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报

  • 1995年第35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艾丁嗜盐小盒菌B2菌株16S rRNA核苷酸序列

      1995, 35(2).

      摘要 (554) HTML (0) PDF 0.00 Byte (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艾丁嗜盐小盒菌B2菌株(Haloarcula aidinensis, strain B2)16Sr RNA的核苷酸序列已以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确定。该菌16Sr RNA显示出了典型的古生物类(Archaea)特性。虽然艾丁嗜盐小盒菌B2菌株在序列方面更接近细菌类(Bacteria)的16SrRNA,但它的序列也显示出与真核生物类(Eucarya)的某些特殊的相似性。在序列和结构方面,该菌与细菌类或真核生物类之间的相似程度要高于细菌类与真核生物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另外,该菌16SrRNA的序列与其它嗜盐菌序列相比较支持了以前的结论,即艾丁嗜盐小盒菌B2菌株应属于嗜盐小盒菌属(Haloarcula)的一新种。

    • 一株蝗虫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1995, 35(2).

      摘要 (866) HTML (0) PDF 0.00 Byte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内地黄脊竹蝗自然病死虫尸内分离到一种病原菌,其纯培养物经KOCK病症律证明,并按《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的方法进行了生物学测定、生理生化实验,并测定了其DNA中G+Cmol含量为63.73%,确定该病原物为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经生物测定,该菌对草地蝗虫和黄脊竹蝗有较强的感染力,对草地其他害虫也有一定的感染力。

    • 绿色红假单胞菌和绿硫红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1995, 35(2).

      摘要 (857) HTML (0) PDF 0.00 Byte (1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选择培养条件下,利用琼脂振荡稀释分离技术,对接种于造纸废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水的富集培养液进行纯化,分离得到两株绿色的光合细菌菌株G和SG。它们细胞内均含细菌叫叶绿素b,光合内膜结构为片层,繁殖方式为出芽,但在对有机碳源、还原态硫化物利用能力及同化硫酸盐等生理特性上有很大差异。经鉴定,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3卷(1989)为依据,确定这两菌株是红假单胞菌属的两个种,菌株G定名为绿色红假单胞菌(Rhndopxeudomonas viridis),菌株SG定名为绿硫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ulfoviridis)。

    • 新生隐球菌的酚氧化酶及用于菌种鉴定的研究

      1995, 35(2).

      摘要 (513) HTML (0) PDF 0.00 Byte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4%玉米浸汁咖啡酸琼脂(CACA)培养基。观察了具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新生隐球菌的酚氧化酶活性,并对临床常见的多种酵母和酵母样真菌作了该酶的检测。结果,受试的3个变种、5种血清型和尿素酶阴性新生隐球菌均呈明确的阳性反应;150株常见酵母和酵母样真菌中43株新生隐球菌全部呈酚氧化酶阳性。107株其它酵母和酵母样真菌全部阴性。具各种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新生隐球菌均特异性地产生酚氧化酶,用检测该酶的方法作该菌鉴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且可于72小时内得到结果。此外,结合尿素酶试验可以准确的鉴定出尿素酶阴性的新生隐球菌。

    • 核盘菌多糖的理化性质

      1995, 35(2).

      摘要 (516) HTML (0) PDF 0.00 Byte (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盘菌多糖(SSG)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通过深层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活力和明显的抑瘤作用。研究表明,SSG是一种由β-配糖键连接的葡聚糖。在水中溶解缓慢,但粘度较高,并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质。其特性粘度几乎不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而改变,在pH1.88—12.26之间,[η]值变化不显著,但当pH值为13.32时,由于分子构象的变化导致[η]值急骤下降。温度≤90℃和热处理对SSG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不大。

    • 烟色红曲霉耐热解脂酶的形成及特性

      1995, 35(2).

      摘要 (475) HTML (0) PDF 0.00 Byte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烟色红曲霉(Monacus fulginosus)M-101菌株经麦麸固态培养生成耐热脂肪酶和酯酶。产酶的适宜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 3.0—3.5,麸曲初始含水量75%。培养4—5天后,脂肪酶活力可达207u/g,酯酶活力达14.6u/g。粗酶试验表明,脂肪酶和酯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脂肪酶最适反应pH为6.0。酯酶最适反应pH为6.8。酯酶耐热性略高于脂肪酶,在55℃处理1小时和45℃处理24小时,两种酶活力基本不变。

    • 真养产碱菌利用高果糖浆积累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

      1995, 35(2).

