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第3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胡枝子属根瘤菌的多相分类研究

      1999, 39(4).

      摘要 (765) HTML (0) PDF 0.00 Byte (1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了数值分类、全细胞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DNAG+Cmol%和DNA相关性的测定以及16SrDNAPCRRFLP分析等多相分类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6种寄主的胡枝子根瘤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在67%的相似性水平上,全部供试菌可以分为快生型根瘤菌和慢性型根瘤菌两大群,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又可分为四个亚群。在此基础上,对各亚群的胡枝子根瘤菌进行了DNA相关性的测定,以进一步证实和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并通过16SrDNAPCRRFLP分析对各亚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 用rep-PCR技术研究中国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

      1999, 39(4).

      摘要 (471) HTML (0) PDF 0.00 Byte (9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技术(简称repPCR)中常用的REPPCR和ERICPCR,对从中国11个省、市的23个点、24个花生品种采集的根瘤中分离的59株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sp.(Arachis)进行多样性研究,同时对来自国外的6株花生根瘤菌及14株参比慢生根瘤菌也进行了比较。得到的低相似性结果表明中国花生根瘤菌基因组存在显著的多样性。REPPCR揭示,在相似性50%上分为11个群,而ERICPCR却得到24个分群。这两种结果对菌株的分群有差异,暗示这两种短重复序列在慢生根瘤菌基因组中的分布的不同。没有发现菌株间基因组的多样性分布与花生品种、地理来源之间的必然联系。将两者电泳图谱结合并分析,得到介于上述两者间的结果。此结果进一步反映了菌株基因组间存在的多样性。同时还表明repPCR不仅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快速简便方法,还可应用于菌株的鉴别和生态学研究。

    • 水稻矮缩病毒最外层外壳蛋白基因(S_2)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99, 39(4).

      摘要 (827) HTML (0) PDF 0.00 Byte (1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RDV)中国福建分离物中克隆分离了最外层外壳蛋白基因(S2)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DVS2cDNA全长3512bp,仅含一个3348bp的阅读框架,编码一个含有1116个氨基酸的蛋白(P2)。与基因库中已知基因序列比较,发现它与日本RDVH株系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46%和954%,与轮状病毒VP2氨基酸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S2核苷酸序列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5’端50个核苷酸的二级结构为一个发夹结构和一个茎环结构。P2有4个富含亮氨酸的区域,位于N端亲水区域的10个氨基酸(AA69~78)残基形成一个α螺旋,这些特点均与轮状病毒VP2的结构特征相似。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在大肠杆菌中分段高效表达了S2编码蛋白的N端和C端。

    • 香蕉束顶病植原体16S rDNA片段的RFLP和序列分析

      1999, 39(4).

      摘要 (676) HTML (0) PDF 0.00 Byte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香蕉束顶病(BBT)是一种发生在蕉类作物的严重病害。从带有典型香蕉束顶病症状的香蕉植株中按照检测植原体的方法提取DNA,扩增患病植株中植原体16SrDNA片段,证明香蕉束顶病中有植原体存在。对此扩增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已知植原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片段与Gr1的亲缘关系最近。

    • 产甘油假丝酵母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编码基因的克隆

      1999, 39(4).

      摘要 (673) HTML (0) PDF 0.00 Byte (1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酵母细胞处于高渗压环境时,甘油被诱导合成以提高其胞内渗透压,这一过程受HOG途径的调控。GPD1基因为HOG途径的重要靶基因,高效表达使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酶活水平提高可极大地提高甘油的产量。本研究将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glycerologenesis)染色体DNA经Sau3AI部分酶解后的5~10kbDNA片段与经BamHI线性化及CIP处理过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YEp51连接,以大肠杆菌DH5α为受体,构建产甘油假丝酵母的染色体基因文库。通过遗传互补法,在含50g/L氯化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15个转化子,对转化子0601进行了进一步鉴定,转化子0601所含质粒YEp0601带有YEp51的标记并可以消除Saccbaromycescerevisiae642菌株由于其GPD1,GPD2两基因的缺失突变而表现出的渗透压敏感性,表明已克隆到产甘油假丝酵母的编码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基因

    • 链霉菌质粒pSGL1最小复制子序列测定及分析

      1999, 39(4).

