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8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小型综述
    • 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童村

      2008, 48(10).

      摘要 (908) HTML (0) PDF 284.51 K (2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分类和进化
    • 长白山温泉无氧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2008, 48(10):1285-1289.

      摘要 (1161) HTML (0) PDF 516.48 K (1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长白山温泉中嗜热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方法】采用橄榄油富集培养基,稀释平板涂布法对长白山温泉样品进行分离得到一株嗜热菌CBS-5;在电子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和芽孢;应用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G+ C)mol%含量等方法对菌株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菌株CBS-5为革兰氏阳性菌,无鞭毛,产端生芽孢,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pH7.7左右,能以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具有酯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卡那霉素、红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等抗生素均无抗性。Tm法测定该菌的(G+C)mol%含量为41.9%。脂肪酸成分分析表明在CBS-5中iso-15:0的含量最高,为24.20%,与无氧芽孢杆菌属成员一致。以该菌的16S rDNA 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该菌与无氧芽孢杆菌属各种之间的同源性在95.1%-98.5%之间。【结论】菌株CBS-5(=JCM 15484)是一株嗜热无氧芽孢杆菌,具有产酶活性,对于研究和开发化工、食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业用酶具有重要价值。

    • 近年来华东地区家鸭中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分布

      2008, 48(10):1290-1294.

      摘要 (1315) HTML (0) PDF 408.70 K (1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近年来华东地区家鸭中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02-2006年分离自华东地区家鸭的180株禽流感病毒的HA亚型和其中88株禽流感病毒的NA亚型分别进行了测定。 【结果】近年来华东地区家鸭中至少存在9种HA亚型和6种 NA亚型组成的H1N1, H3N1,H3N2,H3N8,H4N6,H5N1,H5N2,H6N2,H6N8,H8N4,H9N2,H10N3,H11N2 共13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结论】华东地区家鸭中有多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分布,应加强家鸭禽流感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 >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 游动双孢菌线型质粒pPR2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2008, 48(10):1295-1300.

      摘要 (1098) HTML (0) PDF 0.00 Byte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获得游动双孢菌线型质粒pPR2的全序列,并揭示新型的端粒复制蛋白和可能的中间复制位点。【方法】用分段克隆的方法和序列拼接获得pPR2的全序列,利用软件分析端粒DNA的二级结构和可能的端粒复制蛋白,利用链霉菌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检测可能的中间复制的位点。【结果】pPR2全长为15520 bp,(G+C)含量为68.1%。其端粒末端反向重复序列的长度为329 bp,不能像多数链霉菌的线型质粒那样能形成保守的“折返”的二级结构。pPR2虽然没有参与链霉菌端粒复制的保守的tap/tpg基因,但是pPR2.3c基因编码了一个双结构域蛋白,分别同链霉菌的端粒复制相关蛋白Tap和嗜血杆菌的解旋酶具有相似性。pPR2缺少典型的链霉菌重复序列-复制基因(iteron-rep)区段,将几乎覆盖全长pPR2的两段DNA进行克隆后,不能转化变铅青链霉菌。此外,pPR2基因还编码可能参与线型DNA复制的调控的单链结合蛋白(SSB)和与放线菌质粒接合转移相关的主要蛋白(Tra)。【结论】pPR2是链霉菌之外的放线菌中最小的线型质粒,其序列在游动双孢菌属的线型质粒中是首次报道。pPR2可能具有新型的端粒复制的机制,其中pPR2.2c和pPR2.3c编码可能的端粒复制蛋白。

    • 酵母海藻糖酶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耐性

      2008, 48(10):1301-1307.

      摘要 (1148) HTML (0) PDF 718.32 K (1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酵母海藻糖酶缺失突变株,并进行耐性分析,进一步研究海藻糖与酵母耐性之间的关系,为商业生产打下一定的基础。【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了编码酸性海藻糖酶的ATH1基因和中性海藻糖酶的NTH1基因,构建了酸性海藻糖酶缺失突变株(Δath1)、中性海藻糖酶缺失突变株(Δnth1)和双缺失突变株(Δath1Δnth1),并进行了耐性分析。【结果】结合PCR和Southern blot的结果,验证了突变株构建的正确。所有突变株的海藻糖积累量和细胞密度均高于亲本,冷冻、高温、高糖和酒精耐性提高了。【结论】说明海藻糖含量与酵母耐性有一定的相关性。突变株耐性的改善,表明它们在酿造和烘焙产业中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 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 CTAR3缺失突变体的构建与功能分析

      2008, 48(10):1308-1313.

