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3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嗜盐嗜碱杆菌属的一个新种

      1997, 37(1).

      摘要 (1025) HTML (0) PDF 0.00 Byte (1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内蒙古自治区哈马台碱湖分离到一株多形态嗜盐嗜碱菌(编号HAM—2),其生长的NaCI浓度范围为12%~30%,最适17.5%;生长的pH范围为7.8~10.4,最适pH9.0~9.5。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为不规则杆状、椭圆形、三角形等多形态,细胞大小为1.0~2.0×2.0~5.Oμm。该菌株主要极性脂是磷脂酰甘油磷酯(PGP)和磷脂酰甘油(PG),还含有一种未知的次要磷脂成分(PL4)。DNA中G+C含量为59.5mol%。根据这些特征,菌株可归入嗜盐嗜碱杆菌属,又根据细胞形态和极性脂组份不同于该属正式承认的三个种,因此,鉴定此菌株为嗜盐嗜碱杆菌属(Natronobacterium)的—个新种,定名为内蒙古嗜盐嗜碱菌(Natronobacterium innermongoliae Sp.nov.)。

    •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4 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编码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97, 37(1).

      摘要 (684) HTML (0) PDF 0.00 Byte (10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简称BNYVV)内蒙分离物(N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了BNYVV RNA4基因组的cDNA克隆pGBF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GBF6含有全长RNA4 cDNA插入片段,大小为1465个核苷酸,含有一个849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生由28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1kDa的蛋白。与法国F2分离物RNA4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6.4%,并在5'端非编码区比F2分离物缺失了3个核苷酸。将RNA4编码区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FLAG·MAC上,获得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FMBF87。所构建的融合蛋白由载体序列编码的14个氨基酸和31kDa蛋白C端的233个氨基酸组成。经IPTG诱导,Westem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本文还对内蒙分离物的株系划分进行了讨论。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克隆与表达

      1997, 37(1).

      摘要 (1005) HTML (0) PDF 0.00 Byte (1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亚克隆到转移载体pVLneo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启动子下游,与杆状病素AcNPV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和G418筛选,构建了整合有GFP基因的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GFP,MW为30kDa,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美丽的绿色,荧光光谱表明其激发波长395nm,发射波长509nm。Southern blot杂交证明,重组病毒的1kb EcoRI片段与GFP cDNA探针有很强的杂交信号,这是GFP基因在杆状病毒基因组中整合的直接证据。

    • rmf基因启动子识别因子选择性研究

      1997, 37(1).

      摘要 (554) HTML (0) PDF 0.00 Byte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用σ~(70)或σ~(38)因子和核心酶(Core enzyme)重建RNA聚合酶全酶(Holoenzyme)对含有rmf基因启动子的DNA模板进行体外转录。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模板证实了rmf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尽管rmf基因在大肠杆菌进入稳定期大量表达,但是其启动子对稳定期起重要作用的σ~(38)因子的识别能力很低,而只能被σ~(70)所识别。Rmf基因启动子体外转录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NaCl浓度为50mmol/L。

    • 磷酸甘油氧化酶的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

      1997, 37(1).

      摘要 (586) HTML (0) PDF 0.00 Byte (1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含甘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代、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链球菌中选育到一株产磷酸甘油氧化酶(L-α-Glycerophosphate Oxidase EC 1.1.3.21)活性较高的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 GPO 605。培养及产酶最佳条件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酪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1.5,甘油0.2,葡萄糖0.1,K_2HPO_40.5,无机盐0.25ml,pH7.5。最适培养条件:250ml三角瓶中装100ml培养基,30℃,200r/min旋转摇床振荡培养8h。在最适培养及产酶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的酶活力提高10倍以上。

    • 类产碱假单胞菌耐热碱性脂肪酶的研究

      1997, 37(1).

      摘要 (959) HTML (0) PDF 0.00 Byte (1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福建省福州市温泉澡堂污水浸润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耐热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F331。产酶最适条件为:碳源小麦粉,氮源豆饼粉,起始培养pH9.4~9.5,培养温度24~26℃,培养周期32~34h。经硫酸铵盐析、Sepharose 4B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纯化的酶组分。该酶最适作用温度50℃,最适作用pH 10.0,60℃保温8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 7.0~10.0范围内酶蛋白稳定:Ca~(2+)和Mg~(2+)对酶有激活作用,Pb~(2+).Zn~(2+)、Fe~(2+)和Co~(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该酶分子量45700。

    • 金针菇富锌条件及锌结合形态的研究

      1997, 37(1).

      摘要 (613) HTML (0) PDF 0.00 Byte (1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金针菇深层发酵富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Zn的生物有机化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针菇富锌的深层培养较好的Zn源为ZnAc_2,初始pH值为6.5,加入0.1%柠檬酸和0.4%的CMC-Na利于富锌和提高生物量。金针菇富锌过程中,93%以上的ZnAc_2以有机锌态存在,其中50%以上结合为Zn-蛋白,34%与糖及脂肪类物质结合。

    • 冷冻干燥条件下酿酒酵母细胞脂肪酸组成变化的研究

      1997, 37(1).

      摘要 (764) HTML (0) PDF 0.00 Byte (1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气相色谱法测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uisiae) F159细胞膜类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条件下,酿酒酵母细胞能自身调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出现C_(16:1)脂肪酸含量增加,C_(16:0)脂肪酸含量略有所增,而C_(18:0)脂肪酸含量却有下降,不饱和直链脂肪酸之和与饱和直链脂肪酸之和的比值增加。说明这些变化使酿酒酵母细胞膜保持流动状态而维持细胞的稳定性和活性。初步探讨了冷冻干燥对酿酒酵母细胞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微生物抗冷冻干燥生理生化机制提供了依据。

    • 人溶菌酶工程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1997, 37(1).

