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28(3).
摘要:在含克林达霉素10,ug/ml(无乙酸钠)的Balch 1号培养基中重复转种后,从甲烷短杆菌Hx菌株中选择出稳定的抗克林述霉素的自然突变株。在含克林达霉素的斜面上,抗性突变株细胞连成长链。在含克林述霉素的滚管中,抗性菌落的颤色为深灰色。在有和无克林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21天后,抗性突变株的甲烷产量相差不大。突变株对红霉素和卡那霉素呈交叉抗性。
1988, 28(3).
摘要:分别从元江、金沙汀干热河谷地区的稀树灌草从、荒地、旱地、蔬菜地及水田采集土样。用五种培养基分离放线菌,按常规方法进行鉴定。从1409株放线菌中筛选出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凝血酶、溶菌酶、凝乳酶、即淀粉酶抑制剂及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菌株。对放线菌的区系组成及产生这些有用代谢产物的规律作了探讨。
1988, 28(3).
摘要:云南省西北部是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山脉自北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流其间,该地区的山川走向在我国是特殊的,生物气候条件也比较独特。1986年7月从玉龙雪山,中旬高原及白芒雪山的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采集土样,用各种方法分离、鉴定其中的放线菌。本文讨论了不同来源样品中高温、中温及低温放线菌的数量及组成,低温放线菌的生物、化学特性以及放线菌资源的利用。作者将低温放线菌分为兼性低温放线菌、中等低温放线菌及真正的低温放线菌3个类型。
1988, 28(3).
摘要:通过对14株胞壁为I型和IV型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与有关分类单盘的枝菌酸和磷酸类脂的分析,发现胞壁IV型原名为空腔诺卡氏菌N. coeliaca KCC A-0007菌株不含枝菌酸,磷酸类脂不属于任何已知类型(除含PE外,还含有PC),萘醌类型为MK-8(H4)。指出这株菌应从诺卡氏菌属转入无枝菌酸菌属,改定为空腔无枝菌酸菌Amycolata coeliaca[(Gray)Waksrnanet Henrici] comb. Nov. Liu & Ruan,1986。另外还提出,区分类诺卡氏菌与链霉菌时,磷酸类脂类型比形态断裂特征更为重要。为此,将一株原定名为阿勒泰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taiensis (Wang,1982),依其磷酸类脂分析结果,与链霉菌(Ⅱ型)相同,而与类诺卡氏菌(I型)不同,改定为阿勒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taiensis (Wang) comb.Nov.Liu & Ruan, 1986。
1988, 28(3).
摘要:用A蛋白夹层酶联免疫吸附法(PAS-ELISA)对两个来自日本蓉茄和一个来自中国青椒植物上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和比较。该方法利用A蛋白和酶联A蛋白分别作预包被和检测结合于抗体一抗原一抗体夹层中的抗体,并通过底物反应,间接反应出病毒抗原的量。对经过两次差速离心纯化的病毒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三种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P、Q两株系同属一个血清型,即可能均属于黄瓜花叶病毒中的ToRS组。讨论了这种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植物病毒的优越性和几个CMV分离物的提纯、保存方法。
1988, 28(3).
摘要:本文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NPV)在几个新建昆虫细胞系内的蜡殖过程作了比较。其中SIE—MSH一805、SIE—HAH一806和IPLB—SF一21AF.C细胞在病毒感染96小时后,细胞上清液中的未埋入型病毒(xov)含量可达到高峰;测定TCID,。分别为1.5 x107/ml,1·0。10’/ml和1.0×10‘/tul。病毒感染120小时后,90%以上的细胞形成完整的多角体。据此认为,上述三个细胞系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离体系统,可供用来增殖Ac NPV。
1988, 28(3).
摘要:研究了一抹嗜酸热硫氧化古细菌——嗜酸热硫球菌(Sulfosphaesellus thermoacidophilum)S-层的某些生物化学性质。发现该菌在某些重要性质方面与硫化叶菌属的模式菌种酸热硫化叶菌(Sulfolobus acidocaldorius)相比有很大差异。嗜酸热硫球菌的s一层之2%SDS溶液中非常不稳定,很容易被分解成亚单位:但它们在pH 9.0的磷酸缓冲液中很稳定,既不会坡水解也不溶解在该缓冲液中。
1988, 28(3).
摘要:为研究嗜冷微生物资源,特选择了保存蔬菜(蒜苔)的一1—0℃和保存肉类等一16--一20℃冷库为基地,旨在调研库内各基物上的微生物,其应用前景和减轻其破坏基物的措施。先后采样4次,共得800多株菌。经鉴定,细菌12属(已定种11种);酵母菌5属H种;丝状真菌9属13种。这些菌株不仅能在0"6生长,而且能适应较广的温度范围。根据在冷库中于保存蒜苔的塑料袋内暴气后培养,然后分离鉴定,查清了引起蒜苔腐烂的优势微生物为Chrysosporium,4n#。,“m,c.1acvi和Pen;ctllium cvclom.
