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19(2).
摘要:113菌株是从罹病致死的斜纹夜娥(prodenia litura Fabrieius)幼虫体上分离出来的产晶体芽孢杆菌,其形态、生理、生化及血清学反应与现在已知的苏芸金杆菌的各个对比菌株有别,是一个新变种,定名为苏芸金杆菌云南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yunnanensis)。
1979, 19(2).
摘要:从我国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水稻田土壤分离出三株分解磷钾矿粉的链霉菌,经过分类学研究,发现它们是三个新种,分别定名为肉桂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fuscus,黄色团孢链霉菌S. flavoagglomeratus和紫色变异链霉菌S. violovariabilis。
1979, 19(2).
摘要: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1-67,具有产生L-4-氧代籁氨酸的能力。1一677菌株孢子丝直形、无螺旋,孢子柱形或长圆形,孢子外壁光滑。在合成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体虾壳粉红;基内菌丝体开始绿色以后转褐色;有机培养基上形成浅褐色素。根据链霉菌-_677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国内外资料上发表的已知种均有不同,因此确定为新种,命名为玫瑰绿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viridofuscus n. sp.)。
1979, 19(2).
摘要:本文报道并描述了我国具长附属丝的球针壳15个种,其中10个是新种。这些具长附属丝的球针壳的附属丝长度一般为子囊壳直径的1.5—3倍。新种是:八角枫球针壳Phyllartiniaalangii Yu et Lai sp.nov.,云实球针壳Ph.caesalptntae Yu sp. Nov., 旱莲球针壳Ph. Campto-thecae Yu sp.nov,蜡瓣花球针壳Ph.coeyloptidis Yu et Han sp.nov.,香薷球针壳 Ph. El-sholtziae Yu sp.nov.,胡桃楸球针壳Ph.juglandis-mandshuricae Yu sp. Nov.,钓樟球针壳Ph. Linderae Yu et Lai sp.nov,青檀球针壳Ph.ptcrocelttdis Yu et Han sp. Nov.,白 辛树球针壳Ph.pterostyracis Yu et Lai sp. Nov.,和香椿球针亮 Ph. Toonae Yu et Lai sp. Nov. 全部的种都是根据我国的材料进行描述的,并讨论了每一个种与其邻近种的异同。此外,还对榛球针壳Phyllactinia guttata (Wallr.Ex Fr.) Lev. Em. Yu的描述按作者的观点和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修改和重新描述。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室。
1979, 19(2).
摘要:本文报告了单囊亮属(Sphaerotheca)的一个新种和二个新组合:寄生于毛茛科块根芍药上的芍药单囊壳(Sphaerotheca gaeoniaa C.Y.Chao sp. Nov.)}葫芦科上的瓜类单囊壳(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 C. Y. Chao comb. Nov.)桔梗科党参上的党参单囊壳(Sphaero-sheca codonopsts (Golov.) C.Y.Chao comb.Nov.)。
1979, 19(2).
摘要:
1979, 19(2).
摘要:为使鉴定资料完整,现将在1956一1965年间发表的一些链霉菌新种和新变种等的孢子电镜照片补照发表,并做了初步归纳与说明。
1979, 19(2).
摘要: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和广西南宁市的禾本科作物的根系上,分离获得一批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并对其中99菌株和224菌株进行了鉴定及其联合固氮特性的研究。两株菌的主要特点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单极单生鞭毛;能运动;在无氮的苹果酸盐培养基上生长5—7天,有一个到一个半螺旋的菌体出现;菌体内含折光脂肪滴;过氧化氢酶为正反应;V.P.反应以及吲嗓反应为负反应;最适生长与固氮的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5—7.0;在玉米的根系上能形成联合固氮。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含脂刚螺菌(Sptrillum lipoferum)。据盆载回接试验证实,玉米根系与含脂刚螺菌可形成联合固氮。将采集的根样,经预培过夜,其固氮酶活力可达600一1100乙烯毫微克分子/克干根/小时,若不加诱导即测不出酶活。
毛钜凡 童启如 邱文芳 郑美珠 魏才仁 王湄川 高季遂 马德钦 蔡文六 钟慧芳
1979, 19(2).
摘要:本报告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把硫酸亚铁氧化产生酸性硫酸高铁溶液。在Fcs+浓度25克/升,pH1.8,矿石粒度120目,矿浆浓度7%,浸矿温度60℃条件下搅拌浸出高硫锰矿及菱锰矿,2.5和4小时锰浸出率分别达82%及98%。硫锰矿石中除硅酸锰不能浸出外,矿石中可溶浸的锰矿物浸出了99.2%。硫酸高铁在程矿反应时全部水解为氧氧化铁沉淀,不能矬续循环使用。但以氢氧化铁吸收高硫锰矿焙烧脱硫时排出的含低浓度二氧化硫烟道废气,使还原为亚铁。亚铁液经加温等处理后,由新接种的细菌氧化再生成硫酸高铁,反髭浸矿,如此循环。
1979, 19(2).
