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报

  • 2006年第4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新疆两盐湖可培养嗜盐古菌多样性研究

      2006, 46(2).

      摘要 (548) HTML (0) PDF 0.00 Byte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新疆地区艾比盐湖和艾丁盐湖卤水及泥土样品中分离到86株嗜盐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自艾比湖的嗜盐古菌分别属于Haloarcula、Halobacterium、Halorubrum、Haloterrigena、Natrinema 和Natronorubrum 6个属的11个分类单元,而分离自艾丁湖的嗜盐古菌分别属于Haloarcula、Halobiforma、Halorubrum、 Haloterrigena、Natrialba、Natrinema 6个属的8个分类单元,这一结果表明艾比湖可培养嗜盐古菌生物多样性稍高于艾丁湖。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代表菌株ABH15应为Natronorubrum属的中性嗜盐古菌新种,代表菌株ABH07、 ABH12、ABH17、ABH19、ABH51和AD30可能是Halobacterium、Halorubrum、Haloterrigena、Haloarcula的新成员。

    • 新疆两盐湖可培养嗜盐古菌多样性研究

      2006, 46(2).

      摘要 (936) HTML (0) PDF 0.00 Byte (2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新疆地区艾比盐湖和艾丁盐湖卤水及泥土样品中分离到86株嗜盐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自艾比湖的嗜盐古菌分别属于Haloarcula、Halobacterium、Halorubrum、Haloterrigena、Natrinema 和Natronorubrum 6个属的11个分类单元,而分离自艾丁湖的嗜盐古菌分别属于Haloarcula、Halobiforma、Halorubrum、 Haloterrigena、Natrialba、Natrinema 6个属的8个分类单元,这一结果表明艾比湖可培养嗜盐古菌生物多样性稍高于艾丁湖。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代表菌株ABH15应为Natronorubrum属的中性嗜盐古菌新种,代表菌株ABH07、 ABH12、ABH17、ABH19、ABH51和AD30可能是Halobacterium、Halorubrum、Haloterrigena、Haloarcula的新成员。

    • 北极太平洋扇区海洋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系统发育分析

      2006, 46(2).

      摘要 (1065) HTML (0) PDF 0.00 Byte (2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北极太平洋扇区3个不同深度的海洋沉积物样品,采用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沉积物样品不同层次的DGGE电泳图谱不完全相同。从3个沉积物样品中共获得50条序列,大部分序列与从海洋环境尤其海洋沉积物获得的细菌16S rDNA 序列相似性较高(88%~100%),归属于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的gamma亚群、alpha亚群、beta亚群、epsilon亚群、delta亚群,Cytophaga_Flavobacterium_Bacteroides (CFB)群细菌和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等系统分类群,其中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的gamma亚群为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类群。

    • 北极高维度海域海冰嗜冷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及其低温水解酶分析

      2006, 46(2).

      摘要 (869) HTML (0) PDF 0.00 Byte (2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样品直接稀释涂布平板、-1℃富集培养和-20℃冷冻24h后富集培养等3种方法,从北极加拿大海盆和格陵兰海的高纬度海域(77°30′N~81°12′N)海冰中分离到37株嗜冷菌。根据其16S rDNA全长序列所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菌株分属于γ_变形细菌群(γ_Proteobacteria)的Colwellia、Marinobacter、Shewanella、Thalassomonas、Glaciecola、Marinomonas、Pseudoalteromonas和嗜纤维菌_曲挠杆菌_拟杆菌群(Cytophaga_Flexibacter_Bacteroide,CFB)的Flavobacterium、Psychroflexus等9个属。其中有9株菌的16S rDNA序列与已明确鉴定种的相似性在93.4%~96.9%,为潜在的新种。北极加拿大海盆海冰细菌BSi20002与南极威德尔海海冰细菌Marinobacter sp. ANT8277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100%,表明在种水平上南、北两极也存在相同的细菌。分离的嗜冷菌在4℃条件下能产生多种大分子物质水解酶类,其中62.6%、51.4%和40.5%的菌株分别能水解Tween_80、明胶和淀粉。

    • 盐碱环境放线菌多样性研究

      2006, 46(2).