      摘要 (1090) HTML (0) PDF 696.10 K (1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LMP1)促细胞转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重组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对应密码子缺失突变体(LMP1△232-351),将突变型LMP1△232-351和野生型LMP1(LMP1WT)分别导入永生化的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同时,构建含JAK3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GL-2/JAK3-LUC),将LMP1△232-351与LMP1WT分别与含有JAK3启动子序列或NF-kB结合序列启动子的荧光酶表达质粒共转染293细胞(用pLNSX质粒作对照),比较二者活化JAK3启动子或转录因子NF-kB的功能。【结果】(1)LMP1△232-351促NP69细胞转化的能力较LMP1WT显著降低(n=3,p<0.01)。(2)LMP1WT能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活化JAK3启动子,而LMP1△232-351上调能力几乎丧失。【结论】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是LMP1的重要活性部位之一,其促细胞转化的作用与JAK3蛋白表达调节有关。

    • >生理和代谢
    •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2008, 48(10):1314-1318.

      摘要 (967) HTML (0) PDF 572.37 K (1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 1128中克隆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从而研究该基因在Sinorhizobium sp. 1128群体感应系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以及分子克隆的方法,从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 1128中克隆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C18反相薄层层析(TLC)的方法研究该基因的特性;通过中间片段融合的方法缺失该基因,并通过结瘤实验研究该基因对Sinorhizobium sp. 1128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以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 WSM419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Smed_1560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在Sinorhizobium sp. 1128中寻找到一新的自体诱导物合成基因,命名为traI2。该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a中表达后能产生两种自体诱导物分子。在Sinorhizobium sp.1128中将该基因缺失,自体诱导物活性下降;回复突变后,自体诱导物活性得到恢复,结瘤实验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影响根瘤菌的结瘤效率。【结论】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 1128群体感应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交互系统,它对结瘤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不同培养基对酒酒球菌SD-2a存活率及膜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2008, 48(10):1319-1323.

      摘要 (1011) HTML (0) PDF 432.59 K (1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获得高效的葡萄酒乳酸菌发酵剂,本文研究了3种具有不同pH缓冲能力的培养基对酒酒球菌接种存活率、冻干存活率及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菌体的接种存活率、冻干存活率;并采用GC/MS 色谱方法测定收获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没有添加苹果酸的ATB培养基,其pH缓冲能力弱。分别与FMATB和MATB培养基相比,ATB培养基培养获得的菌体,其接种模拟酒培养基后的存活率提高了20.3%和40.2%,其冷冻干燥存活率提高了48.5%和68.3%,其细胞膜中C19cyc11的相对含量提高了10.0%和36.8%,其细胞膜U/S值提高了20.4%和45.2%。【结论】本文推测ATB培养基培养所得菌体,由于自我酸胁迫反应,增强了其对葡萄酒胁迫因素及冷冻干燥的抗性,而该反应与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密切相关。故ATB培养基更适合于酒酒球菌SD-2a发酵剂的制备。

    • >酶和蛋白质
    • 硫矿硫化叶菌P2分子伴侣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质

      2008, 48(10):1324-1329.

      摘要 (1322) HTML (0) PDF 749.45 K (1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表达的硫矿硫化叶菌P2分子伴侣b亚基体外同源聚合体的结构和生化功能。【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硫矿硫化叶菌P2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分子伴侣b亚基的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1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表达。对纯化后的b亚基单体进行体外聚合,利用透射电镜观察b分子伴侣的结构,并对其促蛋白折叠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硫矿硫化叶菌P2分子伴侣b亚基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纯化后的分子伴侣b亚基单体在ATP和Mg2+存在的条件下可自组装形成分子伴侣聚合体。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该b分子伴侣具有Ⅱ型分子伴侣典型的双层面包圈结构,每个环由8个亚基构成。该b分子伴侣具有ATPase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80℃;它不仅能够促进变性的绿色荧光蛋白(GFP)重新折叠,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结论】本文根据P2基因组序列分析预测的分子伴侣基因设计引物,克隆表达了硫矿硫化叶菌P2分子伴侣的b亚基, 纯化后对其进行体外聚合,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该聚合体具有Ⅱ型分子伴侣的经典结构,功能分析表明该b分子伴侣能够在体外促进异源蛋白质的折叠、提高其它酶分子的热稳定性。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嗜热古菌耐热抗逆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烟曲霉蛋白质分泌载体的构建及酸性磷酸酯酶的细胞定位

      2008, 48(10):1330-1338.