      摘要 (672) HTML (0) PDF 0.00 Byte (1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溶菌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最近发现它在癌症的继承性免疫治疗上也有作用。为使人溶菌酶达到工业化生产,我们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厂人溶菌酶基因,并构建了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工程菌株。为提高该工程菌人溶菌酶的表达水平,我们对影响该工程菌表达人溶菌酶的培养条件进行探讨。

    • 链霉菌发育调控启动子——P_(TH270)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1997, 37(1).

      摘要 (785) HTML (0) PDF 0.00 Byte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原核生物发育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以枯草杆菌为模式系统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其生命周期特别是分化过程比较简单,不象链霉菌有基质菌丝、气生菌丝、菌丝分隔形成多细胞,然后断裂形成单孢子的过程。链霉菌的这一性状与真核生物丝状真菌的分化相似。因此在原核生物中,链霉菌是研究分化基因表达调控的良好模式材料,为在时空上研究发育分化基因的多水平调控提供了有利条件。 链霉菌的发育调控启动子(P_(TH270))是国际上首先克隆的两个启动子之一。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该启动子依赖于链霉菌分化关键基因——whiG。虽然该启动子的序列已被测定,启动子的-10区和-35区已被精确定位,但该启动子在链霉菌发育分化中是如何调控的,当它以高拷贝数的形式存在时对细胞内含物的组份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怎样与分化关联,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报道这方面

    • 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一种简便快速计数法

      1997, 37(1).

      摘要 (1422) HTML (0) PDF 0.00 Byte (2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含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各种微生态调节剂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为确保这类制剂的质量,活菌计数极其重要。可是,由于这两类细菌都是厌氧菌,在计数方法上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复杂的操作技术,因此现有方法还很不理想。我们根据高层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具有良好厌氧性能的原理,在必要的条件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不产气厌氧菌的简便快速活菌计数法(下称“本法”),现简报如下。

    • △~9-1,18-十八烯二元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和诱变

      1997, 37(1).

      摘要 (995) HTML (0) PDF 0.00 Byte (9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9—1,18-十八烯二元酸(△~9DC_(18))是合成名贵香料——灵猫香的重要原料。灵猫香是四种名贵动物香(龙涎香、麝香、灵猫香和海狸香)中的一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名贵香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又由于人类保护野生动物,所以名贵香料的供求关系日渐紧张,因此合成人造香料是一种发展方向。 △~9DC_(18)自然界中不存在,化学方法又无法合成,微生物具有一种特异的氧化能力,能在常温常压下发酵油酸或油醇,生成相应链长的二元酸而不破坏其双键结构,因此可用微生物方法生产△~9DC_(18)。1983年日本田冈映用假丝酵母(Candida)MD—105,从反式—△~9—十八碳脂肪酸和顺式—△~9—十八碳脂肪酸发酵生产,用休止细胞转化96h,前者产生反式—△~9—1,18—十八烯二元酸(反式△~9DC_(18))达到32.9g/L,后者产生顺式—△~9—1,18—十八烯二元酸(顺式△~9DC_(18))达到48.lg/L。本文报道生产△~9DC_(18)菌株的筛选和诱变。

    • 从酵母菌中分离纯化超氧化物岐化酶

      1997, 37(1).

      摘要 (948) HTML (0) PDF 0.00 Byte (1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由于具有消除氧自由基的功能,在医药、保健品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我国目前SOD产品主要是从牲畜血液中提取,这个方法所用原料有限,SOD质量不稳定。80年代后,美国和日本先后开发了用发酵法生产SOD,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由于SOD为胞内蛋白,因而发酵法产生SOD后提取工艺极为复杂,至少需要六步,一般经过细胞破碎、离心、盐析、透析、离子交换层析(2~3次)和凝胶层析等才能达到比活>3000u/mg。由于细胞破碎主要为机械法(如球磨和超声波法),胞内所有蛋白都释放出来,SOD比活只有10~30u/mg,因而后续SOD纯化

    • 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最佳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1997, 37(1).

      摘要 (738) HTML (0) PDF 0.00 Byte (1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及诱变受到广泛重视,实验方法日趋完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方法。在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过程中,各种微生物所需的最佳条件差别很大。我们研究厂地衣芽孢杆菌53-A,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各种因素及最佳条件,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的聚集现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用琼脂柱筛选麦角隐亭产碱菌株

      1997, 37(1).

      摘要 (545) HTML (0) PDF 0.00 Byte (1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ATCC 20019菌株在深层培养中只产生一种生物碱——麦角隐亭(Ergocryptine)。本研究室引进的ATCC 20019原始菌株因反复传代,产碱能力下降,并且产碱不稳定。而用常规的直接摇瓶发酵进行菌株筛选,则工作量大,筛选效率低。因此,我们设计了用琼脂柱对产碱菌株进行初步筛选,以获得一种简单易行的筛选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 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解钾作用的研究

      1997, 37(1).

      摘要 (1002) HTML (0) PDF 0.00 Byte (1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早在三十年代苏联学者从土壤中分离到硅酸盐细菌,并测定解钾强度,培养5d分离出来的钾量为原硅酸盐中含量的15.9%,同时在不同土壤和不同农作物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证明对农作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硅酸盐细菌的作用是刺激作用,为农作物补充钾素营养是微不足道的。 作者分离到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经工业发酵研制成菌剂。该菌剂经几年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缺钾土壤上对各种农作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在土壤中速效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施用该菌剂增产更加明显。这充分说明土壤缺少速效钾是限制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原因。HM8841菌株能为农作物提供一定量的钾素使农作物提高产量。但其解钾能力有多高,能提供多少钾素,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作者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底物对HM8841菌株的解钾效能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