      摘要 (1059) HTML (0) PDF 0.00 Byte (2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极端环境;放线菌多样性

    • 嗜盐古菌R1中与真核同源基因rad25启动子的序列分析和启动活性研究

      2006, 46(2).

      摘要 (873) HTML (0) PDF 0.00 Byte (1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盐生盐杆菌(Halobacterium halobium) R1中分析了真核同源基因rad25的转录,分析了rad25同源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序列特征,用β_半乳糖苷酶基因(bgaH) 为报告基因,利用启动子探针检测技术验证了rad25同源基因启动子片段在嗜盐古生菌WFD11中的启动功能;缺失分析进一步确认了rad25同源基因启动子具有嗜盐古菌启动子典型特征。从启动子和转录水平上证明盐生盐杆菌R1中真核同源基因rad25存在生物学功能,推测其可能在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起作用。

    • 嗜盐古菌启动子DNA片段的功能检测

      2006, 46(2).

      摘要 (1178) HTML (0) PDF 0.00 Byte (1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来源于嗜盐古菌染色体DNA的启动子片段RM07或RM13插入到启动子探针载体pYLZ_2的报告基因lacZ之前,通过β_半乳糖苷酶酶活性的检测,进一步确证RM07和RM13片段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启动功能。同时用微量热技术检测了大肠杆菌DH5α及其重组菌株在LB培养基中37℃生长过程的热输出功率。T2(pYLZ_2)、TE07(pYL726)、TE07_2(pYL702)、TE131(pYL131)和TE132(pYL132)菌株的生长速率分别比大肠杆菌DH5α降低了6.5%、11%、41.1%、47.5%和42.7%。当启动子启动了基因表达时,菌株的生长速率显著降低,热力学参数与酶活性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微量热结果表明基因的表达比质粒DNA的复制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对细菌的生理代谢有较大改变。微量热技术为检测基因的表达和转录调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耐辐射球菌recQ双突变株的构建及逆境分析

      2006, 46(2).

      摘要 (1034) HTML (0) PDF 0.00 Byte (1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cQ解螺旋酶是生物有机体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SF1超级家族解螺旋酶的一个亚族,它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耐辐射球菌野生型菌株R1有两个具有特殊结构的解螺旋酶DR1289和DR2444,运用PCR突变法克隆具有自身groEL启动子、KAT启动子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氯霉素抗性基因融合的DNA片段反向重组到基因组中,首次构建并鉴定了卡那霉素抗性完全突变株ΔDR1289,氯霉素抗性完全突变株ΔDR2444,双突变株ΔrecQ。辐射条件下和H2O 2氧化压力下突变株生存率结果表明:ΔDR2444与R1存活率趋势线基本一致,而ΔDR1289和ΔrecQ双突变株较为敏感。根据上述结果推测,DR1289是一个对R1保持极端抗性的必须基因,而DR2444则是极端抗性的非必须基因。

    • 耐辐射奇球菌crtI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2006, 46(2).

      摘要 (699) HTML (0) PDF 0.00 Byte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PCR方法和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对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控制色素合成的关键基因——crtI 进行缺失突变,成功获得红色色素缺失突变株M61。对突变株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电离辐射(IR)和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处理,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R1相比,突变株M61对电离辐射的抗性降低;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明显上升,在高浓度H2O2条件下表现异常敏感。HPLC分析结果显示,crtI 基因的完全缺失对色素合成途径产生重要影响,导致番茄红素和其他红色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被抑制。证明crtI 基因是耐辐射奇球菌中控制红色类胡萝卜素合成的一个关键基因。为阐明耐辐射奇球菌中类胡萝卜素参与的抗辐射和抗氧化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类胡萝卜素在耐辐射奇球菌中的合成途径及功能提供了思路。

    •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omp1基因多态性研究

      2006, 46(2).

