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23(3).
摘要:自同氮蓝藻藻种培养池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透明薄鞘、宽度均一、长度不等、可届挠滑行运动的丝状菌。随菌龄增长或培养条件的改变,丝状体内分隔形成单列杆状细胞链。此种杆状细胞可由鞘内滑出形成新的丝状体。产生内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但不稳定。30—320c生长良好,45℃亦可生长,并形成大量不规则卷曲的螺旋状丝状体。在含铁蛋白胨琼脂上出现膨大的葫芦状细胞。初次分离物对固氮蓝藻细胞有明显的溶解能力。经鉴定为鞘丝菌属(Coleomitus)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直孢鞘丝菌(Coleomitus rectisporus sp.nov.)。
1983, 23(3).
摘要:本文描述一个以孢子繁殖和细胞壁有刺的细菌新属,其主要特征:革兰氏阴性,营养细胞可直接转变为孢囊,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孢囊产生2个孢子,孢子从孢囊一端放出来,成长为新的营养细胞。菌体周身具有刺一样的突出物。以甲烷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因其形态与繁殖特征不同于已知细菌,故命名为刺孢汗菌属 Echinosporobacerium gen.Nov.,其模式种为白色刺孢杆菌 Echinosporobactemum album sp nov.
1983, 23(3).
摘要:从我国江西省井冈山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拮抗性放线菌11874,它所产生的抗生素(农抗“11874”)对小麦腥黑穗病有较好的防冶效果。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的研究,证明该菌株为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不吸水链霉菌井冈山变种(Streptomyces ahygeoscopicus var. jiuggaugshaueuus n.Var)
1983, 23(3).
摘要:从云南省昆明市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放线菌,经鉴定认为是小单孢菌属中的两个新种。菌株10为橙色类群,孢子表面呈疣状突起,侧影近似齿轮形,定名为齿轮小单孢菌(Micro-monospara crenata n.Sp.)。菌19-2株为紫色类群,孢子表面光滑,定名为紫褐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violaceofusca n. sp.)。
1983, 23(3).
摘要:自云南省永平县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放线菌Y4132。其细胞壁组份中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全细胞水解物含有马杜拉糖。孢子链单轴着生,卷曲威面包圈形或致密的线团形的假孢囊,也有的为螺旋形。其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洋红马杜拉放线菌基本相同,但又有差别,认为是一新变种,定名为洋红马杜拉放线菌云南变种(Acunomadura carmtnata var. yunnanensis nov. var.)。该菌株产生一种红色的蒽环类抗生素(Y4132)。
1983, 23(3).
摘要:从昆明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Y79 21及Y79-15两株放线菌。Y79-21菌株无气生菌丝体,在基内菌丝体顶端形成球形或椭圆形孢囊,孢囊孢于能游动,细胞壁组份II型,属于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Couch,1950)[1],但与该属的已知种不同,定为新种,命名为云南游动放线菌(Acunoplanes yunnanensts n. sp.)。
1983, 23(3).
摘要:在分离极端嗜盐细菌的过程中,在含25%NaGI的Gibbons[1]培养基上发现一个放线菌菌落A75,经两代转种之后便不再生长。此菌仅能在含5—8%NaCI的Gibbons培养基上较好地生长,当NaGl浓度高于18%时则完全不生长。经鉴定,此菌株属于链霉菌属中的白孢(Albosporus)类群[2],但它与本类群中的已知种差异明显。在不另外添加NaCl的其它供试培养基上,一般不产生气生菌丝体,对供试碳源均不利用。在5—8%NaGl的Gibbons培养基上孢子丝呈白色,常成圈,幼龄菌落形成同心圆,液体培养菌体呈团状。在普戈二氏基础培养基[3]中添加8% NaCl,除D-木糖和L-阿拉伯糖外,对多种碳源均可利用,但生长弱。经鉴定认为A75菌株是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亚嗜盐链霉菌(Streptomyces subhalophilus n.sp.)。
1983, 23(3).
摘要:从亚热带地区土壤中分离出属于诺卡氏菌科的一些嗜热菌种,经52℃培养,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等的研究,证明有与诺卡氏菌科菌种共同的特征,区别于这类菌的特性是嗜热性。本文报道属于3个属的4个新种:热黄色诺卡氏菌、Nocardia the-rmoflava n. sp.、热紫色诺卡氏菌 Nocardia thermoviolacea n. sp.、热酒红放线多孢菌Actinopolyspora thermovinacea n. sp.、热丁香类诺卡氏菌 Nocardioides thermolilacinus n. sp.。
1983, 23(3).
摘要:从我国云南省思茅和西双版纳两地区的土样中分离出5株放线菌,经鉴定为小四孢菌。其基内菌丝体颜色为青色至蓝绿色,与青色小四孢菌相似,但其气生菌丝体为白色,全细胞水解液含有阿拉伯糖,与后者区别较大,应属新种,命名为蓝绿小四孢菌Mierotetraspora cyaneo-viridis n. sp.典型菌株为79t-13。
1983, 23(3).
摘要:从浙江省莫干山地区的土样中分离到—株对水稻白叶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菌株M130,经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特性,碳源利用、抗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是链霉菌属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鲁特介斯链霉菌黄褐变种Streptomyces rytgersensis var. flavofuscus n. var.。
1983, 23(3).