      摘要 (464) HTML (0) PDF 0.00 Byte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s eutrophus)H16能以果糖为碳源在无机合成培养基上积累聚p-羟基丁酸(PHB)。将该菌用富含果糖的高果糖浆(HFS)培养,PHB的积累可达到果糖发酵水平,但发现高浓度的果糖和葡萄糖对菌体生长及PHB积累有抑制作用。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可降低果糖和葡萄糖的抑制。并可大幅度提高产量,菌体干重达16—20g/L,PHB产量7.0—7.6g/L,PHB的产率达0.24g/g果糖。

    • 几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特性研究

      1995, 35(2).

      摘要 (1573) HTML (0) PDF 0.00 Byte (1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筛选到83株絮凝剂产生菌,其中絮凝活性最高的四株分属于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 GC3)、节细菌属(Arthrobacter SB6)、假单胞菌属(Pseadomonas SB8)、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GC24)。四株菌在生长过程中均可产生胞外絮凝物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絮凝剂产量为0.5—0.9g/L。纯化后的四种絮凝剂中,三种为核蛋白,一种为糖蛋白,均为高分子量物质(MW>10~6)。四株菌均不含质粒。12—30g/L的絮凝剂在1小时内对所有供试材料均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20—70倍于使用浓度的絮凝剂对昆明鼠无毒。

    • 微生物脱除煤炭中有机硫的研究

      1995, 35(2).

      摘要 (594) HTML (0) PDF 0.00 Byte (1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任丘油田分离到两株异养型细菌D-1-1和D-2-1,经鉴定分别为门多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oas)和争论产碱生物变型Ⅰ (Alcaligenes paradoxus biovar Ⅰ)的菌株。它们可以利用二苯噻吩(Dibenzothiophene,简称DBT)作为生长的碳源,将DBT转化成为水溶性有机硫化物。两菌于15天内可以脱除煤炭中有机硫达22.2—32.0%。

    • PHB颗粒在红豆草根瘤细菌发育中的动态变化

      1995, 35(2).

      摘要 (529) HTML (0) PDF 0.00 Byte (1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豆草根瘤胞间隙和侵入线中另有个别细菌含有PHB颗粒,而且数量很少,一个细菌通常仅有一个。随着细菌被从侵入线中释放到寄主细胞中,这些PHB颗粒立即消失。幼龄细菌不含PHB颗粒,成熟细菌一般也不含这种内含物。当细菌衰老时,它们又再度出现,并大量增加,而后很快减少,直至完全消失。从未发现这种颗粒存在于解体细菌中,尽管它们处于各种不同的解体状态。PHB颗粒在细菌发育中的变化表明,它的多少不仅与根瘤细菌发育密切有关,而且也受制于根瘤品种。

    • 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对硝酸盐的同化及其硝酸还原酶特性

      1995, 35(2).

      摘要 (569) HTML (0) PDF 0.00 Byte (7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菌株的研究发现,像植物及真菌硝酸还原酶一样,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硝酸还原酶也是诱导酶,其合成受铵盐阻遏,受硝酸盐的诱导。氯霉素抑制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菌株硝酸还原酶的诱导涉及到蛋白质的新合成。钼和钨的竞争实验说明U-32菌株硝酸还原酶也为一钼酶。另外在离体实验中,发现硝酸还原酶活力受到KCN和NADH的抑制,但至今未能找到其生理电子供体。此外,U-32菌株硝酸还原酶也不表现类似于植物的黄递酶等组份酶活性。该菌株硝酸还原酶和其力复霉素产量有一定相关性,但两者确切的关系尚待研究。

    • 食用菌灭活原生质体电融合及属间融合产物的鉴定分析

      1995, 35(2).

      摘要 (661) HTML (0) PDF 0.00 Byte (1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用菌因其显著的营养、保健、药用及综合利用价值受到世人青睐。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则为食用菌的育种和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食用菌的种内、种间乃至属间、目间的原生质体融合均已有过报道,但这些工作大多利用营养缺陷型标记的亲株,采用化学融合法完成。这种融合的效率较低,对亲株的标记繁琐费时,甚至会对菌株性状产生不良影响。最近,一种具有较高融合效率的物理融合法——电融合法以及非遗传性标记法分别被一些研究者所采用。本研究将原生质体电融合法与灭活标记法相结合来获得食用菌的属间融合产物,并采用包括同工酶分析和RAPD(或AP-PCR)方法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用菌属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学特性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