      摘要 (1453) HTML (0) PDF 1.29 M (1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酵母细胞中蛋白质的糖基磷酸肌醇化(GPI)修饰是将GPI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壁的信号。目前已对酵母GPI蛋白的细胞定位信号有一定了解,但对丝状真菌GPI蛋白的定位则了解甚少。AfPhoA是丝状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的酸性磷酸酯酶,是GPI修饰的蛋白。该蛋白首先分离自细胞膜,随后又发现该蛋白与细胞壁结合。分析其C-端序列也未发现已知的定位信号,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其细胞定位。【方法】我们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分子,将AfPhoA的C-端序列与GFP的C-端融合后检测融合GFP的细胞定位。【结果】我们用烟曲霉几丁质酶AfChiB1的启动子和N-端信号肽构建了可在烟曲霉中分泌表达GFP的表达载体pchiGFP。在此基础上将AfPhoA的C-端与GFP融合,融合质粒与pCDA14共转化烟曲霉后筛选到一株转化子。该转化子可表达融合GFP,在诱导和非诱导条件下,融合GFP均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融合GFP在细胞壁上也有少量分布;在培养上清液中只能检出约30KD的GFP融合蛋白,而没有完整的GFP融合蛋白,推测为从GPI锚上水解释放的。【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fPhoA蛋白GPI修饰的作用是使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本研究不仅初步确定了AfPhoA蛋白GPI修饰的细胞膜定位功能,而且为烟曲霉基因与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有效表达系统。

    • 嗜酸乳酸杆菌ATCC 4356菌株异源二聚体b-半乳糖苷酶的克隆表达

      2008, 48(10):1339-1343.

      摘要 (2386) HTML (0) PDF 569.42 K (2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异源二聚体β-半乳糖苷酶属于糖苷水解酶2家族,由两个部分重叠、协同翻译的基因编码(lacL和lacM)。【目的】克隆表达该酶并测定其酶学特性。【方法】参照已全基因组测序的嗜酸乳酸杆菌NCFM菌株,以嗜酸乳酸杆菌ATCC 4356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将lacL的RBS到lacM的终止子之间的序列(2834 bp)克隆到pQE31质粒上,并电转化JM109菌株。以下列步骤纯化表达产物: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以凝胶排阻层析测定纯化酶的天然分子量,以邻硝基苯基半乳糖为底物测定其酶学特性。【结果】实现了该酶在JM109菌株中的可溶性表达。其氨基酸序列有一处不同于嗜酸乳酸杆菌NCFM菌株,即其大亚基(LacL)的第512位氨基酸不是组氨酸而是精氨酸。纯化酶比活力为226 U/mg蛋白,天然分子量为96.3±4.6 kDa,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49℃,Km和Vmax值分别是:2.18±0.12 mmol/L, 273±5 U/mg蛋白。

    • >生态和环境微生物学
    • 应用16S rRNA基因文库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2008, 48(10):1344-1350.

      摘要 (2244) HTML (0) PDF 914.23 K (2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土壤微生物在菜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分析典型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情况,为揭示典型的菜田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未培养技术直接从北京和山东两地典型菜田土壤样品中提取微生物总的DNA,分别构建基于通用引物PCR扩增的土壤细菌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通过HinfⅠ和HaeⅢ限制性内切酶对两地土壤细菌16S rRNA 基因文库中的克隆进行 ARDRA(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striction Analysis)分析,将所有阳性克隆分为若干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目的】通过构建两地细菌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主要种群的组成表明:北京和山东菜田土壤细菌克隆文库的优势种群均为g、b、a变形细菌亚群。两地的细菌种类组成分别包括124个OTUs和92个OTUs。【结论】北京地区和山东地区典型蔬菜地土壤细菌种群中优势种群均为变形细菌,但是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这可能与典型菜田的多年连作,种植蔬菜种类单一直接相关。同时,也可能是造成菜田土壤病害普遍发生,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西南印度洋中脊深海沉积物砷抗性菌的富集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2008, 48(10):1351-1355.

