代表株A2、A3和A133的编号分别定名。对四林噬菌体进行了寄主范围,热失活、pH稳定性、一级生长曲线试验和电镜观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属于同一血清型的两株噬菌体在一些特征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1977, 17(3).
摘要:将根瘤菌培养至对数生长初期,加入药物淘汰,再用含药浓度较高的平板选择,能顺利获得抗药性突变体。经室内及田间试验观察,选出了既有稳定抗药性又保持良好共生固氮能力的抗链霉素菌株SmR52;抗卡那霉素菌株KmR34。根瘤回收试验结果说明:用含药平板检查根瘤榨汁,可以鉴定根瘤是否由抗药性菌株所形成,为研究老区接菌效果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了解到有效根瘤菌株之间在结瘤习性上存在竞争性关系。还发现一个根瘤内可以同时存在两个紫云英根瘤菌株,在本试验条件下这种双重感染的根瘤的比例可达14—19%。
1977, 17(3).
摘要:从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丙烯腈作为碳源和氮源的珊瑚色诺卡氏菌11号(Nocardiacorallina No.11),该菌能在较高浓度(200毫克/升至700毫克/升)丙烯腈下生长。当丙烯腈含量达800毫克/升至1000毫克/升时细胞置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99%的氧化能力。将该菌直接应用于滤塔,经接种挂膜后,处理腩纶废水,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生产滤塔运转结果,丙烯腈处理效果达99%以上,BOD,效果在85—90%之间。
1977, 17(3).
摘要:从82株不同种属酵母中选得3株酵母,它们能较好地利用纤维素酶水解糠醛渣所产生的糖液。其菌名和编号是假丝酵母(Candida sp.)As 2.121,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培养基糖浓度以1.5%或2.0%较好,这与原始酶解液的糖浓度及其中糠醛等有毒物质有关。最好将原始酶解液稀释一倍以上使用。另外补加相当于含糖量7.5%的(NH4),SO4,5%的KH2PO4和2.5%的尿素。起始pH以5较好。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略有差异, AS2.121为28—32℃,AS 2.637为2 8—37℃,AS 2.1180为30—35℃,但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均较广,在 生产上较易控制。在250毫升三角瓶中装培养基50毫升,接种酵母后在旋转摇床(170转/AS 2.121 菌株之菌体产率高且稳定,常达50%;AS 2.637菌株较耐高温,菌体产率亦可高达50%左右;AS 2.1180菌株在摇瓶培养条件下菌体产率较低,为40—45%,且较不稳定,可能和培养基pH值的控制有关。
1977, 17(3).
摘要:1.本文报道成功地用改良的对流免疫电泳及微量补体结合技术检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脑脊液中多糖体抗原的方法。对流免疫电泳的改进要点是电泳凝胶板采用国产琼脂糖。由于琼脂糖电渗流很弱,将凝胶板放在冰箱中7天后使用或在紧急待用时,在琼脂糖中掺入30%普通琼脂就可以使抗体产生足够的负向移动。改良对流免疫电泳后敏感度提商10倍左右。 2.本室制成的1号抗血清与本市所收集的9个菌株都能起凝集反应,也能与9个菌株的多糖体抗原起免疫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是比较满意的。 3.用多糖体对1号抗血清的吸收试验,初步证叫所有多糖体实际上都可移走1号扰血清的凝集活性,但是用5号菌株吸收后,残留有少量的对几个菌株的凝集素,这可能是指它们存在有不能完全吸收的微量抗原。 4.用这批抗血清检测了临床几年来收集的16份脑脊液标本和11份血清标本,其中三例临床确诊为新型隐球曲脑膜炎,我们的抗原测定也全部阳性,其它疾病的24份标本抗原测定 全部阴性。 5.测定抗原的效价能反映出病情严重程度,迁延和治疗效果。
1977, 17(3).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速、敏感、适宜于一般临床化验室使用的反向间接血凝检测HBsAg方法。以丙酮醛、甲醛固定羊红细胞,在酸性条件下,用四种不同方法纯化的抗-HBs/豚鼠血清直接致敏。其中以免疫纯或固相吸收经DEAE-纤维素层析-葡聚糖凝胶G-200过滤的抗-HBs/豚鼠血消致敏效果最好,效价最高可达220。这种致敏羊红细胞检测HBsAg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凝集模式稳定,重复性良好,比对流免疫电泳法的敏感度提高500倍左右。作者老对不川红细胞作了选择,比较了几种常用固定剂,井对致敏红细胞的pH、时间、温度、蛋白量等条忭进行了摸索。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放射免疫对流自显影三种敏感方法测定796份样品,阳性率分剧为28.57%、28.39%、27.18%。以反向间接血凝法稍高。
1977, 17(3).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