      摘要 (784) HTML (0) PDF 0.00 Byte (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质粒pSGL1(7.4kb)是从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globisporus)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高拷贝质粒,已证明其最小复制子位于Sau3AI酶切的20kb片段上。对该片段进行亚克隆,测序后数据表明该片段是一个新序列。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架(ORFR)位于最小复制子中,推测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滚环复制质粒复制酶的特定序列。

    • 抑瘤素-M(OSM)在GST融合表达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

      1999, 39(4).

      摘要 (453) HTML (0) PDF 0.00 Byte (1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抑瘤素M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GST融合表达载体,构建了一个OSM的高效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后融合蛋白占全菌蛋白的50%以上,在低温诱导的条件下,可溶性蛋白中融合蛋白的含量可达15%。在对包涵体形式的融合蛋白变复性的基础上,通过亲和层析一步纯化达到90%左右的纯度。对融合蛋白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提示了N端的头两个氨基酸对OSM的生物活性是重要的。

    • 枯草芽孢杆菌B034拮抗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1999, 39(4).

      摘要 (754) HTML (0) PDF 0.00 Byte (1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B034分离自水稻叶面,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除去菌体培养液以7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所得的拮抗物粗提液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链霉蛋白酶E部分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低至4,高至12以上,比较耐碱性。粗提液经PhenylSepharoseCL4B柱层析、DEAESephacel柱层析和HPLC的Superdex75HR10/30柱层析,得到二个拮抗活性峰:P1和P2。P2经SDSPAGE和PAGEIEF电泳显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503kD,等电点625。自动Edman降解法从P2的N端测出残基序列为IleSerAsnProXIleAspVal

    • 抗真菌多肽APS-1的分离纯化与特性

      1999, 39(4).

      摘要 (650) HTML (0) PDF 0.00 Byte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S1菌株对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良好的防效。本文报道了S1菌株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的纯化及其部分特性。该菌株的发酵液经过酸沉淀和有机溶剂抽提、SephadexG100与DEAE52柱层析等步骤后,抗真菌物质得到纯化,硅胶薄层层析显色为单点。该物质在275nm处有吸收峰,对蛋白酶有一定耐受性,茚三酮反应呈阴性,但酸水解后,茚三酮反应呈阳性,双缩脲反应也呈阳性。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由谷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一种异常氨基酸组成。推测该物质为一种环状多肽,命名为APS1。紫外光照射和高压灭菌处理后,APS1的抗真菌活性损失不大。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APS1对9种供试真菌的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完全抑制浓度因真菌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 酸性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1999, 39(4).

      摘要 (1098) HTML (0) PDF 0.00 Byte (1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150株真菌中筛选到8株产木聚糖酶活力在100U/mL以上的菌株,其中活力最高的为黑曲霉(编号149)(Aspergilusniger)。该菌株产酶较适培养基为:麸皮半纤维素4%,NaNO31%,麸皮1%,用不加(NH4)2SO4和尿素的Mandels氏营养盐液配制。28℃~30℃振荡培养60h,酶活力最高可达375.2U/mL。该酶最适作用pH为46,在pH3~11之间基本稳定。该菌株发酵液中含有木聚糖酶(相对活力100)外还有淀粉酶(18),甘露聚糖酶(098),β木糖苷酶(094)和纤维素酶(017)。

    •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谷胱甘肽发酵条件的研究

      1999, 39(4).