      摘要 (721) HTML (0) PDF 0.00 Byte (1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中国不同城市收集疑为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泌尿生殖道标本323份,巢式PCR扩增Ct omp1基因片段(包括4个变异区),测定其中96份阳性标本omp1基因序列,根据同源性分型并分析其多态位点;根据氨基酸序列,用Mega 3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临床株与相应参考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从96份沙眼衣原体阳性标本中,检出28种基因变体,其中E型最常见;同时发现Ct E、F型omp1基因高度保守,而其它基因型都显示一定的变异性。进化树分析发现,各临床株与相应参考株之间遗传距离较近。实验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omp1基因呈现较大的多态性,可为其疫苗的研制及感染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 XJs1侵染性cDNA克隆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

      2006, 46(2).

      摘要 (692) HTML (0) PDF 0.00 Byte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RT_PCR的方法,获得了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 XJs1的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 pMSC20。序列分析显示,XJs1全长384nt(GenBank 登录号:DQ070748), 比较XJs1与具有代表性的CMV卫星RNA的序列结构表明,在XJs1核苷酸序列的325nt~350nt间,具有典型的坏死型卫星RNA保守序列。通过体外转录, 将XJs1与不含卫星RNA的辅助病毒分离物CMV_AH组合接种普通烟和心叶烟并进行检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XJs1为一致弱卫星RNA。

    •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制备FMDV聚蛋白编码基因重组腺病毒

      2006, 46(2).

      摘要 (632) HTML (0) PDF 0.00 Byte (10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MD18_T/PP中扩增出FMDV的聚蛋白 (PP)编码基因,再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中,形成重组穿梭质粒rpAd_CMV/PP;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载体通过在大肠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rpAd/PP。将腺病毒载体线性化后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从而获得含有口蹄疫病毒PP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倒置显微镜观测,可见明显的细胞病变,利用荧光显微镜可观测到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在电镜下观察到FMDV的空衣壳。结果证明已成功获得了含有口蹄疫病毒PP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PP,并成功表达组装FMDV空衣壳,为FMDV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新城疫病毒HN和F基因遗传变异相关性的研究

      2006, 46(2).

      摘要 (963) HTML (0) PDF 0.00 Byte (1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国内1999~2005年发生的NDV毒株,经CEF蚀斑纯化和SPF鸡胚增殖,对其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具有F和HN基因的NDV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不同毒株的F或HN基因片段和全长、F和HN基因全长分别进行遗传变异的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8.0进行同源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NDV毒株F或HN基因片段与其全长之间,核甘酸r≥0.973,氨基酸:0.911≤r≤0.968,遗传变异高度相关,但F与HN基因全长之间核甘酸的遗传变异呈现弱相关(r=0.312)。国内NDV野毒株之间HN核甘酸高度同源(同源率97%以上),而与La Sota同源率仅为79.2%~80.7%,且显示出明显的地域性。

    • 厌氧细菌Acetanaerobacterium elongatum从葡萄糖的产氢特性研究

      2006, 46(2).

      摘要 (868) HTML (0) PDF 0.00 Byte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影响厌氧发酵产氢细菌Acetanaerobacterium elongatum Z7产氢效率的因素,采用生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型发酵菌A. elongatum Z7的最适产氢温度为37℃, 最适产氢的起始pH为8.0。该菌发酵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产氢的能力较强,氢气产率分别为1.55mol H2/mol葡萄糖和1.50mol H2/mol阿拉伯糖。酵母粉是菌株Z7生长和产氢所必须的生长因子;pH影响菌株的生长和葡萄糖利用率;氢压则影响电子流的分配,从而改变代谢产物乙酸和乙醇的比例;当产氢菌与甲烷菌共培养以维持发酵体系低的氢压时,可使氢的理论产量提高约4倍;培养基中乙酸钠浓度> 60mmol/L明显抑制产氢。另外,一个只利用蛋白类物质的细菌能够促进菌株Z7对葡萄糖的利用,进而提供氢产量,为生物制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 PprI和RecX蛋白对耐辐射奇球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2006, 46(2).