1988, 28(3).
摘要:从臭味假单胞菌中提纯了β-酮己二酸单酰辅酶A硫解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腋电泳上是均一的,比活力提高113倍。该酶分子量为1 52000,每个酶分子包含4个相同的亚基,亚基分子量为40000。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得该酶的等电点pI为6.5。
1988, 28(3).
摘要:为探讨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的右旋糖酐酶(Dextranase,EC 3.2.1.11)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产生的牙菌班物质的作崩,进行了体外试验。发现该酶能阻止变形链球荫在蔗糖培养基中形成的牙菌斑物质在不锈钢丝上的附着,其阻止附着的能力与加入的酶量正相关,且对不同血清型的变形链球茧形成的牙菌斑都存在这秘关系,只是程度上略有差异。对国内常见的c型变形链球旃(cY一9{)所形成的牙菌斑也相当有效。55#t、该酶能促使已形成的附着物的脱落。通过显徽镜观祭,看到变形链球菌在蔗糖培养基中培养,能在细胞外形成一甚粘性多糖类物质,若在培养时加八朽旋稽酐酶,经对菌落和菌体形态的观察,均见这类物质的量大为减少。上述结果都为陔酶在龋病防治方面的功效提供了实验室证据。
1988, 28(3).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到的553株芽孢杆菌中选出一株产蛋白酶活力较高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酶活力可达10000u/m1,此菌株经鉴定为地衣状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适宜的发酵条件:培养基由6%玉米粉(山芋粉或葡萄糖),4%豆饼粉(或其水解液),Na,HP0.·12Hz0 0.4%,KH:P0·0.03%,Na zc0,0.1%组成,pH7.O,37℃旋转摇床振荡培养{2一q6小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60℃,pH9.0一10.5,在pH6.0—10.5范围内稳定。酶受DFP抑制。
1988, 28(3).
摘要:本文报道了产L一精氨酸突变株(Corynebacterium crenatum)971.1(SG,His-)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组氨酸与生物素的适宜用量有助于产物的生成,组氨酸或豆饼水解物用量分别为50~g/’ml和o.{%、生物素或玉米浆用量分别为7 5—125 pg/L和2.0%时,可得到较高产酸率。为获得较高的精氨酸积累量,培养基中初糖浓度为12%,硫l酸铵用量应高达6.5%为适宜,如减少摇瓶装液量以改善通风状况可明显提高产酸率。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971.1菌株经发酵培养96小时,产酸最高可达到3{mg/mlo发酵液经732型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后,获得纯品结晶。该结晶经生物鉴定、比旋度测定以及c、H、N元素含量分析,其结果均与文献值相符;红外光谱分析与标准样品一致;纸层析图谱表明,50pg样品层析显色后为单斑点,其&值与标准品相同;从而证明所得纯品结晶是L一精氨酸。
1988, 28(3).
摘要:测定了利用正烷烃积累相应链长二羧酸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突变株U3-2及其亲株Nn,1230乙酰Coa合成酶的活力。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6.8;作用于醋酸盐的K。值为l㈨01『L;此酶对热极不稳定,突变栋的酶较亲株尤甚o 300c保温半小时,前者的酶活力丧失l 8%,后者丧失50%;保温两小时后,前者丧失5 5%,而后者丧失95%的活力。亲抹乙酰c。A合成酶活力比突变株的高一倍。也j兜察到突变株的生长比亲林慢得多。因此在用突变株u;一菌发酵正烷烃生产二羧酸时,应适当延长种子的培养时间。
1988, 28(3).
摘要:1.给家免静脉内注射钩端螺旋体脂多糖,与大肠杆菌内毒素一样,能引起白细咆暂时性减少,随之以显著增多。 2.用BcG感染c5 7BL/6小鼠后,增加小匣对大肠杆茁冈毒素致死毒性的敏感性达96倍;到样也增加了钩端螺旋体脂多糖对该小鼠的致死毒性。 3.用AM—D处理c5 7乩,6小鼠后,测得该小鼹对钧端螺旋体脂多糖的LD,。为234.9uB。
温玉欣 艾承绪 张永国 李德荣 徐在海 邱贵城 李得友 史志学 赵建华 陈忠权
1988, 28(3).
摘要:从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的18例神经系统损害的菜姆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螺旋体。这3株螺旋体在形态学和免疫学上与伯氏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极相似。所分离的螺旋体实验感染金黄地鼠出现发病症状并死亡,从其肝、脾、肾和脑组织可找到大量螺旋体。将21例神经系统损害的蓑姆病患者血清或血浆,用间接荧光试验检测菜姆炳IgG抗体,8例阳性,阳性率为38%。因此认为所分离的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
1988, 28(3).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