摘要:在前茬为苜蓿的马铃薯田里,有一种叶上出现鲜黄病斑的马铃薯黄斑花叶病。病叶汁液在普通烟和心叶烟上产生黄斑花叶和斑驳。在菜豆和豇豆上产生红褐色和紫红色局部斑。部分提纯的病毒是平均直径20.6nm、长17.5—74nm的多组分短杆状粒体。致死温度55—60℃,稀释限点10-3,体外存活期3—4天。将分离物回接马铃薯,3--6周后,表现类似田间病株症状。接种紫花苜蓿呈现黄斑花叶。试验证明,引起上述病害的病原为苜蓿花叶病毒马铃薯杂斑株系,此种病害与国外报道的马铃薯杂斑病(Porto-calico disease)为同一种病害。此病可通过块茎传播。
1983, 23(3).
摘要:本文首次报告人参坏死病及其病原体。通过罹病人参各部位的超薄切片,在筛管细胞中,观察到大量具单位膜而无细胞壁、多形态的类菌原体(MLO)。这种类菌原体大小为80—1400nm,外膜厚度8—12nm。以四环素喷叶试验证明,四环素对病状有抑制作用。初步认为人参坏死病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
1983, 23(3).
摘要:西安西葫芦黄化皱缩病的黄瓜花叶病毒(CMV)毒株,以普通烟为繁殖寄主,将病叶组织经柠檬酸缓冲液匀浆抽提,PEG沉淀,三次差速离心循环,可成功地得到病毒提纯制备物,每公斤病叶组织的病毒产量为300—800 mg。电镜观察到直径约30nm的等轴病毒颗粒,病毒的沉降常数So20w=98,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62×104道尔顿。
1983, 23(3).
摘要:从长期受RDX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三株棒状杆菌,在含0.1%的适宜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中,1一3天内能使40一60mg/l的RDX降解90%以上。该细菌降解RDX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6.0--7.5和30℃。当培养基中加入氨态氮源时,它们对RDX的降解作用受到抑制。
1983, 23(3).
摘要:由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73104产的二氢嘧啶酶对5-苯基海因特异性较高,但也可以水解5-甲硫乙基海因和5-甲基海因;不能水解5-取代基上具有正、负电荷的海因衍生物。酶作用的最适pH因底物不同而有差异,但最适反应温度却相同。 Ag+、Cu2+和Zn2+及金属离子螯合剂对酶活力有强烈抑制作用。将细胞用EDTA处理后约有70%酶活力损失,再加入金属离子,只有Fe2+能将酶活力恢复到原来活力的90%以上,其它金属离子无此作用,证明Fe2+是酶反应所必需的。静息细胞和新鲜细胞在弱酸或弱碱条件下,于40℃以下保温均可使细胞酶活力提高2—3倍,且保温的菌悬液的离心上清液几乎无酶活力;而无细胞提取液保温后无酶活力提高现象,说明在上述条件下,保温可改善细胞膜对底物的通透性,提高酶作用效率。氧能抑制酶反应,主要是因为氧与底物形成可逆结合复合物所致。游离细胞的二氢嘧啶酶对5-苯基海因、5-甲硫乙基海因和5-甲基海因的Km值分别为1.61×10-2、2.08×10-2和1.61×10-2M。
1983, 23(3).
摘要: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具有多型性,它的主要的两个型E3和E4都是糖蛋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E3和E4中各种单糖组分。在E3中,糖残基数为:甘露糖16,半乳糖2,术糖2,阿拉伯糖2,葡萄糖l,总残基数为23;在E4中残基数为:甘露糖19,半乳糖3,木糖3,阿拉伯糖3,葡萄糖1,共29个残基。
1983, 23(3).
摘要:从白喉噬菌体β和r杂交,分离得到一株白喉噬菌体的重组子一、具有亲代噬菌体β产生毒紊的溶原性转换能力,即带有β的毒素基因(tox)和噬菌体r的溶原性免疫性的特征。该噬菌体再感染单溶原性产毒菌株C7(β),得到双重溶原性菌株,携带了两个前噬菌体及其所带有的两个毒素基因,菌株产毒能力单溶原性亲代株高。
翟中和 丁明孝 李汉秋 张瑞珍 杨冰清 仰惠芬 李昌琳 封启民
1983, 23(3).
摘要: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研究了我国首次分离的IBR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犊牛肾细胞内发育的基本过程。病毒直径为1 60--230nm,成熟病毒由直径为50—60nm的核心、直径为100—110nm的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构成。在负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呈三重对称和二重对称的核壳体及其衣粒的构型,从而推算出病毒衣壳由162个农粒构成。该病毒具有典型疱疹病毒科的发育与成熟方式。此外,它可能与鸭瘟病毒一样,还具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
1983, 23(3).
摘要:对单纯疱疹病毒fHSV)在八种感染系统中的囊裹发育方式通过电镜观察进行了比较。就HSV在多种不同感染系统中共同存在的囊裹发育现象进行了描述,对其发育方式作了归纳和总结。发现HSV感染细胞中出现的均质致密体形态学改变与HSV的形态发育关系密切。提出了HSV囊裹发育过程中可能具备方式多样、位置广泛有利于快速发育为原则等特占.并对HSV囊裹发育方式多样化的物匝基础进行了初步讨论。
1983, 23(3).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