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报

  • 2001年第41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巴西固氮螺菌Yu62 nifA基因克隆、测序及功能分析

      2001, 41(6).

      摘要 (649) HTML (0) PDF 0.00 Byte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TD PCR法克隆了巴西固氮螺菌 (Azospirillunbrasilense)Yu6 2的nif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与巴西固氮螺菌Sp7的nifA序列高度同源 (96 5 % ) ,其编码的产物NifA蛋白与Sp7菌株NifA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6 %。该基因可以完全互补巴西固氮螺菌Sp7nifA- 突变株的Nif- 表型。研究了NH4+ 和O2 对Yu6 2nifA基因的表达及Nif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ifA基因在Yu6 2菌株中是部分组成型表达的 ,氨和氧不能完全阻遏其表达 ,在 5mmol LNH4 Cl与微氧 (0 5 %O2 )条件下表达最高 ;NifA蛋白在 0 4%~ 0 5 %O2 时活性最高 ,氧分压降低和提高都使NifA活性下降 ,1mmol LNH4 Cl足以抑制NifA的活性。

    • 利用转座子将parDE与pCPP430体内重组提高生防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

      2001, 41(6).

      摘要 (926) HTML (0) PDF 0.00 Byte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带有梨火疫欧氏杆菌 (Erwiniaamylovora)完整的hrp基因簇的重组粘粒pCPP43 0转化到植物的附生菌成团泛菌 (Pantoeaagglomerans) 3 0 8R中后可以使成团泛菌获得在烟草等植物上引发过敏反应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能力。pCPP43 0携带着约 40kb的梨火疫欧氏杆菌的染色体DNA ,在成团泛菌 3 0 8R中不能稳定遗传。本文首先把广宿主范围质粒RK2的控制质粒稳定性的parDE片段插入到转座载体pUT mini Tn5Km的唯一克隆位点NotI上 ,然后利用Tn5的转座特性 ,将parDE体内重组到pCPP43 0上 ,经过在无抗生素选择压下反复传代和过敏反应活性测定 ,筛选到了遗传稳定性显著提高的重组生防工程菌。

    •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2001, 41(6).

      摘要 (402) HTML (0) PDF 0.00 Byte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一名健康中国人外周血白细胞中克隆出杀菌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基因 ,全长1 45 2bp,编码 2 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 45 6个氨基酸成熟蛋白。序列比较发现 ,此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序列有 6个核苷酸的差异 ,编码蛋白有 4个氨基酸的差异。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在CHO细胞中实现BPI基因的稳定表达。对重组蛋白初步纯化后进行杀菌实验 ,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与天然蛋白同样的生物活性。

    • 嗜热菌Aquifex pyrophilus中mbh2基因簇的鉴定和部分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2001, 41(6).

      摘要 (506) HTML (0) PDF 0.00 Byte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嗜热菌Aquifexaeolicus的mbhS2基因 ,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以Aquifexpyrophilus的染色体DNA为模板 ,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其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A .aeolicus的相应序列具有 85 %的同源性。以此PCR片段为探针 ,从A .pyrophilus的NcoⅠ部分基因组文库 (4~ 6kb)中筛选出含 5kb大小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 ,进而对其进行了亚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 ,该插入子包含A .pyrophilusmbh2基因簇的小亚基基因mbhS2、orf1基因和部分orf2基因。所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A .aeolicus的MbhS2和Orf96 3相比较的同源性分别为 81%和 60 %。

    • 中国家蚕抗菌肽人工合成类CMⅣ基因在甜菜夜蛾虫体中的表达

      2001, 41(6).

      摘要 (696) HTML (0) PDF 0.00 Byte (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人工合成的中国家蚕抗菌肽类CMⅣ基因与抗菌肽信号肽基因连接 ,经EcoRⅠ、HindⅢ双酶切后 ,克隆于pFASTBacⅠ的EcoRⅠ、HindⅢ酶切位点之间 ,得到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 ABP ,经测序证明阳性克隆正确。将重组转座载体转化HD1 0Bac大肠杆菌 ,得到重组Bacmid ABP。将重组Bacmid转染sf2 1细胞及感染甜菜夜蛾 (Laphygmaexigua)幼虫 ,在培养细胞上清及虫体血淋巴中均测到抗菌活性。经Northernblotting证明感染甜菜夜蛾幼虫中有类CMⅣmRNA的存在。且表达产物在酸性电泳中电泳行为与天然抗菌肽CMⅣ组分相似。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细胞及虫体生产抗菌肽药物打下了基础。

    • chiA基因在稻根联合固氮菌E26和NG13中的表达

      2001, 41(6).

