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第2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白地霉一新变种的鉴定及其脂肪酶的研究

      1989, 29(1).

      摘要 (616) HTML (0) PDF 0.00 Byte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各种加工厂采集的污泥、废水样品中,分离出157株菌落呈白色,绒毛状或粉状,皮膜型或脂泥型有脂肪酶活力的菌株。经筛选,获得一株产生高活力脂肪酶的菌株——S863,其发

    • 云南高原湖泊放线菌区系及资源的研究

      1989, 29(1).

      摘要 (734) HTML (0) PDF 0.00 Byte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3—1987年从云南高原的滇池等12个湖泊采集底泥和水样,用不同方法从中分离了放线菌,同时筛选了产生纤维蛋白溶酶等的菌株,结果如下: 1.放线菌的数量和组成与湖泊的理化特性有关。 2.在12个湖泊的底泥样品中,小单孢菌占有明显优势。这是湖泊放线菌区系的一个显著特点。 3.杞麓湖、异龙湖、大屯海的放线菌总数达2991—3542x 103/g干土。 4.从这些湖泊分离到马牡拉放线菌,小多孢菌,小四孢菌,糖单孢菌,糖多孢菌。这在有关淡水湖泊放线菌的研究中还未报道过。还发现了以下新种:暗绿小单孢菌,云南糖单孢菌,黄玫瑰小四孢菌,程海马杜拉放线菌,绿黄马杜拉放线菌。 5.放线菌在湖内甲壳素、纤维素及某些有毒物质的降解中起显著的作用。 6.湖生放线菌是各种有用产品(如纤维蛋白溶酶等)的一个来源。

    • 抗酸分枝杆菌和相关菌全细胞枝菌酸甲基酯的薄层分析

      1989, 29(1).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7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单向薄层层析方法对22种抗酸分枝杆菌及相关细菌的全细胞枝菌酸甲基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和胃分枝杆菌的图谱特征相似,由a、甲氧基和酮基枝菌酸酯组成,还有两种未知成分I和J。微黄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蛙分枝杆菌和不产色分枝杆菌等均由带a、酮基和蜡脂枝菌酸组成。其它菌种的层析图谱各不相同。诺卡氏菌、红球菌和棒杆菌的图谱较分枝杆菌属简单,主要含有a枝菌酸,又因其Rf值不同,可以将这4种菌属区别开。从肺结核患者痰中分离出来的9株标本技菌酸图谱与标准人型结核扦菌相同,这和用标准化规程进行鉴定的结果一致。我们认为单向薄层层析对于抗酸分枝杆菌的分类和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 环化腺苷酸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1989, 29(1).

      摘要 (805) HTML (0) PDF 0.00 Byte (1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S 1.797)、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AS1.299)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s megatertum AS 1.217)研究了细胞内环化腺苷酸(cAMP)浓度和外源cAMP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不同碳源中生长时,细胞的生长量随细胞内cAMF’浓度升高而降低。在以葡萄糖作碳源时,细胞内cAMP浓度低,外源cAMP。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cAMP的类似物5'-AMP则无抑制作用。在以乳糖、麦芽糖和甘油分别作碳源时,细胞内cAMP浓度高,外源cAMP对生长无影响。北京捧状杆菌以葡萄糖作碳源时,细胞生长也受外源cAMP的抑制,但cAMP的抑制作用不是专一的,它的作用可用类似物5’-AMP来代替。自身不合cAMP的巨大芽孢杆菌在不同碳原(包括葡萄糖)中生长时,生长不受外源cAMP抑制,也不受5’-Amt’的影响。因此认为,cAMP不是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而是生长调节物,但这种调节物对巨大芽孢杆菌无效。

    • 分枝杆菌全合成琼脂培养基的研究

      1989, 29(1).

      摘要 (590) HTML (0) PDF 0.00 Byte (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种适合常见致病分枝杆菌生长的全合成固体琼脂培养基体系。它为实验室研究分枝杆菌的营养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变异、药理和耐药机制提供了一种新工具,也为研制更加满意的分枝杆菌培养基创造了条件。试验过的大多数非典型分枝杆菌,在全合成琼脂培养基上比在罗氏培养基上生长快,生长量少于或等于罗氏培养基。标准牛型株的细胞群体中,仅有少量细胞能在全合成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鸟型.胞内和偶发等分枝杆菌标准株在全合成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两种不同的菌落。

    • 酵母细胞自溶过程的生物学研究

      1989, 29(1).

      摘要 (788) HTML (0) PDF 0.00 Byte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细胞内物质的外溢动态以及分析自溶作用的产物等方面研究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tsiae BE-11在50℃温度处理下的自溶作用。在保温过程中细胞先经一段很短的迟缓期,然后就向胞外溢出可溶性的具有强紫外吸收的物质,测定自溶液中氨基氮、还原糖的含量,其递增趋势也与上述类似,而未降解的蛋白质的外溢量则很少。保温2zh,细胞外溢物质的总量便达到原细胞重的50%,以后基本趋于稳定。用美蓝染色法观察了细胞从死亡到内含物外溢的过程,细胞经悍温60h仍保持着完整的轮廓,但通过超声波处理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这些“完整”酵母的细胞壁已被相当地削弱和部分分解。

    • 产胞外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菌种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1989, 29(1).