      摘要 (833) HTML (0) PDF 0.00 Byte (3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基因突变、化学发光法和酶活性分析研究了耐辐射奇球菌中与辐射抗性密切相关的基因pprI(Dr0167)和recX(Dr1310)突变对菌体活性氧清除作用的影响,分析了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缺失pprI的突变株对活性氧自由基氧化异常敏感,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与之相反,RecX 对菌体活性氧清除作用表现为一种“负”的影响,即缺失recX的突变株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反而增强了,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性明显增加。表明这两个基因与抗氧化系统的调控有关。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抗氧化机制提供了一些思路。

    • 腾冲嗜热厌氧菌葡萄糖激酶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和催化活性

      2006, 46(2).

      摘要 (566) HTML (0) PDF 0.00 Byte (1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尽管在腾冲嗜热厌氧菌的基因组注释中缺乏葡萄糖激酶 (Glucokinase, GLK) (EC 2.7.1.2),但是该菌的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表明,TTE0090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葡萄糖激酶。利用体外克隆表达的方法,表达了重组TTE0090;此蛋白质不仅具备使葡萄糖磷酸化的催化活性,同时在高温下也能参与反应。采用Western blot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进一步检验了TTE0090在腾冲嗜热厌氧菌体内的蛋白质表达及其催化活性,发现体内TTE0090蛋白表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酶比活力却与生长温度呈正相关。这可能预示不同温度下腾冲嗜热厌氧菌中的糖酵解途径的催化通量是相对恒定的。实验数据均表明,TTE0090是存在于腾冲嗜热厌氧菌中的一种新型的葡萄糖激酶。TTE0090基因和其蛋白产物的研究工作,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嗜热菌的温度适应性以及它们的生存机理的了解。

    • 腾冲嗜热厌氧菌6-磷酸果糖激酶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2006, 46(2).

      摘要 (517) HTML (0) PDF 0.00 Byte (1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6_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一个关键酶。基于腾冲嗜热厌氧菌基因组中的注释,基因TTE1816可能是PFK的一种,但是,它是否确有生物活性还必须有实验数据的支持。腾冲嗜热厌氧菌在最适温度培养后,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采用双向电泳将可溶性蛋白质分离,然后运用质谱鉴定若干染色斑点。实验表明,TTE1816在高温条件下能够表达蛋白质。将TTE1816基因体外克隆至细菌表达载体,并在BL_21大肠杆菌中表达为可溶性蛋白。酶动力学实验表明,重组蛋白TTE1816具有PFK的催化活性,最适反应温度在60℃。它还能够催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6_磷酸葡萄糖的磷酸化反应。另外,在高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条件下,TTE1816还表现果糖二磷酸酶的特性。结果证明,TTE1816是腾冲嗜热厌氧菌中PFK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 极端嗜热古菌Pyrococcus horikoshii几丁二糖脱乙酰酶的克隆、表达及性质研究

      2006, 46(2).

      摘要 (699) HTML (0) PDF 0.00 Byte (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PCR扩增技术从极端嗜热古菌Pyrococcus horikoshii 中得到预测为几丁二糖脱乙酰酶的基因(Dacph,PH0499),将其克隆入表达质粒pET15b,并在E.coliBL21_codonPlus(DE3)_RIL中表达获得可溶的Dacph重组蛋白(31.6kDa),TLC分析证明Dacph能够脱去N_乙酰氨基葡萄糖及几丁二糖的一个乙酰基,并与氨基葡萄糖苷酶(BglAPh)共同作用水解几丁二糖生成氨基葡萄糖,从而被命名为一种几丁二糖脱乙酰酶。与Pyrococcus horikoshii中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等共同作用,Dacph可能在嗜热球古菌独特的几丁质降解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 嗜热酯酶APE1547催化活性的定向进化研究

      2006, 46(2).