      摘要 (796) HTML (0) PDF 0.00 Byte (8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带有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基因 (chiA)的 1 8kbHinfⅠ片段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KK2 2 3 3和质粒pMC71A上 ,构建成几丁质酶表达质粒pKChiA和pMChiA。将这 2种质粒转化稻根联合固氮菌阴沟肠杆菌E2 6 (EnterobactercloacaeE2 6 )和催娩克氏菌NG1 3 (Klebsiellaoxy tocaNG1 3 ) ,chiA基因在这 2菌株中获得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的细胞定位测定表明 ,几丁质酶不仅存在于细胞周间质和胞内 ,而且还分泌到培养物上清液中。在对数生长后期 ,胞外、胞间质和胞内的几丁质酶活性分布分别为 2 3 %~ 2 8%、45 %~ 5 1 %和 2 1 %~ 3 2 %。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表明 ,表达的几丁质酶蛋白分子量为 5 8kD。在受体细胞内 ,质粒pMChiA的稳定性要比质粒pKChiA高。

    • 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CWB1株系16S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1, 41(6).

      摘要 (687) HTML (0) PDF 0.00 Byte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表现丛枝症状的仙人掌植株总DNA进行植原体 1 6SrRNA基因PCR扩增 ,得到一条约 1 5kb的特异片段 ,表明植株中有植原体存在 ,将此植原体株系命名为CWB1。把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 0 9感受态细胞中 ,通过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EcoRI)酶切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均表明克隆成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此株系的 1 6SrRNA基因全长 1 489个碱基 ,与属于植原体 1 6SrⅡ C亚组的Fababeanphyllody植原体同源率最高 ,为 99 7%。通过 1 6SrRNA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认为该株系属于 1 6SrⅡ C亚组 ,基本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 类产碱假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重组子所产黑色素性质的研究

      2001, 41(6).

      摘要 (789) HTML (0) PDF 0.00 Byte (1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构建的含有嗜麦芽假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从自然病死蝇蛆体内分离的具有显著杀蛆作用的类产碱假单胞菌体内 ,使后者获得了稳定产生黑色素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所产黑色素是无定形物质 ,在大多数有机和无机溶剂中溶解度低或不溶解 ,在碱性溶液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在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溶解度低 ,在pH <4的溶液中沉淀 ;可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氧化 ,也能被银离子或硫化氢还原 ;含有自由基 ,并能清除由紫外线诱导产生的自由基 ;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线 ,在紫外波长下吸收值最大 ,能有效地保护紫外辐射对蛋白质及D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损害。

    • 不同发酵条件下产甘油假丝酵母有机酸代谢的研究

      2001, 41(6).

      摘要 (653) HTML (0) PDF 0.00 Byte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甘油假丝酵母 (Candidaglycerolgenesis)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对丙三醇产品质量和产率均有影响。发现在发酵其它条件恒定 ,装液比和玉米浆浓度增加时 ,发酵液总酸是递增的。在装液比为 0 2和玉米浆浓度为 8g L时 ,丙酮酸和乳酸在细胞生长期可分别积累达 4 1g L和 1 0g L ,比正常发酵时增加 2倍以上 ,丙三醇产率也低 ;然而 ,装液比为 0 0 8和玉米浆浓度为 4g L时 ,丙酮酸和乳酸产生较低 ,丙三醇产率较高 ,但乙酸积累比供氧不足时高 ,可达 2 6g L。发酵过程中有机酸被细胞代谢 ,含量逐渐下降 ,如在初糖浓度为 1 0 0g L时 ,有机酸在细胞生长期积累至高峰后 ,丙三醇和有机酸随之均降低至较低含量 ,并且丙酮酸或乳酸可以转化为乙酸。此外 ,在外加一些添加剂时对其产生有机酸也有影响 ,如添加 1 %油酸和VB1时可以降低乙酸的积累 ,同时增加丙酮酸的含量 ,丙三醇产量也有所增加 ;而丙酮酸结构类似物氟代丙酮酸和亚硫酸盐促进乙酸的产生 ,使酮戊二酸合成减少 ,丙三醇产量约增加 2 0 %。

    • 微生物混合培养从D山梨醇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2001, 41(6).

      摘要 (882) HTML (0) PDF 0.00 Byte (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oxydans)SCB3 2 9以D 山梨醇为底物培养时可产生微量 2 酮基 L 古龙酸 ;而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sp .)SCB1 1 0能将D 山梨醇以较高效率转化为L 山梨糖 ,但不产 2 酮基 L 古龙酸。将两种微生物在以山梨醇为底物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 ,其代谢产物经分离提纯后进行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测定等 ,确定其主要的代谢产物是 2 酮基 L 古龙酸。

    • 纤维堆囊菌的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2001, 41(6).

      摘要 (641) HTML (0) PDF 0.00 Byte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纤维堆囊菌不同菌株不但表现细胞和子实体形态的差异 ,而且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也存在差异。纤维堆囊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不表现任何抑制活性 ,部分菌株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 ;但所有菌株对真菌和肿瘤细胞有广泛和强烈的抑制作用。薄层层析显示 ,纤维堆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组分较多 ,且大多数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真菌和肿瘤细胞的活性。在筛选中发现四株菌的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其中So3 3 1活性组分的薄层层析Rf 值与已知的EpothiloneA相似 ,而So81的则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堆囊菌是很好的筛选抗真核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资源。

    • 柠檬醛对黄曲霉质膜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2001, 41(6).