      摘要 (968) HTML (0) PDF 0.00 Byte (1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重组E.Coli产GSH的发酵条件,重点考察了添加酵母膏、前体氨基酸和ATP的影响。结果发现,前体氨基酸和ATP均能促进胞内GSH的积累,若在发酵0h和12h分别加入20g/LATP和9mmol/L前体氨基酸,则细胞干重和胞内GSH含量可分别比对照提高24%和14倍。应用正交试验得出的针对细胞干重和GSH总量的最佳组合,最大细胞干重和GSH总量比原试验中的最好结果分别提高了10%和26%。在分析了该菌对葡萄糖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对该菌进行了指数流加培养,25h细胞干重与发酵液内GSH总量分别达到80g/L和880mg/L,比摇瓶最好结果分别提高了83和46倍。

    • 氮离子注入对耐辐射异常球菌SOD活性的影响及其对Mn-SOD的诱导

      1999, 39(4).

      摘要 (505) HTML (0) PDF 0.00 Byte (1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对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其对MnSOD的诱导。结果表明,当20keV氮离子的注入剂量低于8×1014ions/cm2时,D.Radiodurans中SOD活性变化不大,当剂量在8×1014~60×1014ions/cm2范围内时,SOD的活性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大逐渐提高,但大于60×1014ions/cm2时,则逐渐下降;加入对不同金属辅基的SOD同工酶活性抑制剂H2O2和氯仿乙醇的研究表明,中高剂量下氮离子注入诱导的是D.Radiodurans中MnSOD活性的提高,在正常生理条件及小于8×1014ions/cm2的剂量下,D.Radiodurans中SOD总活性主要由FeSOD构成

    • 自絮凝酵母颗粒连续发酵生产酒精的新工艺

      1999, 39(4).

      摘要 (673) HTML (0) PDF 0.00 Byte (1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既有优良酒精发酵性能,又具有强自絮凝能力的融合酵母株SPSC,在单釜有效容积为10m3的四釜并联气升环流悬浮床生物反应器系统中,进行了连续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以玉米为原料,双酶法制糖,过滤得到清糖液作为底物,在稀释速率为01/h的条件下,终点发酵液中酒精浓度为70~80g/L,残余还原糖和残余总糖分别为2~3g/L和3~5g/L,悬浮床反应器的设备生产强度达到7~8g(EtOH)/(L·h)。

    • 链霉菌发育控制启动子—P_(TH4)对孢子形成的影响

      1999, 39(4).

      摘要 (543) HTML (0) PDF 0.00 Byte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原核生物发育分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链霉菌因其复杂的分化生命周期,无与伦比的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数千种天然抗生素的70%由链霉菌产生),使之成为原核生物乃至微生物发育与分化研究的最好模式系统[1],为研究基因时空表达和阐明分化调…

    • 质粒RSF1010从大肠杆菌到稀有放线菌头状链轮丝菌和星状诺卡氏菌的接合转移

      1999, 39(4).

      摘要 (1181) HTML (0) PDF 0.00 Byte (1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7年,TrienCuot等人[1]证明穿梭质粒可以在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之间发生接合转移。在这种转移中质粒需具备大肠杆菌的复制起始位点,同时又具备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广宿主范围复制起始位点。转…

    • 土壤微生物PCR及分子杂交检测

      1999, 39(4).

      摘要 (735) HTML (0) PDF 0.00 Byte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PCR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的检测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Stefan等[1]利用PCR技术检测土壤中的转基因细菌,后来用于检测土壤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2],跟踪环境中的特定细菌或DNA[3],揭示土壤生态系统的基因多样性[4]等。利用PCR技术来检测…

    • NSFC微生物学学科工作回顾及近期资助工作设想

      1999, 39(4).

      摘要 (434) HTML (0) PDF 0.00 Byte (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4至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生物学学科每年受理各类面上项目300~400项,累计资助280项(见表1)。在所有资助项目中,基础微生物学(普通微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基础和病原微生物学(植物、动物和人)三部分基本各占三分之一;而近两年,病原…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