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20(3).
摘要:柞蚕空胴病病原菌是一种新发现的柞蚕病原菌。该菌系革兰氏阳性球菌,多成对排列,无芽孢。发酵葡萄糖产乳酸,但不产气。接触酶阴性。在10℃和45℃均生长。其生理生化特性与粪链球菌和鸟链球菌相似,但又有不同之处。血清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生的抗体与Lancdield D群和Q群抗原都有低滴度的交叉反应,反之亦然;此外,它还具有未确定的其它抗原结构。由于其形本、生理生化和血清学特征不同于已知的链球菌,而确定为链球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柞蚕链球菌(Streptococcus pernyi sp. Nov.)。
1980, 20(3).
摘要:本文报道寄生于云南水稻上半知菌中腔孢纲一新属。 此菌子实体为扁球形的表生子座,子座含外子座和内子座;分生孢子腔生于内子座,珊瑚状,无孔口;分生孢子梗生于腔室内壁上,无色无隔,倒棍棒形,细而长;分生孢子无色,链生,有或无隔,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根据上述特征被鉴定为新属、新种,命名为珊座孢新属Corallocytostroma Yu et Zhang gen. Nov. 和稻珊座孢新种 Corallocytostroma oryzae Yu et Zhang sp. Nov. 此菌也是水稻上的一种新病害(穗果病)的病原菌,危害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
1980, 20(3).
摘要:用冷冻蚀刻技术研究了发育中的痘苗病毒的形态,发现了以下的一些结构: 1.发育中的痘苗病毒在形成包膜时,在其内膜外表面上出现一个无颗粒区,这个无颗粒区致密光滑,并且总是偏在病毒颗粒的边缘。 2.在折裂的颗粒上发现了包着核样小体的光滑而致密的膜性结构,其位置和性质与无颗粒区非常相似。
1980, 20(3).
摘要:从T4基因30的无性繁殖系细胞中,用一般提取T4 DNA连接酶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与T4 DNA连接酶相同的酶。无论从它在DEAE-纤维素和磷酸纤维素柱上的层析行为,或从用T4 DNA连接酶酶活标准测定法测定结果,都说明它与T4 DNA连接酶是相同的,这就表明T4DNA连接酶基因(即基因30)在无性繁殖系的大肠杆菌细胞中已被表达。
1980, 20(3).
摘要:本文报道以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在磷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皂土及S-腺嘌呤核苷-L-甲硫氨酸(以下简称SAM)存在下,在体外复制家蚕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简称CPV)mRNA,用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分离复制产物。并对体外合成的mRNA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表明是单链大分子的RNA。用电镜观察经复制后的家蚕细胞质多角体病毒,仍是含有核酸的颗粒。
1980, 20(3).
摘要:红曲霉(Monascus sp.)AS 3.3491的葡萄糖淀粉酶具有多型性,将其中主要的两个分子型F,和E4 提纯到凝胶电泳均一制品,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其氨基酸组成相似,差别最大的足丝氨酸,桕差6个残基,其次是精氨酸,差3个残基,其他氢基酸柑同或相差少于2个残基。氨基末端均为天冬氨酸和丝氨酸,羧基术端为酪鲺酸。两型酶都是糖蛋白,含糖量稍有差别,E,为7%,E4 为9%。其组成单糖以甘露糖为主,萁次是半乳糖,还有痕量的木糖和葡萄糖。两型的分子量也很接近。根据氨基酸残基计算,Sephadex G-100 凝胶过滤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出的数值均在54,000左右。 两型的等电点(pl)差别也很小,E3 为4.00,E4为4.10。
1980, 20(3).
摘要:本文进一步报道了在我国传统的“酸浆法”生产淀粉的过程中,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菌体上的何种物质使淀粉粒凝集。实验表明,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各种物理因素及化学因素如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以及用苯酚、三氯乙酸、甲醛、来苏尔等,都能使乳酸链球菌凝集淀粉粒的作用完全丧失;用糜蛋白酶处理菌体后,菌体凝集淀粉粒的作用也完全丧失,而用被Kunitz抑制剂抑制了的糜蛋白酶或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溶菌酶处理菌体,则仍然保留其凝集淀粉的能力。上述实验暗示,对淀粉粒的凝集超作用的是菌体表面上的某种蛋白质类物质,很可能是某种凝集素(lectins)。本文述报道了菌体、淀粉粒和阳离子三者之间量的关系,它们之间最的正相关表明,在凝集作用中,三者可能是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结合的性质还待进一步研究。
1980, 20(3).
摘要:由粉丝厂的酸浆中分离到一株有强大的凝集淀粉能力的纯培养菌,初步定名为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eus lactis)。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证明凝集淀粉因子位于细胞壁的外侧。同样可以用离体细胞壁观寮到淀粉凝集活性。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细胞可使凝集淀粉能力丧失,证明这种凝集因子是位于壁上的一种功能蛋白。用溶菌酶处理菌体,用90,000倍相对离心力所得的上清液也有凝集淀粉活性,从而证明这种蛋白能溶于水中,它很可能是一种外源凝集素类物质。
1980, 20(3).