摘要:用生物碱沉淀试剂预试、薄层层析确试的生物碱筛选方法,对青藏高原土壤中分离的624株低等真菌的发酵液和真菌组织提取物中存在的生物碱进行了筛选研究。所得结果表明:有114株或18.3%的真菌显生物碱阳性反应。40株生物碱阳性反应较强的真菌包括有青霉。曲霉、镰刀菌、匍柄毒、腐质霉和毛毒属等。除圆弧青霉、顶青毒、淡紫青霉、焦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烟曲霉、构巢曲毒等已有报道外,点青霉、两形青霉、真青霉、荨麻青霉、黑青霉、燕麦镰刀菌、拟直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拟丝孢镰刀菌、弯角镰刀菌、匍柄霉及腐质霉等,均尚未见.有报道。
1979, 19(2).
摘要:钝齿棒状杆菌(Corysebacterium crenatum) AS 1.542经亚硝基胍连续诱变处理,选育出产大量L-白氨酸的突变株AS 1.1004。该菌以生物素为必需生长因子,酪蛋白水解物对生长有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含生物素5—50徽克/升时,L-白氨酸的积累随生物素含量增加而提高;葡萄糖和醋酸铵是大量产生L-白氨酸的最适碳源和氯源。在含葡萄糖1 0%,硫酸铵2%,醋酸铵2%,KH2PO40.1%.MgSO47H2O 0.04%,FeSO4 7H2O2毫克/升,MnSO4 4H2O2毫克/升,生物素50微克/升,硫胺素·HCl 300欹克/升,蛋白胨0.3%,酵母膏0.3%,CaCO,2%,pH7.0的培养基中,于旋转式摇床上,28℃培养4天,产L-白氨酸14毫克/毫升以上。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提取的产品,经红外吸收光谱,薄层色谱,比旋光度,元素分析和生物测定法检定,证明该产品系L.白氨酸。
1979, 19(2).
摘要:本文报告1963--1973年间从我国15个地区收集的大肠杆菌3767株血清学分型研究结果。除少量菌株分自动物外,其余均分自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共分离到82个。抗原组和43个H抗原。与流行性婴儿腹泻有关的肠遒致病性大肠杆菌O…菌株占45.66%,O128为9.51%,O114为9.10%,为国内最常见的0抗原组。O111: K11(B4):H-9 O11:K58(B4):H29O114:K90(B):H_三个血清型为国内最常见的血清型,共占48.7%。从腹泻患儿分离的普通大肠杆菌中,O1-一O11菌株占半数以上。
1979, 19(2).
摘要:本文比较了三株(“49”株、“l(J5”株、浙三联)从自然界分离或经人工减毒处理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弱毒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从实验结果证明,三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对小白鼠的毒力都较一般从病人分离的菌株弱。三株中以“49”株的毒力最低,它对小白鼠的LD50<10-1.00LD50与ID50相差2.5--5.5个对数。用“49”株免疫后的小白鼠能耐受从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分离的强毒株的攻击,保护指数大于三个对数。
1979, 19(2).
摘要:本文介绍应用兔睾丸单层细胞制备恙虫病立克次体补体结合抗原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影响鸡胚卵黄囊膜抗原效价的一些因紊。鸡胚卵黄囊膜抗原产量大、效价高、特异性较好。但有些恙虫病立克次体株在鸡胚中不易繁殖。而在组织培养中很易繁殖,第一代即能获得大量立克次体,有利于同时制备多株恙虫病立克次体抗原。本文同时介绍了制备豚鼠及家兔免疫血清的简便方法。
1979, 19(2).
摘要:我们对新近发现的鸡咽食管癌进行了电镜研究。在瘤细胞浆内发现了非常独特的病毒包涵体,在瘤细胞浆和细胞间隙里发现了大小在70—90毫微米具有偏心核样物特征性成熟瘸毒颗粒。 因为它们的结构与小鼠乳腺癌的B型病毒非常相似,我们给它定名为类B型病毒颗粒。
1979, 19(2).
摘要:在全国16个主要省市100多所医院里,收集了869株绿脓杆菌,并进行了血清型分类。分型率达98.7%。从血清型分布规律看,前4个型分布的最多(占59%),其次是7、8、9型(占31.3%),5、6、10和11型分布极少。Fisher的7个免疫型株中I、II、IV、VI和VII型菌各与我国血清型株有交叉凝集,而III和V型菌没有交叉凝集。本文还叙述了血清型的分型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本菌的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1979, 19(2).
摘要:
1979, 19(2).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