      摘要 (740) HTML (0) PDF 0.00 Byte (1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来源于嗜热古菌Aeropyrum pernix的酯酶(APE1547)催化活性进行定向进化研究。利用APE1547特殊的稳定性,建立了准确的高通量高温酯酶筛选方法。对第一代随机突变库筛选获得了催化活性较野生型提高15倍的突变体M010,序列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突变为R526S。从第二代突变库中筛选出的总活力提高58倍突变体M020,突变位点为R526S/E88G/A200T/I519L,其比活力与M010一致,但表达量比野生型提高约4倍。对M020酶学性质表征发现,其最适pH为8.5,比野生型向碱性偏移0.5;活性中心残基酸性基团的解离常数(pK1)由野生型的7.0提高至7.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突变位点R526距离活性中心较近,将其突变为Ser降低了活性中心的极性,抑制了催化残基His的解离,使酸性基团的解离常数升高。

    • 嗜碱菌Alkalimonas amylolytica N10在不同pH条件下的膜蛋白差异表达研究

      2006, 46(2).

      摘要 (651) HTML (0) PDF 0.00 Byte (1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嗜碱菌的嗜碱机制,对一株新型专性嗜碱菌(Alkalimonas amylolytica N10)在不同pH条件下的差异膜蛋白质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3种pH条件下(pH值分别为84、94和104)培养的该菌的膜蛋白,通过8%~20%的梯度SDSPAGE进行分离。经胶图图像和统计计算,7条电泳条带的相对染色强度随培养液的pH值变化而改变,其中仅有一条条带强度随pH值增高而增加。这些条带经胰蛋白酶胶内消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共鉴定出了12种蛋白质。其中4种膜蛋白已有报道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pH稳态的保持,其他几种蛋白则是首次发现其表达水平与生活环境的pH变化可能相关。

    • 腾冲嗜热厌氧菌热休克蛋白60及其基因表达的热激动态变化分析

      2006, 46(2).

      摘要 (531) HTML (0) PDF 0.00 Byte (1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热休克蛋白60(HSP60)是细菌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伴侣,其可以协助蛋白质或肽链的正确折叠和构型,防止变性和降解。基于本实验室的早期观察,腾冲嗜热厌氧菌的HSP60是一个典型的温度相关蛋白质,在80℃的表达水平最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嗜热菌应急的分子机制,继续进行了在热激后HSP60基因表达的动态研究。将最适温度(75℃)下培养的腾冲嗜热厌氧菌迅速地转移至80℃继续培养,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分别取样,并通过双向电泳、Western blot和Real_time PCR等方法,分析了HSP60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量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在80℃热处理4h内的短期应急过程中,HSP60蛋白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它的mRNA水平则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一个非对称性的峰形变化。HSP60的mRNA和蛋白质的对温度的应答快慢程度是不同的。HSP60的mRNA水平的显著变化在1h内便可观察到,而蛋白质水平的显著改变要延迟3h左右。此外,HSP60的mRNA和蛋白质对温度的应答量变大小也是不同的。

    • 红球菌Rhodococcus sp. DS-3 dsz-ABC基因和dsz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2006, 46(2).

      摘要 (1161) HTML (0) PDF 0.00 Byte (1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微生物脱硫的4S途径需要4个酶(DszA, DszB, DszC and DszD)参与催化。其中DBT单加氧酶(DszC or DBTMO)和DBT砜单加氧酶(DszA or DBTO2MO)都是黄素依赖型氧化酶,它们的催化反应需要菌体中还原型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2), FMNH2由辅酶黄素还原酶(DszD)再生。因此,共表达DszA, DszB, DszC 和 DszD可以提高整个脱硫途径的速率。构建了两个不相容性表达载体pBADD和paN2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4个脱硫酶基因的共表达。DszA, DszB, DszC和DszD的可溶性蛋白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质的7.6%, 3.5%,3.1%和18%。共表达时的脱硫活性是单独用paN2表达时的5.4倍,并对工程菌休止细胞脱除模拟柴油中DBT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 一个新的高温产氢菌及产氢特性的研究

      2006, 46(2).