      摘要 (779) HTML (0) PDF 0.00 Byte (9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正常生长的黄曲霉对照 ,通过测定经柠檬醛毒化的菌丝体对还原糖和蛋白质利用率、[Na+ ,K+ ] ATPase分解ATP活性、细胞电解质渗出率、并结合扫描电镜和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法观察菌丝体细胞及孢子形态变化 ,结果表明经该醛MIC毒化后 ,菌丝体细胞及孢子表面疏松而粗糙 ;隘痕缩小并关闭 ;电导率增加 5 2 8% ;对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利用速率分别下降 6 1 5 %和 44 3 % ;孢子萌发率下降至 6 1 4% ;该醛能明显改变细胞质膜的分子结构 ,使其失去选择通透性而抑制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率。

    • 固定化乳酸乳球菌连续生产Nisin的研究

      2001, 41(6).

      摘要 (584) HTML (0) PDF 0.00 Byte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海藻酸钙为材料 ,固定乳酸乳球菌 (Lactococcuslactissubsp .lactis)SM5 2 6 ,研究不同条件对Nisin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 2 %海藻酸钠在 1 0mmol LCaCl2 条件下 ,得到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较好 ,可维持 90h无破裂 ;在发酵过程中SYS3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成分尤其磷酸盐对固定化颗粒有破坏作用 ;用mSYS3培养基代替SYS3 ,通过 72h三批次循环的半连续培养 ,Nisin活性为 85 0IU mL ,无明显的细胞渗漏现象。连续化生产 70h ,Nisin活性达 1 1 5 0IU mL ,相当于游离细胞的发酵水平。

    • 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的检测

      2001, 41(6).

      摘要 (804) HTML (0) PDF 0.00 Byte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检测了 2 5株迟缓爱德华菌 (Edwardasiellatarda ,Et)的胞外产物 (ECP) ,包括溶血素、胞外蛋白酶 (ECPase) ,并用Et强致病株JEL4的ECP抗血清作Dot ELISA检测各株Et的ECP ,同时对小鼠和剑尾鱼作致病性试验。试验表明 ,具动物致病性的菌株溶血素检测均为阳性 ,ECPase与致病性无关。JEL4ECP的Dot ELISA结果与动物致病性的符合率达 1 0 0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致病性Et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只需作简便的平板溶血试验和Dot ELISA ,即可检测Et的ECP ,无须作动物试验 ,从而简化了致病性Et的检测程序 ,为研制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 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菌群的研究

      2001, 41(6).

      摘要 (550) HTML (0) PDF 0.00 Byte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Intestinal flora of 47 Apriona germari(Hope) larvae,collected from fields,had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were Staphylococcus.Its viable count was 7.63±0.21,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100%.Meanwhile,a strain of cellulose-utilizing bacterium was isolated from the fore-midgut fluid of A.germari larvae with the cellulose-congo red agar medium.The bacterium was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Cellulomonas.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cellulolytic bacterium was 23.40%,and…

    • 纯培养条件下不同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能力

      2001, 41(6).

      摘要 (650) HTML (0) PDF 0.00 Byte (7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ferrihydrite,lepidocrocite,hematite,goethite and aluminum-substituted iron oxides were examined by iron-reducer GS-15 under anaerobic pure culture condi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rihydrite and lepidocrocite can be rapidly reduced by iron-reducer,and the percentage of microbial reduction are respectively 95.4% and 95.8% after 4 days incubation at 25℃.The other iron oxides like hematite,Al-hematite,goethite and Al-goethite are very difficult to reduce during short-term I…

    • 产β-葡聚糖酶菌种T199的选育及发酵条件

      2001, 41(6).

      摘要 (297) HTML (0) PDF 0.00 Byte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A mutant strain T199 producing about 8 times as much β-glucanase as its parent strain trichoderma kningii T3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ultraviolet light and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Fermentation was conducted in 250mL flask,each containing 30mL of medium consisted of 5% corn cob powder,3% wheat bran and 1.4% nitrogen source No.10 ((NH 4) 2SO 4 10%,Peptone 20%,Yeast extract 15%).The optima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as below:initial pH5.0,30℃,shaking speed 280r/min,and cultivation time 5d.En…

    •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代谢产物

      2001, 41(6).

      摘要 (735) HTML (0) PDF 0.00 Byte (1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概况

      2001, 41(6).

      摘要 (449) HTML (0) PDF 0.00 Byte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海藻多糖降解酶的性质和作用机理

      2001, 41(6).

      摘要 (681) HTML (0) PDF 0.00 Byte (1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