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24(2).
摘要:从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污水厂的污泥中,分离出马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mazet)C一44菌株。这是继Mah(1980)首先获得纯培养物后,又获得的另一纯培养物。我们对其生理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在滚管及液体培养中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此菌株可以利用甲醇、醋酸、三甲胺生长并产生甲烷。利用甲醇生长最快。利用‘I:/。Oz生长很慢,而且菌体在H2/CO2 上生长较弱。不利用甲酸、乙醇、丙醇和丁薛。革兰氏染色阴性到可变。
1984, 24(2).
摘要:从我国沼气池污泥样品中,采用改良的亨氏操作技术,分离出TC713和TC708两株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的杆菌。TC713菌株呈短杆状,往往两个相连成双杆菌,个别呈链杆状,菌落圆形透明。TC708菌株培养后期呈长杆状,弯曲,菌落圆形,周边呈现丝状。 两菌株均只能利用H2/CO2作为碳源和能源,不能利用CH,COONa、CH,NH。、CH,OH。利用甲酸较慢,且利用率不高。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酵母膏、瘤胃液或酪素水解物均能刺激1c713菌株的生长,但该菌株不需要外源辅酶M。Tc713和Tc708菌株生长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35—40℃在45℃生长不良。适宜生长的pH值分别为6.5—8.5和6.8—9.20在含有o.I%酵母膏的培养液中,以H,/∞,为碳源和能源,37℃下振荡培养,其菌数倍增时间分别为6—7小时和8—10.5小时。Tc713菌株经荧光免疫测定,仅对甲酸甲烷杆菌抗体有微弱的反应。DNA中G+c克分子含量为27.83士0.26%。根据Tc713和Tc708两菌株的性状,分别确定为嗜树木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arboriphilus)和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
1984, 24(2).
摘要:本文报道了鱼腥藻(Anahaena spp.)的一种异常生长现象和从鱼腥藻中分离得到的柄杆菌1017—41株的生物学特性。此菌株除具有柄杆菌特有的形态和发育周期外,还出现分叉状和长的分节状菌体,与已有记载的柄杆菌明显不同,故定为柄杆菌属(Caulobacter)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多态柄杆菌(Caulobamr polymorphus nov. sp.)。
1984, 24(2).
摘要:苏芸金杆菌云南变种(Bacillus thurtngtensts subsp. Yunnanensis)113菌株的H-抗原和 H-抗血清均与已知苏芸金杆菌H一血清型l到19的所有参考标准菌株的H一抗血清和H一抗原不发生交叉凝集反应。113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与所有参考标准菌株也不相同。此外,113菌株对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var. quinquefaseiatces)(双翅目)(Bombyx mori) (鳞翅目)幼虫均无毒性。 因此,113菌株是一个新血清型20,即苏芸金杆菌云南变种,血清型20(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Yunnanensis H20)。
1984, 24(2).
摘要:从我国青岛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其气生菌丝体长而少分枝,在孢子柄上产生四个孢子的短链,细胞壁化学组份IH型。经鉴定为小四孢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青岛小四孢菌(Microtetraspora qingdaoeusis n. sp)。
1984, 24(2).
摘要:从我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东方红公园湖底泥中,分离出编号为71-a90和71-a175的两株放线菌。其特征为:在气丝上形成短孢子链,经常形成3一4圈的紧螺旋,其中多数为假孢囊。基丝上未见有孢子。细胞壁化学组分中,除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外,还含有其左旋异构体。全细胞水解液含有马杜拉糖和半乳糖。在这些特征中,除细胞壁化学组分含有左旋二氨基庚二酸外,其它特征均与马杜拉放线菌属一致。但它又不同于该属中的已知种,认为应是一新种,定名为赭石色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achracea n. sp.)。
1984, 24(2).
摘要:从我国云南省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放线菌(B133号菌株),该菌株无气丝,基丝侧枝顶端或孢囊梗上形成裂叶状、掌状或棒状的孢囊,细胞壁组扮Ⅱ型。根据这些特征,此菌株应属于游动放线菌科中的无定形孢囊菌属。它与该属的已知种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因此认为是一新种,定名为栗色无定形孢囊菌(Amorphosporangium castaneum n. sp.)。
1984, 24(2).
摘要:从油菜上分离的属于烟草花叶病毒组的油菜花叶病毒15(YMV15)和从大白菜上分离到的白菜花叶病毒(ccMV)的外壳蛋白中,都含有组氨酸和甲硫氨酸,类似于长叶车前花叶病毒(RMV)。用YMV15一、RMV一和番茄花叶病毒(ToMV)突变体Nc广RNA的cDNA与Ymv_RNA、RMV—RNA和ccMV.RNA进行了同源和异源的分子杂交试验。 从分子杂交的R0t曲线和杂交产物的Tm值看,YMV-,和ccMV都不同于RMV,其饱和杂交率表明,ccMV与YMV,,有一定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两者都与RMV没有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说明它们属于烟花叶病毒组的不同亚组。
1984, 24(2).
