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第38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cMNPV的囊膜形成与囊膜蛋白gp64在细胞内的定位

      1998, 38(5).

      摘要 (435) HTML (0) PDF 0.00 Byte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电镜观察了重组AcMNPV感染的Sf9细胞,结果表明该病毒的囊膜形成至少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细胞质膜上出芽,二是在核内被膜结构包围而获得囊膜,此外通过核膜出芽也可能是病毒获得囊膜的一种方式。应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该病毒在Sf9细胞内囊膜的形成及其与病毒囊膜蛋白gp64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p64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质膜与核膜上。该存在方式使得通过出芽而获得囊膜的病毒粒子与核内包被产生的病毒粒子在囊膜成分上有很大差异。

    • 迟缓爱德华氏菌对Hep-2细胞的侵袭特性

      1998, 38(5).

      摘要 (991) HTML (0) PDF 0.00 Byte (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细胞裂解计数法及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法分析了迟缓爱德华氏菌侵袭Hep—2细胞的基本特性。在15株来源各异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中,有6株细菌具有对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菌侵入细胞后,主要位于空泡内。侵入细胞内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不仅可在细胞内增殖,而且可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用细胞松弛素破坏微丝后可抑制其侵袭作用,而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而用秋水仙素破坏微管后不影响其侵袭力。这表明在迟缓爱德华氏菌对Hep—2细胞的侵袭过程中,细胞骨架中有微丝的参与,未发现微管的参与。

    • 双歧杆菌的数值分类及代表性菌株同源性的分析

      1998, 38(5).

      摘要 (706) HTML (0) PDF 0.00 Byte (1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不同来源的55株双歧杆菌进行了数值分类研究。这些菌包括13株参照菌株和42株新分离物。在这些菌株中19株来源于人体,25株来自动物源,11株分离自污水。有的菌株是从未曾报道过的动物来源分离到的。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75项性状(形态、生理生化和对抗生素敏感性等),以不加权平均链锁聚类的方式进行族群归类。在70%Sm水平上划分成5个聚类群和12个亚群。对这些聚类群菌株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数值分类树状图谱的簇群归类中,人和动物来源的菌株基本上彼此分开,而分离自污水的菌株穿插在人或动物来源的聚类群中。在数值分类的基础上对各聚类群中的一些菌株的DNA中G+Cmol%进行了测定。依据16SrRNA可变区序列的分析,以PCR方法合成的生物素标记探针,对某些代表性菌株的DNA片段同源性进行了分析.同种的菌株间与不同种菌株间的同源性显示有差别。

    • 水稻矮缩病毒第一号组份基因和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

      1998, 38(5).

      摘要 (798) HTML (0) PDF 0.00 Byte (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简称RDV)是我国南方水稻病毒病的重要病原,属植物呼肠孤病毒。从中国福建分离物中克隆了基因组第一号片段(S1)的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DV福建分离物S1克隆片段全长4422bp,含有一个长4332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一个由14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P1),分子量为164kD.根据基因序列,对推测的P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序列中含有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polymerase-RDRP)保守序列:motifI(DXXXXD)、motifⅡ(SGXXXTXXXN)和motifⅢ(GDD),除此之外,在模式Ⅲ后还存在一个很保守的区域EXXKXY。由此说明RDVS1编码的蛋白P1可能是病毒的一种RDRP。将RDV福建分离物引核苷酸和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流行株系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5%和97%。RDV福建分离物S1序列已被DenBank接受,号码为U73201。

    • 表达新城疫病毒F48E8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的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1998, 38(5).

      摘要 (550) HTML (0) PDF 0.00 Byte (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克隆和鉴定新城疫病毒(NDV)F48E8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基础上,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HN基因导入鸡痘病毒插入载体pFG1175-1中启动子P7.5的下游,得到携带NDV-HN基因的质粒pFGHN1175-1。将此质粒pFGHN1175-1以脂质体转染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株感染3~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采用蓝斑筛选方法纯化3次,得到稳定的重组鸡痘病毒。用NDV—HN基因特异性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以及用HN基因特异性引物作PCR检测,表明NDV—HN基因已插入鸡痘病毒基因组中。以NDV-H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重组鸡痘病毒在感染细胞中表达了HN糖蛋白,从而成功建立了表达新城疫病毒F48E8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的重组鸡痘病毒。

    • 敦煌壁画色变中微生物因素的研究──Ⅲ.枝孢霉在石窟壁画铅丹变色中的作用

      1998, 38(5).

      摘要 (732) HTML (0) PDF 0.00 Byte (1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敦煌莫高窟分离的枝孢霉在模拟壁画表面萌发的条件为:20℃,RH60%或30℃,RH50%。部分石窟在特定时间内可满足这一条件。骨胶对铅丹起到保护作用,而枝孢霉可以分解骨胶,并利用其生长和形成草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作用使铅丹处于一个特殊的化学环境,造成稳定性下降,并促进了铅丹向铅白的转变。

    • 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Methylomonas Z201细胞的生长和环氧丙烷的合成

      1998, 38(5).