      摘要 (727) HTML (0) PDF 0.00 Byte (17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Hungate滚管技术从西藏山南地区热泉淤泥中分离到一株高温产氢的厌氧发酵细菌T42。菌株T42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但KOH裂解试验证实其为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大小为0.7μm~0.9μm ×3.2μm~7μm,不运动,不产芽孢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32℃~69℃,最适生长温度为60℃~62℃,生长pH范围为5.0~8.8,最适生长pH为7.0~7.5,代时30min。有机氮源是T42菌株的必需生长因子。菌株T42利用淀粉、纤维二糖、蔗糖、麦芽糖、糊精、果糖、糖原和海藻糖等底物生长并发酵产氢,发酵葡萄糖的终产物为乙酸、乙醇、H2和CO2。G+C含量为31.2mol%。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T42与Thermobrachium celere和Caloramator indicus位于同一分支,生理生化特征也表明菌株T42应是Thermobrachium属的一个新菌株,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AS1.5039。菌株T42的最佳产氢初始pH为7.2,最佳产氢温度为62℃,其氢转化率为106mol H2/mol葡萄糖,最大产氢速率为240mmol H2/gDW/h。20mmol/L的Mg2+和2mmol/L的Fe2+可分别提高菌株T42的产氢量20%和23.3%,而Ni2+对其产氢无明显的作用。当菌株T42和热自养甲烷热杆菌(Methanothermobacter thermautotrophicus)Z245共培养时,由于降低了氢分压,使其葡萄糖利用率和氢产量分别提高1倍和2.8倍,发酵产物乙酸和乙醇的比例也从1提高到1.7。

    • 家蚕肠道细菌群体调查与分析

      2006, 46(2).

      摘要 (953) HTML (0) PDF 0.00 Byte (2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环境微生物中绝大部分是无法获得纯培养的。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家蚕肠道的细菌群体结构,研究采用了非培养法和传统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非培养法是先直接提取家蚕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建立16S rDNA文库;再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可能不同细菌来源的克隆,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推测它们可能代表的细菌种属,以及对家蚕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家蚕肠道中的细菌主要是节杆菌属、乳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芽胞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它们在家蚕消化利用桑叶和疾病预防中可能有着重要意义。非培养法和培养法均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 柑桔溃疡病生防细菌Bt8的研究

      2006, 46(2).

      摘要 (674) HTML (0) PDF 0.00 Byte (1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柑桔溃疡病是中国柑桔的重要病害。从南宁柑桔园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柑桔溃疡病菌具有强抑制力的细菌Bt8。根据Bt8菌株的形态、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将其鉴定为鲍氏不动杆菌。Bt8菌株的抑菌效果受温度、pH及培养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将该细菌悬浮液喷施到柑桔叶片上,获得了55.2%的病斑抑制效果。研究结果揭示了鲍氏不动杆菌在柑桔溃疡病田间防治上的潜能。

    • 重组虎源H5N1流感病毒HA基因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与实验免疫研究

      2006, 46(2).

      摘要 (838) HTML (0) PDF 0.00 Byte (1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H5N1流感病毒可以对虎和猫产生致死性感染,为研制可用于预防猫科动物流感的新型疫苗,构建了重组虎源H5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犬2型腺病毒。将A/Tiger/Harbin/01/2003(H5N1)的HA基因克隆入pVAX1载体中,然后将含有HA基因的表达盒(CMV+HA+PolyA)克隆入pVAXΔE3的SSPⅠ酶切缺失处,获得含有HA表达盒的穿梭载体pΔEHA。用SalⅠ+NruⅠ分别对pΔEHA和pPoly2CAV2进行双酶切,将含有HA表达盒的SalⅠ+NruⅠ片段克隆入pPoly2CAV2,获得了在E3区缺失处插入HA表达盒的重组质粒pCAV2/HA。释放CAV2/HA重组基因组转染MDCK细胞,获得了重组活病毒CAV2/HA,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表达产物可被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3A13所识别。使用该重组病毒免疫猫可以产生效价为1∶8~1∶16的抗H5亚型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

    •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第263~277位核苷酸缺失提高病毒对鸡的致病力

      2006, 46(2).