摘要:枣疯病树韧皮组织的冰冻断裂样品,经扫描电镜观察揭示,病树韧皮组织的筛管中存在类支原体,而健树韧皮组织筛管中则未观察到。用此方法观察到的类支原体,其大小和形状,与文献中利用其它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相符。讨论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
1984, 24(2).
摘要:从属内溶菌谱分属于3个群的弗氏柠檬酸细菌噬菌体中,选出13株制成免疫血清,经血清中和试验,可将5l株噬菌体分为6个血清群,11个血清型。以电镜观察形态为基础,结合一级生长试验,噬菌斑形态观察,对温度、pH和柠檬酸钠试验,将13株噬菌体分为3类:第一类2株。具有等轴六角形头部和易弯曲的长尾,尾部无收缩性,属于长尾病毒科。血清学属于A群和B群,群间有低度相关。属内溶菌谱属于I类。 第二类4株。具有长六角形的头部和复杂尾,属于肌病毒科。血清学同属c群。属内溶菌谱分属于和I类。第三类7株。具有六角形头部和复杂尾,可能也属于肌病毒科。血清学分属于D、E、E群,群间有低度相关。属内溶菌谱属于币ll和币I“类。
1984, 24(2).
摘要:光合细菌浑球红假单孢菌601菌株,经过NlG诱变获得谷氨酸缺陷型204菌株。生化分析表明,突变株204缺乏谷氨酸合成酶活性(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话性比亲株低,用放氢和乙蛱还原法未测出固氮酶活性。此外,突变株204不能在多种氮源上生长,例如:氨、尿素、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和腺嘌呤,表现出氮素代谢上多效缺陷的表型。从含氨基础培养基或充氮气的低限培养基上分离回复子,自发回复突变频率均为2×10一·回复子的固氮酶和GS活性恢复到亲株的水平,同时重新获得利用上述各种氮源的能力。胞内游离氨基酸库分析表明,突变株的谷氨酰胺含量是亲株的16倍,外源谷氨酰胺加入培养基也抑制固氮活性。从上述结果推论,浑球红假单胞菌具有对固氮酶调节高度敏感的反馈系统,它随代谢中间产物而变化,胞内谷氨酰胺的含量是固氮酶活性反馈调节的关键成份。
1984, 24(2).
摘要:本文报道了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的条件。实验证明用玻璃纸平板培养法,培养卡那霉菌菌丝体可以代替常规的摇瓶培养法,而且操作简单,培养时间短。在培养菌丝体的琼脂培养基中加入甘氨酸后,对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这种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性与不加甘氨酸培养基中长成的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性基本相同。单独使用溶菌酶就可以分离原生质体,不用再加裂解酶。用蒸馏水处理原生质体,不能裂解原生质膜;0.1%的SDS能完全裂解原生质膜,而且能保留完整的菌丝细胞,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出原生质体悬浮液中残存菌丝细胞数。原生质体的再生和生长,受再生培养基成份的影响,非高渗性的卡那霉菌产孢子培养基,可用作再生培养基,且能得到较高的再生频率,同时再生菌落的生长也较旺盛。原生质体在再生过程中,和分生孢子一样首先萌发芽管,未发现有如Okanishi所述的扩张现象。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在4℃冰箱中能保存24小时。
1984, 24(2).
摘要:我们从一株北里轮链丝菌崇明变种Streptoverticillium kitasatoensls var chongmingense n.var.X-7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五个组分,其中组分HI为一白色结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作用,系碱性大环类抗生素,其理化性质与国外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柱晶白霉素Lcucomyci A3[1-4,6]相同。
1984, 24(2).
摘要:野生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30能在40℃生长,而其产二羧酸的突变株U3-21则不能在这样高的温度下生长和产酸。用高温(40℃)直接处理的方法从突变株U3-21.获得能在该温度下产酸的耐高温株,其机率为亿分之三。这些菌株在高温下的产酸能力绝大多数相近,经筛选获得在40℃产酸为3%以上的耐高温株MHT39-90该菌株经室温转接保存三年,高温产酸性能稳定。
1984, 24(2).
摘要:本文报道了除盐水系统中有害菌的分布,菌量随时间变化的调查结果。确定了北京热电厂微生物导致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水源有机物污染严重,进入除盐系统后得不到彻底清除,给菌类提供了营养源;另外高pH值也影响了加氯杀菌效果,形成了以粘液异养菌和真菌为优势菌的菌膜,污堵设备,影响生产。从11月到次年4月枯水季节,菌繁殖更加严重。菌膜是以镰孢霉、茎点霉等霉菌为“骨架”,以假单孢菌、微球菌等细菌及其大量多糖分泌物为“实体”的聚合物。从菌膜和水体中共鉴定了5属7个种的细菌,6麒10个种的真菌,l株普通脱硫弧菌及几株铁细菌。
1984, 24(2).
摘要:对E.Coli K12 Hfrc株与福氏志贺氏菌la-1、1b-03株杂交所得的Hfla-l、HFlb-03。弱毒株,进行了豚鼠角膜和猴的交叉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亚型之间是有交叉保护作用的。从而为研制痢疾菌苗选用生产用菌株的范围,以及了解痢疾杆菌福氏志贺氏菌群之间的抗原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