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37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紫云英根瘤菌质粒功能研究

      1997, 37(4).

      摘要 (798) HTML (0) PDF 0.00 Byte (1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紫云英根瘤菌CH203含有3条质粒(pRHa,97MI);pRHb,168MD;pRHc,251MD为共生质粒),用带蔗糖敏感基因Tn5-sacB进行菌株质粒消除和质粒缺失突变株筛选,获得一系列突变株。与野生型菌相比,质粒pRHa的丢失导致菌株结无效根瘤,质粒pRHb的丢失使菌株失去共生能力,在TY培养基平板上菌落变得粗糙,失去了脂多糖(LPSI)。质粒pRHc(共生质粒)的丢失显然失去其菌株的共生能力,同时使菌株抗酸性明显减弱。质粒回复能恢复突变株的表现特征和共生能力。此外,紫云英根瘤菌CH205含有5条大小不同的质粒(分子量42MD~230MD),该菌株某些质粒的消除能显著增强菌株的结瘤固氮能力。研究结果也表明除共生质粒外,紫云英根瘤菌其它质粒明显影响菌株的共生效应。

    • 香蕉束顶病毒的纯化及理化特性

      1997, 37(4).

      摘要 (600) HTML (0) PDF 0.00 Byte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具有典型香蕉束顶病(BBTD)症状的香蕉病组织中提纯了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为18nm的球形病毒颗粒。最高紫外吸收在255nm,最低紫外吸收在240nm,A_(260)/A_(280)为1.30。用标准BBTV抗体通过ECL-Western转印法测定其外壳蛋白分子量为21kDa。其核酸经DNaseI、RNaseA和Mung Bean Nuclease分析,表明是约1kb的ssDNA。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

    • 苹果茎沟病毒的提纯和检测

      1997, 37(4).

      摘要 (726) HTML (0) PDF 0.00 Byte (1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从苹果分离鉴定出苹果茎沟病毒G-2和TC-3分离物,采用皂土澄清、15%蔗糖垫超离心、10%~40%蔗糖梯度离心等步骤,获得提纯的病毒样品,紫外吸收比值A_(260/280)为1.15。13%SDS-PAGE法测定的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31000。用提纯的苹果茎沟病毒G-2分离物制备的兔抗血清,PTA-ELISA测定的效价为1/64000,特异性强。用PAS-ELISA可成功地检测出苹果茎沟病毒,此外还试验了DAS-ELISA,并证明其检测苹果茎沟病毒的效果与PAS-ELISA一致。

    • 霍乱毒素B亚单位工程菌MM2的表达与lac启动子的关系

      1997, 37(4).

      摘要 (672) HTML (0) PDF 0.00 Byte (1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碳源(葡萄糖、乳酸和乙酸)以及IPTG诱导对工程菌MM2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影响,ctb基因位于lac启动子的下游。在YC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48mol/L的葡萄糖、0.102mol/L的乳酸和0.167mol/L的乙酸,它们在完全氧化后可产生相同的能量。结果表明,加入葡萄糖会大幅度降低ctb基因的表达水平,其原因和培养过程中pH值下降有关;加入乳酸可提高ctb基因表达水平1.15倍,且不抑制菌体生长;加入乙酸可提高ctb基因的表达水平0.9倍,但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未能提高ctb基因的表达水平,说明lac启动子对ctb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 短芽孢杆菌a-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

      1997, 37(4).

      摘要 (480) HTML (0) PDF 0.00 Byte (1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PCR方法扩增短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引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得到重组质粒pALDl。pALDl中的ALD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每毫升发酵液产酶80单位以下,比原始菌株提高200余倍。SDS-PAGE蛋白质分析表明,大肠杆菌DH5α(pALDl)表达的ALDC占细胞总蛋白量的40%以上。研究了重组质粒稳定性,大肠杆菌DH5α(PALDl)和HB101(pALDl)分别在无选择压力下30℃连续培养50代以上,41℃诱导不同时间,DH5α(pALDl)在热诱导5h后,未发现质粒不稳定性,HB101(pALDl)在热诱导3h后,质粒基本稳定,但热诱导5h后,丢失质粒的细胞约占70%。

    • 赭曲霉产生的脲酶抑制剂的提纯与动力学

      1997, 37(4).

      摘要 (462) HTML (0) PDF 0.00 Byte (1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oeus)产生的脲酶抑制剂进行了纯化,经硅胶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达到均一,晶体呈白色针状。质谱及元素分析表明,该物质含C、H,O三元索,分子量为184,分子式是C_9H_(12)O_4,溶点105~110℃,其抑制作用随抑制剂浓度而增强,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K为1.3×10~(-3)mol/L。抑制剂未改变酶的Hill系数,n=1。

    • 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培养条件及产物分析

      1997, 37(4).

      摘要 (822) HTML (0) PDF 0.00 Byte (1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ium) Z-4、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Z-14和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 Z-20三株菌混合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培养基成分为白酒糟90%、麦芽根粉10%、尿素2%,原料:水=1:0.8,pH6.0,接种量10%,培养温度28~30℃,培养周期3d。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达32.1%,氨基酸含量齐全,脂肪含量为5.6%,维生素B_1和B_2的含量分别为2.2mg/kg和52.6mg/kg。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

    • 嗜热甲酸甲烷杆菌602B_3与拟杆菌5G—102的混合培养

      1997, 37(4).