      摘要 (772) HTML (0) PDF 0.00 Byte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基因的第263~277位发生15个碱基缺失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构建H5N1 A/D/SD/04株HA、NA、NS的全基因表达/转录载体,以及NS的删除突变载体(m248),A/D/YZ/04株的NS基因表达/转录载体(848)和其补加15个核苷酸的NS突变载体(m848)。构建的载体分别与编码WSN(H1N1)内部基因载体进行组合转染,拯救获得4个具不同NS的重组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RWSN848和RWSNm248在263~277位缺失15个碱基,RWSNm848和RWSN248则在相同位置不发生缺失。4个重组病毒的平均鸡胚繁殖效价(HA)、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均无显著差异;但RWSN848和RWSNm248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力明显高于RWSNm848和RWSN248。结果说明H5N1的NS基因在263~277位核苷酸发生缺失后,不影响重组H5N1在鸡胚中的繁殖性能,但提高了病毒对鸡的致病力

    • 离子束注入提高Trichosporon lactis T立体拆分布洛芬水平的研究

      2006, 46(2).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1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可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的菌株Trichosporon lactis T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能量30KeV,剂量1×1015~5×1015ions/cm2的低能N+注入,筛选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活性高的诱变株。菌株T.lactis T,在4×1015 ions/cm2的诱变剂量下突变率最高,正向和负向突变率分别达32.9%和37.1%,因此选定该剂量为T. lactis T的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经离子束诱变,通过初筛和复筛,共筛选到7株水解布洛芬乙酯的高产菌株,其中诱变株K1培养24h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T高50%,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将菌株K1和出发菌株T培养24h,分别加入布洛芬乙酯水解24h,二者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旋光度均为+54.1°,对映体过量值ee%均为98%,K1菌株水解的产量达6.96g/L,而出发株仅为4.24g/L。

    • 离子束注入提高Trichosporon lactis T立体拆分布洛芬水平的研究

      2006, 46(2).

      摘要 (349) HTML (0) PDF 0.00 Byte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可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的菌株Trichosporon lactis T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能量30KeV,剂量1×1015~5×1015ions/cm2的低能N+注入,筛选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活性高的诱变株。菌株T.lactis T,在4×1015 ions/cm2的诱变剂量下突变率最高,正向和负向突变率分别达32.9%和37.1%,因此选定该剂量为T. lactis T的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经离子束诱变,通过初筛和复筛,共筛选到7株水解布洛芬乙酯的高产菌株,其中诱变株K1培养24h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T高50%,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将菌株K1和出发菌株T培养24h,分别加入布洛芬乙酯水解24h,二者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旋光度均为+54.1°,对映体过量值ee%均为98%,K1菌株水解的产量达6.96g/L,而出发株仅为4.24g/L。

    •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kefir粒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2006, 46(2).

      摘要 (1515) HTML (0) PDF 0.00 Byte (2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开菲尔(Kefir)粒为材料,经过DNA抽提和16S rDNA V3区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并切割电泳条带进行序列测定,并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比较,对Kefir粒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GGE 图谱中可检测到的8条带的 16S rDNA 基因序列中有7个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登录的相关序列的相似性大于98%,余下的1个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也大于96%。相似性大于98%的7个克隆中,有3个属于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2个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其它2个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首次报道了鞘氨醇杆菌作为优势菌群存在开菲尔Kefir粒中。

    • 不同异源启动子与MDV gB启动子及其复合启动子的活性比较

      2006, 46(2).

