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34(1).
摘要:在发现我国栗疫苗(Cryphonectria parasitica=Endothia parasitica)含dsRNA低毒力菌株基础上,分别以国内菌株EpC140和EpC32、欧洲低毒株Ep713的dsRNA为探针,同欧洲、美洲及亚洲低毒力菌株ds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表明亚洲株同欧洲株之间有序列同源性,同美洲株之间无序列同源性.
1994, 34(1).
摘要:四株嗜盐菌Haloarcula vallismortis(EM201)、Haloferax denitrificans(EM303)、A_5和B_2已通过一对特定引物用PCR技术从总DNA中扩增出各自的16SrDNA片段,分子大小在1.47kd左右.DNA杂交也表明这些PCR产物具有嗜盐菌的同源性.
1994, 34(1).
摘要:从中年人粪便中分离到136株可疑双歧杆菌,通过耐氧力测定获得一株耐氧性菌.经属和种的系统生理生化鉴定,确认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小范围饮用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便秘有疗效.
1994, 34(1).
摘要:黄杆菌(Flavobacteium sp.)在几丁质的诱导下产生几丁质酶.通过(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Sephacryl 300柱层析及Sephadex G-75柱层析,从Flavobacterium sp.培养上清液中分离纯化了几丁质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纯度分析表明,纯化后的几丁质酶达到了均一的程度.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约45D00道尔顿.该酶水解几丁质的最适pH为 7.0,最适温度为50℃,-20C贮存两年以上仍有活性.水解几丁质的Km值为5.0mg/ml.金属离子对几丁质酶活性影响较大,Ca~(2+) 、Co~(2+)’和Cu~(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NH_4~-、Ba~(2+)、Mg~(2+)、Mn~(2+)对酶有抑制作用.几丁质酶水解几丁质的产物是几丁质二糖.
1994, 34(1).
摘要: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突变株T-21葡萄糖淀粉酶(GAI)仅能水解多种淀粉及麦芽低聚糖生成唯一产物β-葡萄糖,其水解麦芽糖及麦芽三糖的速度分别为200和570mg葡萄糖·h~(-1)·mg~(-1).GAI水解α-1,4键的速度比水解α-1.6键快100多倍.除了马铃薯淀粉外,对其它淀粉及麦芽低聚糖几乎都能100%地水解,但不能水解环状糊精,其水解各麦芽低聚糖的最先产物都比原底物少一个葡萄糖单位,说明GAI为一外切型淀粉酶.GAI对麦芽糖、麦芽三糖、可溶性淀粉、糯米淀粉、糊精及糖原的Km值分别1.92mmol/L、0.38mmol/L、0.053%、0.045%、0.059%、及0.076%,V_(max)分别为590、1370、1270、1520、1120和1220mg葡萄糖·h~(-1)·mg~(-1).D-葡萄糖酸-δ-内酯及麦芽糖醇对此酶分别具有反竞争性抑制和混合性抑制.
1994, 34(1).
摘要:本文研究了营养条件对黄孢原毛平革茵(Phanerochale chrysosporium)ME-116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组分的影响.在最适培养条件下获得1500U/L的酶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5个同工酶组分中以P_2组分含量最高.低碳高氮培养基最适于酶的合成.降低氮和KH_2PO_4含量致使各组分含量下降,而改变MgSO_4和CaCl_2浓度对P_2组分无影响.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主要通过提高细胞膜透性而增加酶的合成.黎芦醇对5种同工酶组分的合成均有诱导作用.培养基中各营养因子对木素过氧化物酶的合成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1994, 34(1).
摘要:证实了甘氨酸与L-异亮氨酸对大肠杆菌表达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atO_2ase)的促进作用和甘氨酸促使该酶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的作用.产酶量高低和分泌量多少与培养基种类、甘氨酸和L-异亮氨酸的浓度以及培养时间等因素有关.在甘氨酸存在的情况下,胞壁对溶菌酶的敏感性有所增加,超微形态似有变化,还存在其他物质的伴随分泌,故甘氨酸可能是引起细胞壁结构的改变而导致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等胞内容物被动分泌至胞外.
1994, 34(1).
摘要:选择了几种生产废水和人工配水形成的厌氧颗粒污泥,进行了其微生物形态,特性和组成研究.成熟的颗粒表面电镜扫描观察表明,产甲烷索氏丝状菌是形成颗粒的主要细菌,在生长的后期相互缠绕形成拟颗粒状的菌团;八叠球菌在颗粒形成的初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对人工配水颗粒污泥形成五阶段的污泥微生物组成和运行特点,以及“241”网状中空载体核对细菌的粘附作用等进行了初步观察.讨论了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必要的条件.
张先恩 Joncs A. Kole M. Leung W.C. Gerson D.F.
1994, 34(1).
摘要:对两性绵霉菌(Achlya ambisexualis)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调查,在PYG培养基础上研制出ZJK培养基.两性绵霉菌在ZJK液体培养基中的倍增时间为3.5小时,产生的生物量约5.5g/L,为PYG的3倍,体积生产率为0.073g/(L·h),为PYG的2倍.最适生长温度为29℃.最适pH为6.5,pH8时孢子萌发被完全抑制.采用pH6.5控制的生物量培养,碳素和氮素转化率明显提高,分别为47.1%和64.8%,体积生产率比非pH控制的分批培养提高50%.在20L发酵罐中,生长稳定期的氧摄取速率为7.0-8.8mol/(L·h).采用分批补料发酵法,生物量达到15g/L.
1994, 34(1).
摘要: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能稳定分泌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D7.3D7的亚类为lgG_1.运用该抗体,建立了检测小麦中DON的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该法最低检出量为5ng/ml,敏感范围为5—1000ng/ml;平均回收率为96.6—107.3%;精密度为6.2—13.3%.运用该方法,检测了10份小麦样品.均为阳性,其含量为56.4—1002.0ppb.
1994, 34(1).
摘要:通过对含有PHB和非PHB(脂类贮存物质(NPLD)的细菌细胞的尼罗红染色和荧光显微观察,证实尼罗红是一种很好的细菌细胞内贮存的脂类物质的荧光染色剂,灵敏度较高.可用于PHB和非PHB脂类贮藏物质荧光显微观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两者区分开来.
1994, 34(1).
摘要: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不仅能使遗传基因高频率重组,而且可以集双亲优良遗传性状为一体.自Schaeffer等人成功地进行了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以来,这项技术便广为人们所接受.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抗菌蛋白能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成的伴孢晶体蛋白可毒杀植物害虫.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这两种芽孢杆菌抑菌杀虫的遗传特性融为一体,选育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一代生防菌株成为可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抗菌蛋白产生菌TG26-10和晶体蛋白产生菌AS1.904-17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种间融合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筛选目的融合子提供基础.
1994, 34(1).
摘要:假单胞菌(Pseudomonds)降解质粒的基因组织和表达调控的研究,以及以这些质粒为基础的高效降解环境污染物菌株和产生精细化工产品菌株的构建,是当前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假单胞菌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非常低,可用的假单胞菌载体又比较少,使这方面的研究遇到不少困难.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来自质粒RSF1010的载体,但由于分子量较大,使用不方便,因此构建新的假单胞菌载体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从弯曲假单胞菌(P.geniculata)AS 1.866中分离到质粒pNK866.本文报道了该质粒的拷贝数和限制酶图谱,为假单胞菌新载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