      摘要 (735) HTML (0) PDF 0.00 Byte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甲基单胞菌(Methylomonas)Z201细胞的生长和环氧丙烷的合成。在单相发酵体系中,底物丙烯和产物环氧丙烷抑制细胞生长,水相中环氧丙烷的浓度达到13mmol/L。在两相发酵体系中,十六烷作为生长底物甲烷以及反应底物丙烯和分子氧的“储器”,减小了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水相和十六烷相中环氧丙烷的浓度分别达到1.7mmol/L和2.6mmol/L。同休止细胞相比,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辅酶NADH的原位再生使生长细胞的操作稳定性显著提高,尤为两相体系为甚。

    • 乳链球菌SB900胞壁肽聚糖的部分生物学活性

      1998, 38(5).

      摘要 (745) HTML (0) PDF 0.00 Byte (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SB900胞壁肽聚糖(简称为LABPG)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化学成分分析,并测定了其部分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LABPG蛋白质含量为9.84%,NAG0.871μmol/mg,NAM1.14μmol/mg;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Ala、Glu、Asp含量较高,分别为1.046、0.775、0.304μmol/mg。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动物学实验,对LABPG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LANPG无毒、安全可靠;腹腔注射LABPG后,PMΦ数目增多,吞噬功能明显增强,血清溶菌酶活性增强;YC-花环实验表明,腹腔注射LABPG的小鼠PMΦ表面C3b受体活性增强,YC-花环形成率较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别。说明LABPG对于MΦ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可作为机体的免疫激活剂。

    • 樱桃根癌土壤杆菌及其对土壤杆菌素84敏感性的研究

      1998, 38(5).

      摘要 (1034) HTML (0) PDF 0.00 Byte (1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樱桃园的樱桃冠瘿瘤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到46株根瘤土壤杆菌。经鉴定有4株是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原生物型1),其余42株是A.rhizogenes(原生物型2)。这些菌株所诱导的冠瘿瘤中均合成胭脂碱(nopaline),属胭脂碱型Ti质粒的根癌土壤杆菌,并对放射土壤杆菌K84菌株所产生的土壤杆菌素84敏感。由于K84菌株对含胭脂碱Ti质粒的根癌土壤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因此,用K84菌株防治樱桃根癌病是有应用前景的.

    • 桑萎缩病的类菌原体病原物及其超微病变特征

      1998, 38(5).

      摘要 (724) HTML (0) PDF 0.00 Byte (1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感染桑萎缩病的桑叶及嫩梢进行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发现,其韧皮部组织,筛管及伴胞内有多型性类菌原体。菌体为圆形及椭圆形,大小约为50~160nm,双层膜,厚度约为8~10nm,内含物中具有核质样的纤维状物质,而在健株叶梢中未观察到任何病原体.随着病害的发展,可观察到细胞成份的降解。第一,在感病植株叶肉细胞内存在部分细胞核的降解、核膜破裂或核质流失甚至核仁分散消失。第二,叶绿体内有不同程度的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累积,部分叶绿体外膜破裂,基质流失,基粒降解。第三,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部分线粒体嵴已降解。

    • 嗜酸红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1998, 38(5).

      摘要 (463) HTML (0) PDF 0.00 Byte (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A sabin P301 of Gram negative purple nonsulfur bacterium was isolatedfrom the ditch's mud collected in Fuzholl. Fujian. The cells are red-shaped.Mulhplication occur by budding without stalk formation. Growth optimum PH is 5.05.7. No growth faCtors required. The cells contain baCteriochlorophyll a Thephotosynthehc membrane system consistS of Palallel lamellae. According tO Bergey'sManual of Detendnahve Bacteriology, sib ed. (1974) and 9th ed. (1994),the stainwas identified to be Rhodopseudomonas acidophila. …

    • 电融合方法建立抗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1998, 38(5).

      摘要 (474) HTML (0) PDF 0.00 Byte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By using the electrofusion tecndque, the fusion of NSI myeloma cells with spleen cells of BALB / c mouse immunized with five species of mycobacteria was caaced cuL With the ophmal electrofUSion condihons, we obtained a high fuSion efficiency of l.75 hybrid cell clones per 105 spleen cells. ELISA was used for screening secrehng anhmycobacteria McAb hybrid cells. After cloning, 22 stable hybrid cells'lines were selected, and 8 of them had been studied.

    • 细胞壁缺陷细菌生物氧化特性的观察

      1998, 38(5).

      摘要 (609) HTML (0) PDF 0.00 Byte (1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The L-forms were induced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Bacdtos cereus by β-lactam anhbiohcs and then observahons on the proPenies of oxygen requlrement sugar fermentahon and sensihve tO cyanide of the Lforms were done. 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the Lforms derived from the obligate aerobe or the faCultative anaerobe did not ferment sugars and were highly oxygendePendent and more sensihve tD cyedde than their Parent bacteria The metabolic achvihes which were same as the Parent bacteria of …

    • 低温微生物研究进展

      1998, 38(5).

      摘要 (862) HTML (0) PDF 0.00 Byte (1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1998, 38(5).

      摘要 (223) HTML (0) PDF 0.00 Byte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