      摘要 (1136) HTML (0) PDF 511.44 K (1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深海砷抗性菌,了解印度洋中脊深海沉积物砷抗性菌的多样性情况。【方法】通过砷富集培养,筛选出砷抗性菌;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与构建16S rDNA 克隆文库法两种手段分析了富集物中砷抗性菌的多样性。利用兼并引物PCR,从抗性菌株中克隆与砷抗性相关的基因。【结果】共筛选到8株砷抗性菌,分别属于γ-proteobacteria的5个不同的属。其中,菌株AS-I1-3的抗性最高,可以在26×10-3 mol/L三价砷存在的情况下生长,该菌株的16S rDNA 序列与菌株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 IAM同源性最高 (100%)。DGGE分析显示,该菌是富集物中的最优势菌,其次是盐单胞菌(Halomonas)和海杆菌(Marinobacter)。16S rDNA 克隆文库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与菌株AS-I1-3序列相同的克隆子占整个克隆文库的72.5%;而与菌株AS-I1-5 (Halomonas meridiana, 100%) 和菌株Mn-I1-6(Marinobacter vinifirmus,99%)序相同的克隆子分别占10%和7.5%。然而,利用兼并引物PCR,仅能从2株非优势菌中克隆到了与砷抗性相关的基因,表明菌群中的优势抗性菌可能有其他的抗性机制。【结论】在深海环境中存在着多种砷抗性菌,其中Pseudoalteromonas属的菌株是该富集条件下的砷抗性优势菌。这些砷抗性菌在大洋环境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a2-微管蛋白序列无关析

      2008, 48(10):1356-1361.

      摘要 (1064) HTML (0) PDF 709.26 K (1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a2-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对多菌灵不同敏感性水平菌株间在药剂作用下的形态学特征及其a2-微管蛋白基因异同。【结果】当敏感菌株和田间中抗菌株均在各自EC50 和EC90浓度作用下,两者分生孢子芽管和初生菌丝均表现畸形,肿胀,分支增多。根据小麦赤霉病菌核基因组测序菌株NRRL31 084(PH-1)的a2-微管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克隆并测定了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多菌灵(MBC)不同敏感性表型的8个中国菌株的a2-微管蛋白基因全序列。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中国的4个敏感菌株和4个抗药性菌株的a2-微管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没有差异,多菌灵抗药性与a2-微管蛋白无关。该基因全长1712 bp,含有4 个内元,编码453 aa;与NRRL31 084的a2-微管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存在5个差异核苷酸,与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其他9种真菌a2-微管蛋白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4%~89%。【结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a2-微管蛋白序列无关。

    • 灰葡萄孢BC7-3菌株除草活性组分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2008, 48(10):1362-1366.

      摘要 (1212) HTML (0) PDF 612.46 K (1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植物病原真菌毒素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源除草剂,本研究旨在找到一个新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结构。【方法】在前期薄层层析法、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的基础上对灰葡萄孢诱变菌株BC7–3的代谢产物中具有除草活性的5个不同组分分别进行了液相色谱制备。【结果】本研究得到了一个纯度达99.38%对单子叶杂草马唐具有较强杀除活性的纯组分,通过对纯组分的物理性状测定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鉴定化学结构为10–顺–二氢化灰霉二醛。【结论】研究的结果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创新和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 溶藻弧菌中类霍乱弧菌毒力岛转座酶基因及侧翼序列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2008, 48(10):1367-1372.

      摘要 (1097) HTML (0) PDF 690.65 K (1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类似霍乱弧菌毒力岛(VPI)转座酶(vpiT)的基因是否在溶藻弧菌中分布,并了解其全序列及侧翼序列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对94株溶藻弧菌是否携带类似VPI的vpiT基因进行PCR检测,对阳性株进行了PCR产物直接测序,根据获得的部分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反向PCR扩增出全长类似vpiT的基因valT及部分侧翼片段,对反向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对获得的valT及侧翼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94株溶藻弧菌中只有从粤东对虾池水分离的2个株E06011、E0612在PCR检测中产生了预期扩增片段。测序表明两者序列(valT-S1)完全一致。根据反向PCR及克隆最终获得的溶藻弧菌E0601全长valT基因及部分侧翼序列valT-S3。对valT-S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valT是一个高度类似于霍乱弧菌毒力岛vpiT的转座酶基因。【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及相关文献,有理由相信valT基因及其侧翼片段是异源获得,霍乱弧菌VPI元件或整体很可能在包括溶藻弧菌在内的弧菌种间转移。

    • 阪崎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2008, 48(10):1373-1377.