摘要:0.1MNaNO3 可使棕色固氮菌诱导出硝酸还原酶,其粗提物的比活性为21.9 NO2 毫微克分子/分钟·毫克蛋白。在诱导硝酸还原酶过程中,诱导的粗提物中固氮酶活性比未诱导的下降更迅速。实验结果表明这是由于在诱导过程中固氮酶铁蛋白失活,而与钼铁蛋白无关。应用相同的方法对缺乏Fe.Mo辅因子的棕色固氮菌突变种Uw45进行诱导,结果出现硝酸还原酶活性,证明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钼铁蛋白不共享相同的含钼亚基。
1980, 20(3).
摘要:用泛影葡胺(Urografin)等密度离心洼与液体双相法共分离了苏芸金杆菌九个菌株(分属六个变种)的晶体与芽饱。两种方法分离的晶体纯度最高均可达99%以上。后一方法有时在有的晶体制剂中尚混杂一些营养体或孢子囊的膜。将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1980, 20(3).
摘要:小麦丛矮病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一个重要病害。已报道[1-4]叫它是由灰飞虱传染的,在小麦病株和带毒灰飞虱Laodepha striatellus Fallen 的超薄切片中都观寮到弹状璃毒颗粒。为了确定病原,我们用微量注射器把从小麦病株中提取的病毒注人灰飞虱,然后放在健康小麦上取食,可使小麦产生典型的丛矮病状。证明小麦丛矮病的病原是种弹状病毒,称谓小麦从矮病毒(WRSV)。还用注射方法测定了WRSV的体外抗性。用10种禾谷类作物和17种禾本科杂草测定了wRSV的寄主范围。试验证明WRSV可侵染属于6个族的17种植物。在免疫的植物中Aegilops ventricosa 可与小麦杂交,是抗病育种中有用的原始材料。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了43个小麦品种对WRSV的抗病性,41个严重感病,两个春麦品种中3和中4是抗病的。
1980, 20(3).
摘要:1.比较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凝胶和明胶三种包埋方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的酶话力和回收率。其中以聚}呵烯酰胺凝胶包埋的细胞酶的表现活力和回收率最高,表现活力最高为723 7单位/克细胞,回收率最高为90%左右。 2. 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自然细胞延胡索酸酶的一般性质:pH,温度和二价金槭离子对两者的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比自然细胞好一些。Mn++,Mg++,Ca++和Fe++二价金属离子对两种细胞酶的热钝化均无保护作用。
裘荣庆 吴允山 陈秀珠 李云章 薛汉煌 林长和 苏淑卿 涂文云 纪汉池 郑惠民 张三木 曾维天
1980, 20(3).
摘要:从毒砂矿酸性矿水中分离到对毒砂分解能力和耐砷力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确定了利用该菌从含砷硫化矿中浸出钴的主要条件:pH2—2.3,32℃±,通气量0.19—0.21米3/分/米3·溶液,试料粒度一160目,矿浆浓度20%,经5—7天气流搅拌浸出,钴的浸出率为80%,有时可达90%以上。
1980, 20(3).
摘要:本文报告采用人胚肾细胞制备的腺病毒血凝素,就不同个体猴血球、不同血球浓度、不同培养温度、不同pH对腺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3、7、11、1{、21型腺病毒血凝滴度不仅受不同个体猴血球影响,(其中以3、7、1 4型病毒显著),同样也受不同血球浓度、培养温度、不同pH液体影响。进行腺病毒血凝反应的适宜条件为:选用对腺病毒敏感的猴血球,1%红细胞悬液、用1/50 M pH 7.6—8.0PBS作稀释液、37℃培养1小时。人胚肾细胞和HcLa细胞均可用于制备腺病毒血凝素,在人胚肾细胞上制备腺病毒血凝素时采用103—105ICID50病毒感染细胞,受染细胞在染毒后3—5天出现完全病变,产生的血凝素滴度高,午型血凝素滴度高于3型。
1980, 20(3).
摘要:本文报道有关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研究结果。通过不同孔径微孔滤膜收集盐变细胞(0.85~1.2微米)及纯化外膜(0.45微米),方法简便、省时,且不需贵重仪器,为大量制备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外膜菌苗提供了新的途径。黄疸出血群及波摩那群钩体外膜,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大多里圆形成不规则形。其化学组成黄疽出血群外膜中含蛋白质3 7.77%,碳水化合物22.21%及类脂质1 7.77%;后者则含蛋白质59.7 2%,碳水化合物13.69%,类脂质¨.90%。除强碱
1980, 20(3).
摘要:通过强超声处理,酶水解和差速离心等步骤分离了纯化过的沙眼衣原体TE-55细胞的被膜和细胞壁,井以5—50%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加以纯化,区带界面清楚、稳定,重复性较好。对完整细胞和分离成份的超薄切片、冰冻断裂及蚀刻和负染标本进行的电镜观寮表明:被膜一般分为三层,负染的细胞壁中见到规则的、排列紧密的直径约28毫微米的亚单位,完整细胞经冰冻蚀刻后也有类似的六角形突起。初步对被膜和细胞壁的多肽组份进行了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折。对比并讨论了该种膜与革兰氏阴性细菌膜的异同。
1980, 20(3).
摘要:
1980, 20(3).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