      摘要 (600) HTML (0) PDF 0.00 Byte (1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选择适宜的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以改善马立克氏病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将hCMV立即早期启动子及增强子、SV40早晚期启动子及增强子或hCMV立即早期增强子的部分序列分别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自身的囊膜糖蛋白B基因(gB)启动子核心部分在体外杂合,分别构建复合启动子PhCMVgB、P SVgB或PengB;将这些启动子与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相连,构建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以上质粒与内标质粒(pSVβLacZ)共转染鸡胚成纤维次代细胞,于转染后48h,将细胞刮下来,利用荧光素酶测定试剂盒和β半乳糖苷酶测定试剂盒分别测定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通过荧光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比值获得虫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利用虫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进行启动子的活性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启动子相对马立克氏病病毒自身的gB启动子,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复合启动子PhCMVgB的活性最高,而复合启动子PSVgB和PengB的活性相当;但与商业强启动子相比,复合启动子活性要弱一些或相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复合启动子既具有gB启动子的一些特性,又有商业强启动子的一些特性,为以马立克氏病毒为载体的新兴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嗜盐菌素HalC8基因簇克隆与分析

      2006, 46(2).

      摘要 (483) HTML (0) PDF 0.00 Byte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基因组部分文库及锚定PCR技术,克隆了嗜盐菌素HalC8编码基因及其上下游可能的相关基因共约93kb的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已知序列至少含有6个ORF,包括上游编码跨膜蛋白的halU基因、编码可能的调节蛋白的halR基因,编码嗜盐菌素HalC8及其免疫蛋白HalⅠ的proC8基因、以及位于proC8基因下游的编码可能的转运蛋白的halT1, halT2和 halT3基因。这是国际上首次对嗜盐菌素基因簇可能的相关基因的克隆。

    • Ssh10b2与其同源蛋白Ssh10b在细胞含量及固定DNA超螺旋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2006, 46(2).

      摘要 (541) HTML (0) PDF 0.00 Byte (8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极端嗜热古菌——芝田硫化叶菌(Sulfolobus shibatae)基因组含一对亲缘关系较远的同源基因, ssh10b和ssh10b2。这对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Ssh10b和Ssh10b2)属于古菌Sac10b DNA结合蛋白家族。 关于Ssh10b以及与其极为相似的硫矿硫化叶菌(S. solfataricus)Sso10b、嗜酸热硫化叶菌(S. acidocaldarius)Sac10b蛋白已有较多研究, 推测这些蛋白可能在染色体组织和包装、DNA重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起作用。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ssh10b2基因, 纯化了重组Ssh10b2蛋白。 免疫印迹定量分析表明, ssh10b2在芝田硫化叶菌中有表达, 但其细胞含量仅相当于Ssh10b的约十分之一。重组Ssh10b2对双链DNA的亲和力低于Ssh10b。此外, Ssh10b2和Ssh10b在与双链DNA结合时表现出相似的凝胶阻滞模式。有意思的是, Ssh10b2固定DNA负超螺旋的能力明显低于Ssh10b。这些结果提示, Ssh10b和Ssh10b2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 轮状病毒NASBA检测研究

      2006, 46(2).

      摘要 (833) HTML (0) PDF 0.00 Byte (1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性胃肠炎暴发的重要病因。以患者粪便为样抽提轮状病毒RNA,在轮状病毒VP7高保守基因区段上设计引物,运用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NASBA)法进行检测,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Northern杂交验证。NASBA预期的特异性产物为392bp,并在仅以目标核酸为模板或在浓度高达1μg/μL的非特异性核酸存在的混合模板中,均有清晰的目标带产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特异性。其灵敏度和RTPCR相同甚至更高,可检测到50pg的核酸,并且当反应时间为3h时检测灵敏度最高。NASBA法扩增效率高、灵敏度高、快速易操作,尤其适用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 应用DGGE研究微生物群落时的常见问题分析

      2006, 46(2).

      摘要 (1042) HTML (0) PDF 0.00 Byte (3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通过核酸片段对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可以监测未培养细菌及其功能基因,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并成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论述了DGGE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全面分析了样品预处理过程和PCR扩增效果对DGGE分析的影响,探讨了DGGE图谱的优化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并对DGGE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 973项目“极端微生物及其功能利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进展

      2006, 46(2).

      摘要 (620) HTML (0) PDF 0.00 Byte (1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