      摘要 (1282) HTML (0) PDF 726.04 K (1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阪崎肠杆菌模式菌株及分离菌株为指示菌,从污水中分离出该菌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双层琼脂法从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同属和同科参考菌株测定噬菌体的特异性和宿主谱;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形态;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实验分析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结果】从污水中分离得到5株噬菌体,表现出较窄的宿主范围,仅裂解阪崎肠杆菌,以ATCC 51329分离的噬菌体SK2可裂解27株阪崎肠杆菌中的24株(89%),负染经电镜观察,5株噬菌体都是由多面体头部和尾部组成;随机引物(5′-GAAACGGGTG-3′)扩增DNA分析,5株噬菌体DNA明显不同。【结论】分离出的5株噬菌体仅对阪崎肠杆菌敏感,在阪崎肠杆菌的分型、预防、治疗、以及生态环境的净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用途。

    • >技术与方法
    •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血卟啉单甲醚对细菌光动力杀伤作用

      2008, 48(10):1378-1382.

      摘要 (1098) HTML (0) PDF 806.95 K (1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yrin monomethyl Ether, HMME)对革兰氏阳性(G+)、阴性(G-)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细菌与HMME作用前后形貌的变化。【结论】当HMME浓度为50 mg/mL,可见光(光功密度为200 mW/cm2)光照30min时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能被杀死,无光照时对S. aureus杀灭效果显著。同等条件下,无论光照还是无光照,HMME对大肠杆菌(E.coli)无明显的杀伤作用。AFM图像显示,S.aureus细菌表面破坏严重,完全碎裂成鱼鳞状的片状堆积。对HMME作用后的E.coli扫描可见,菌体原来光滑的表面变成网格状的裂纹排列。【讨论】HMME对G+有明显的光失活效应,而对G-效果不明显。AFM的超微图像显示HMME对细菌细胞的攻击位点主要在细胞膜上。AFM为我们研究光敏剂对细菌的光动力损伤作用机制的可视化提供了依据。

    • 血清学诊断中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的应用

      2008, 48(10):1383-1386.

      摘要 (1146) HTML (0) PDF 485.92 K (1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PEPCK),并研究该蛋白在诊断结核病人血清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重组蛋白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经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用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研究其免疫学特性。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结核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并与结核杆菌抗体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对比。【结果】试验表明转化入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质粒能够表达并纯化出相对分子量为72 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蛋白能够与小鼠抗BCG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可达1:1280以上;重组蛋白用作ELISA包被抗原检测病人血清阳性率为17.3%(30/173),其中排菌病人的阳性率为32.5%(13/42),不排菌病人的阳性率为12.9%。该方法结果与结核杆菌抗体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相比,敏感性为51.0%,特异性为96.7%。【结论】结核杆菌PEPCK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有可能作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一组抗原之一。

    • >研究简报
    • 枯草芽孢杆菌BS-26菌株纤溶酶的性质分析及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2008, 48(10):1387-1392.

      摘要 (1185) HTML (0) PDF 647.96 K (1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溶栓疗法是血栓性疾病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从微生物中寻找溶栓药物是一种理想有效的途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6菌株发酵液具有很强的体外纤溶活性,本文分析了发酵液中纤溶酶的性质并对活性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纤溶酶活性,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制备电泳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此菌株产生的纤溶酶在50℃以下和pH5.0~11.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适作用温度为42℃;最适pH值为9.0;Mg2+、Ca2+对此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174.2 mg/mL的苯甲基磺酰氟、1000 mg/mL的鸡卵类粘蛋白和1000 mg/mL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完全抑制酶活性,初步说明此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体外溶纤作用表明,该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获得了一种纤溶酶组分,比活力达8750 U/mg,回收率为3.2%,所获得样品纯度相对于发酵液提高了41倍,该酶在SDS-PAGE中是单肽链蛋白,分子量为32 kDa。【结论】获得了一种纤溶酶的单一组分,为纤溶酶发酵产品的大规模纯化及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新的溶栓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狗牙根白化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

      2008, 48(10):1393-1397.