      摘要 (518) HTML (0) PDF 0.00 Byte (7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嗜热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thermoformicicum)602B_3与发酵糖蜜产生C0_2和H_2的拟杆菌(Bacteroides sp.)5G-102的人工可配伍性。确定了它们混合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组分为(g/L):CaC0_3 50.0,NaHCO_3 4.0,Na_2S 0.16,NH_4Cl 1.07,K_2HPO_4 1.04,MgCl_2 0.19,糖蜜40(V/V),自来水IL,起始pH 6.8~7.2。混合培养物在60℃培养48h,甲烷产量达到最高,约45mmol/L。人工混合培养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提高石油采收率工艺中的可用性提供了前提。

    • 乳链菌肽产生菌的定向筛选及发酵产物的鉴定

      1997, 37(4).

      摘要 (562) HTML (0) PDF 0.00 Byte (1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乳链菌肽产生菌中nip~+nis~rsuc~+紧密连锁的原理,在添加乳链菌肽、蔗糖及溴甲酚紫的选择培养基上,从牛奶样品中定向筛选乳链菌肽产生菌。对筛选到的L. lactis1409菌株发酵产物的分析鉴定结果揭示:该产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和霉菌无效,在pH值低的条件下对热稳定,对α—胰凝乳蛋白酶敏感,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与乳链菌肽相当,而1409菌株的质粒分布与L. laclisATCC11454和L. lactis 7962不同,说明筛选到的L. laclis 1409菌株确是一株新的乳链菌肽产生菌。

    • 泡囊假单胞菌的分离及鉴定

      1997, 37(4).

      摘要 (460) HTML (0) PDF 0.00 Byte (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一例心包积液患者的心包液中,分离到一株氧化代谢、氧化酶阳性,具单极毛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DNA的G+C mol%测定和Biolog自动系列的验证,确认为泡囊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esieularis)。指出该菌可使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生感染。对该菌分类地位的变迁进行了讨论。

    • 多能硫杆菌RubisCO基因鉴定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97, 37(4).

      摘要 (499) HTML (0) PDF 0.00 Byte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能硫杆菌(Thiobacillus versutus)是兼性化能自养细菌,在生理学和分类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硫杆菌生理、生化、遗传学的理想材料。该菌通过卡尔文循环固定CO_2,其关键酶是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简称RubisCO)。我们从多能硫杆菌中分离得到的RubisCO基因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说明自养细菌与异养细菌在基因表达方面是相似的。

    • 一株耐高温SOD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特性

      1997, 37(4).

      摘要 (603) HTML (0) PDF 0.00 Byte (1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生物体防御氧化损伤的金属酶。具有治疗炎症、抗辐射损伤、防癌、抗衰老等广泛药用前景。另外在植物抗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自1969年McCord和Fridovich发现该酶以来,人们已从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了此酶。SOD的基因工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对而言,动植物Cu、Zn-SOD的研究较活跃,而微生物SOD,特别是Fe-SOD的研究较薄弱。本文报道耐高温SOD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结果,并对酶的稳定性和酶学特性作了研究。

    • 离子注入右旋糖酐生产菌的诱变效应研究

      1997, 37(4).

      摘要 (556) HTML (0) PDF 0.00 Byte (1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离子注入作为一项新的生物诱变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已将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对以后的拓宽诱变源、创造广泛的变异类型、选育高产优良的新品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亚热带地区部队皮肤真菌病及其病原菌的调查研究

      1997, 37(4).

      摘要 (566) HTML (0) PDF 0.00 Byte (9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亚热带地区是皮肤真菌病的高发地区,据报道,云南边防某部皮肤真菌病发病率为57.8%,占皮肤病发病率的第一位,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发生的所有皮肤病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真菌感染,而且造成了非战斗减员。战争后期,美军把皮肤病的防治作为其疾病防治的重点。因此,我们于1992年10月底对海南地区部队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凋查,并对皮肤真菌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现报告如下。

    • 软饮料中假单胞菌类污染的研究

      1997, 37(4).

      摘要 (679) HTML (0) PDF 0.00 Byte (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假单胞菌可存在于水、生奶、水产品、卤肉制品、冷冻食品和软饮料中。当假单胞菌在食品中大量存在时,能引起食品风味的丧失和腐败变质。人食用被假单胞菌污染的食品后可引起呕吐、腹泻、肠道出血等症状,甚至引起食物中毒。软饮料具有清凉解暑,帮助消化等作用,夏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这类饮料在加工制造、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均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影响食用者的健康。本研究发现软饮料中假单胞菌污染严重,应引起重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1997, 37(4).

      摘要 (494) HTML (0) PDF 0.00 Byte (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要把人基因组大约10万个基因、30亿对核苷酸定位和序列分析,是一项可与“人类登月计划”相比拟的空前浩大的工程,它的实施对医学和人类认识自身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完成对人类疾病的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完成这样的项目,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而各种自动化的大规模基因分析技术和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出现,大大加快了基因组分析的进程。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分析,在人基因组计划中仅是作为一种“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用它们来试验方法,验证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