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17(4).
摘要:在研究我国某些地区自然界中的酵母时,分离到两株原孢囊菌(Prototheca),编号为S 124与HS 652-3。原孢囊菌足一类无色异养的兼有真菌和绿藻特点的微生物,在很多方面类似酵母菌。本文对这两株原孢囊菌做了全面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态、生理与生境上彼此不同,与已知的种也不同,故定为新种。
1977, 17(4).
摘要:本文报告了在五个科的寄主植物上的中国钩丝壳属(Uncinula Lev.)的六个新种和新变种:马桑科上的Uncinula coriarioe sp.nov.马桑钩丝壳,大戟科上的 Uncinula alchorneae sp.nov. var.Alchorneae 山麻杆钩丝壳和 Uncinula alchorneae var.Elliptispora var nov. 椭孢山麻杆钩丝壳,木犀科上的Uncinula chlonanfhl sp. Nov.留苏树钩丝壳,梧桐科上的Uncinula clintoniolmis sp.nov.拟上粗钩丝壳,以及椴树科上的Uncinula oleosa sp. Nov.含油钩丝壳。对上述六个新分类单位作了汉文和拉丁义描述,并讨论了每个新种或新变种与其同科或不同科的寄主上的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1977, 17(4).
摘要:本文记述在四川雅安所采集的白粉菌的两个新种,即:寄生于胡桃的胡桃球针壳(Phylla-ctlnla juslandis sp.nov.),和寄生于柘的雅安钩丝壳(Uncinula yaanensis sp.nov.)。
1977, 17(4).
摘要:本文报道在我国粒线虫(Anguina sp.)上首次发现的虫生串胞壶菌(Myzocytium vermieolum),并对该菌的形态特征及侵染线虫的方式和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和描述。
1977, 17(4).
摘要:在福建省同安、漳平等地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上发现葡萄座壳属真菌的一个新种,定名为杉葡萄座壳(Botryosphaerla cunningharaiae Huang sp.nov.)。
1977, 17(4).
摘要:与TMV有血清学关系的油菜花叶病毒”(YMV15)侵染烟原生质体的条件与IMV不同。在低于其等电点(5.35)的pH4.7的接种液中,不需要聚鸟氨酸的协助,能达到43—53%感染率,但加入聚鸟氨酸可使感染率增加到46—96%(荧光抗体染色)。YMV.,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似乎显示了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时的侵染性下降,对数生长期一直维持到接种后24小时。每个被感染原生质体内病毒颗粒数为1—3×109。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抗菌素研究室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新抗菌素研究室
1977, 17(4).
摘要:从四川和广东的土壤中分离到两株产生麦迪霉素的链霉菌:74—10204和1748。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前一株菌与生米卡链霉菌(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近似,但形态与培养特征有某些不同,并能利用甘露醇,故定名为生米卡链霉菌四川变种(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a var.Sichuanensis Yan);后一菌株鉴定为生米卡链霉菌1748(S. mycarofacins 1748)。这两株菌所产生的抗菌素,经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熔点、比旋光度、分子量和化学反应性质的测定,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分析,确定为麦迪霉素。
1977, 17(4).
摘要:从四环素生产菌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849号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了噬菌体。这些噬菌体为蝌蚪形,对金霉素链霉菌具有专一性,并且裂解能力很强,命名为HF噬菌体。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变井结合噬菌体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一批抗噬菌体的金霉素链霉菌菌株,其中的一些菌株生产四环紊的能力不低于原来的敏感菌株,已用于生产。
1977, 17(4).
摘要:1.从1974年冬—1976年春对北京地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工作,结果共分离出合胞病毒12株,阳性率占15%。 2.以65例患儿的双份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证明:其恢复期对合胞病毒{倍中和抗体升高的有39例,阳性率占56.5名。首次确证了北京地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合胞病毒的病原关系。 3.北京地区农村于1976年春首次分离出合胞病毒,其双份血清恢复期中和抗体4倍升高的阳性率为75%。初步证明合胞病毒也是北京地区农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 4.对北京地区合胞病毒新分离株进行了一些培养特性和分离特性的研究,为今后中西医结合防治本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王用楫 顾佩韦 李美容 孙勉 刘培生 衣秀云 丛玉兴 李月云
1977, 17(4).
摘要:1. 用乙脑病毒的减毒株C株和强毒株P,株免疫仔猪,接种P,株后48和72小时从仔猪血液中可检出病毒,用C株免疫的动物,检查病毒血症全属阴性。 2. 免疫前后检查和比较血清抗体的结果是:用P3株免疫的两只仔猪,免疫后抗体比免疫前明显增长;用C株疫苗10毫升和1.0毫升各免疫6只的两组动物中,免疫后分别有5只和2只抗体明显增长;接受灭活疫苗的6只动物,抗体全未增长。 3. 比较各组动物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水平(见表2)还发现,对照组和灭活疫苗组内各有两只、C株疫苗10毫升免疫组内有一只动物,免疫后较免疫前的抗体水平反而有所降低。此种降低显然是母体被动抗体水平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表现。 4. 在乙脑流行季节,从各组动物体内连续采取血管末梢血液,分离自然界散布的野生乙脑病毒,以观察流行病学保护效果。从对照组动物10只中有5只、灭活疫苗组6只中的2只分离到了野生乙脑病毒;而在用c株免疫的两组共12只,用P|株免疫的2只中,没有得到乙脑病毒。这些数据可以说明,C株病毒可用于免疫仔猪以防止自然界乙脑病毒造成的病毒血症,使用剂量小到1.0毫升仍有效。
1977, 17(4).
摘要:本文报告用于放射免疫分析、反向被动血凝等高敏感度检测HBsAg试验的纯抗HBs的制备方法。用HBsAg-抗HBs免疫复合物免疫马匹得到抗HBs血清,其抗HBs效价为1:128—1:256,抗正常人血清蛋白抗体效价为1:64—1:128。用半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制备得球蛋白部分,通过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平衡用0.003M磷酸盐缓冲液,起始pH8.0)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腋电泳及免疫电泳检测,证实为单一成份的A峰;马的抗HBs及抗正常人血清蛋白抗体(抗HuSP)主要集中在A峰。将A峰通过偶联正常人血清的亲和层析柱,除尽其中的HuSP,即得到纯的抗HBs。对其中的A峰进行分析定位,表明A峰即马的IgGa亚类。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