      摘要 (1301) HTML (0) PDF 598.73 K (1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狗牙根(草坪草的一种)白化病是狗牙根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世界均有分布。为了确定中国大陆狗牙根白化病病原,进一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病原相比有无特异性。【方法】采用植原体16S rDNA PCR扩增、序列分析、Southern分子杂交等技术对狗牙根健康植株及白化病患病植株进行研究。【结果】仅白化病植株扩增获得1.3 kb的特异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特异片段与Candidatus Phytoplasm Cynodontis有99%同源性。Southern杂交有特异条带,大小在预期范围之内。证实了在中国大陆发生的狗牙根健株型白化病病原含有植原体。【结论】大陆狗牙根白化病病原中含有植原体,为该病病原的进一步鉴定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 盘针孢菌发酵及其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

      2008, 48(10):1398-1402.

      摘要 (985)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盘针孢菌的发酵条件及其胞外多糖(EPS)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研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pH值和培养时间等条件对盘针孢菌多糖产量的影响作用,并通过测定其多糖的还原能力及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盘针孢菌多糖发酵的最佳条件为20%的马铃薯浸汁,20 g/L麦芽糖,5 g/L (NH4)2SO4,0.01 g/L L-胱氨酸,pH 5.0,25℃下培养10 d。在此条件下,多糖产量达到37.52 mg/L,与在基础发酵培养基条件下相比,其多糖产量提高了84.10%。盘针孢菌多糖对·OH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多糖浓度为50 mg/L时,对·OH的清除率达到50.81%;多糖浓度为20 mg/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14.21%。【结论】发酵条件对盘针孢菌多糖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该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 三江自然保护区野生迁徙水禽携带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状况的监测

      2008, 48(10):1403-1407.

      摘要 (1031) HTML (0) PDF 561.02 K (1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对途经三江保护区的野生迁徙水禽携带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状况进行有效监测。【方法】在2005年10月、2006年4月、2006年10月3个候鸟的迁徙季节从三江保护区采集了158只野鸟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样本。应用SPF鸡胚盲传、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等方法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到20株AIV和13株NDV。20株AIV均来自2006年10月采集的样品,经常规血清学分型鉴定分为12个亚型,11个亚型来源于绿头鸭,分别为H2N2 (2/20), H2N6 (2/20), H3N4 (1/20), H3N6 (2/20), H3N7 (2/20), H3N8 (2/20), H6N2 (2/20), H11N2 (1/20), H11N3(1/20), H11N5 (2/20), H11N6 (1/20),另外一株来源于白眉鸭,为H5N2(1/20)。13株NDV则来自3个迁徙季节的5种不同水禽采,其中包括绿头鸭(8/13),豆雁(1/13),白额雁(1/13),绿翅鸭(1/13)和鸳鸯(2/13)。【结论】这一结果表明,拥有极大种群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绿头鸭,被认为可能是AIV和NDV最重要的自然宿主之一,并在病毒的传播上比其他野生鸟类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 >学科先贤
    • b-根瘤菌及特殊a-根瘤菌的研究概况

      2008, 48(10):1408-1412.

      摘要 (931) HTML (0) PDF 330.61 K (1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隶属于b-变形杆菌纲(proteobacteria)的根瘤菌,人们简称为b-根瘤菌。本文通过对分离自含羞草根瘤隶属于Burkhloderia 和Cupriavidus的b-根瘤菌及归于Blastobacter、Ochrobactrum和Phyllobacterium等特殊a-根瘤菌的研究总结,介绍了根瘤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同时,简述了根瘤菌共生基因的进化研究,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分子调控机制

      2008, 48(10):1413-1417.

      摘要 (2155) HTML (0) PDF 457.83 K (1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重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将其毒力因子注入到真核宿主细胞内部,逃避宿主巨噬细胞的吞噬降解,引起宿主相应的病理变化,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简单介绍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主要对调控T3SS基因转录表达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

    • RIG-I样受体与RNA病毒识别

      2008, 48(10):1418-1423.

      摘要 (4519) HTML (0) PDF 454.70 K (3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是一类新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通过RLR级联信号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LR信号通路既受宿主的严格调控,也能够作为病毒逃避宿主干扰素反应的靶点。本文重点讨论了RLR及其在RNA病毒识别和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