      摘要 (599) HTML (0) PDF 0.00 Byte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112株细菌中筛选出两株产胞外邻苯二酚1,2一双加氧酶的假单胞菌(Pseubomonassp.)。 进行了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试验。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起始pH为6.8—7-0。葡萄糖、麦芽糖和甘油对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苯甲酸钠对产酶有促进作用。氨态氮对菌体生长和产酶是必需的。琥珀酸钠是酶形成的有教诱导物。采用0.15%苯甲酸钠培养基(pH6.8—7.0),于30℃振荡培养72h,每毫升发酵液酶活力可达10单位。

    • 假丝酵母尿酸酶形成条件

      1989, 29(1).

      摘要 (534) HTML (0) PDF 0.00 Byte (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出了一株产尿酸酶的产朊候丝酵母(Candida utilis)AS2.117。此菌株尿酸酶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尿酸、黄嘌呤和鸟嘌呤对酶形成起诱导作用;玉米浆对菌株生长和酶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蔗糖、葡萄塘、D-甘露糖和果糖是酶形成的适合碳源;生物素对酶产生有促进作用;在含有玉米浆培养基中加入无机氮源对产酶无作用,添加有机氮略增加产酶量。尿酸酶形成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蔗糖;,玉米浆3,尿酸0.1,蛋白胨0.1,生物素0.05,KCI0.1,NaCl 0.1。最适pH为6.2。在250ml三角瓶中装30ml培养基为最适。在200r/min的旋转摇床上25℃振荡培养21h,在此条件下最终酶活力可达0.6u/ml。

    •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的金属原子簇III.邻菲啰啉处理的铁钼蛋白的催化活性、光谱特性与铁含量的关系

      1989, 29(1).

      摘要 (648) HTML (0) PDF 0.00 Byte (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铁铝蛋白与邻菲啰啉混合后,生成一种红色的亚铁一邻菲哕啉螯合物。处理蛋白的M。含量几乎不变,但Fe/Mo比降低;处理蛋白的乙炔还原活性、克分子消光系数870com。和圆二色性克分子消光系数△S45unm。随着失去的Fe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几乎成比例降低;失去的活性可为轻度氧钝化的铁钼蛋白恢复。结果表明,邻菲哕啉可能通过专一螯合P—cluster中的Fe原子而使其结构受到破坏,从而使铁钼蛋白失去活性。 由此可推论出,P—clustcr在铁钼蛋白还原底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烷烃发酵产生1,13-十三碳二元酸及其诱导作用的研究

      1989, 29(1).

      摘要 (773) HTML (0) PDF 0.00 Byte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能利用正十二烷产生1,12-十二碳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D28出发,经两次紫外线照射诱变,选育到一株从正十三烷产生1,13-十三碳二元酸较高的突变株2—23号菌。该突变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产酸率20%,达40.4g/L。突变株2—23也能将一定链长的长链烷烃以较高的产率转变成相应的单一二元酸。此外,在产酸摇瓶条件试验中观察到烷烃的诱导作用,使突变株产酸能力得以提高。用烷烃预培养的种子发酵正十三烷,其产生1,13一十三碳二元酸的量较糖质碳源培养的种子发酵时要提高30%。

    • 创新霉素产生菌吲哚丙酮酸甲基转移酶的研究

      1989, 29(1).

      摘要 (567) HTML (0) PDF 0.00 Byte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创新霉素产生菌济南游动披线菌的无细胞提取物中检测到吲哚丙酮酸甲基转移酶活性,并进行了分离提取。该酶能利用S-腺苷-L-甲硫氨酸对吲哚丙酮酸进行甲基化,它可能作用于创新霉素中间体的甲基化。经过硫酸铵分部盐析和DEA F一纤维素柱层析,得到了纯化60倍的甲基转移酶,比活0.66mu/ms。酶的最适底物是吲哚丙酮酸,最适pH7.5,对于底物s一腺苷一L一甲硫氨酸和吲哚丙酮酸的米氏常数(KⅢ)分别是4×10-,mol/L和1.8×10-7moI/L。用Sephadcx G-150凝胶过滤测得分子量是55000士5000道尔顿。

    • 用新月弯孢霉11β-羟基化16a-甲基化合物RS-21醋酸酯

      1989, 29(1).

      摘要 (572) HTML (0) PDF 0.00 Byte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新月弯孢霉AS3.4381的菌丝体转化16a-甲基Reicbstein's 化合物S21-醋酸酯(I)生成16a-甲基氢化可的松(II)进行了研究。培养24h的菌丝体的11β-羟基化活性最高;乙醇对此羟基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当(1)浓度为0.15%,转化72h,产物(II)的重量收率为55.4%。

    • 用新法制备K88ac基因探针

      1989, 29(1).

      摘要 (530) HTML (0) PDF 0.00 Byte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用两步展开薄层层析定性鉴定糖脂

      1989, 29(1).

      摘要 (694) HTML (0) PDF 0.00 Byte (1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