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9(2):147-152.
摘要:摘要:辅助病毒依赖型腺病毒载体(helper-dependent adenoviral vector,HDAd)缺乏所有腺病毒的编码序列,与非复制型的第一代腺病毒载体(first-generation adenovirus vector,FGAd)相比,具有载体免疫原性低、安全、转移容量大和持续表达等特点,现广泛用于遗传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的基因治疗和特异性靶向治疗研究。本文综述了HDAd构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9, 49(2):153-160.
摘要:摘要:【目的】:基于紫菜外生细菌抑菌活性的研究,本文对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了多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I, PKS I)基因的筛选,以期获得PKS I 阳性菌株及探讨紫菜藻际微生物区系细菌的拮抗机制与PKS I 途径的关系。【方法】:利用琼脂柱法筛选出具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31株,以其基因组DNA 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酮基合成酶(Ketosynthase, KS) 片段基因并将其克隆到 pMD19-T Vector,筛选出PKS I 阳性菌,进行16S rDNA 测序分析。【结果】:紫菜外生细菌表现出广谱抑菌性。从温州病烂紫菜外生菌中筛选出3株具强抑菌活性的PKS I 阳性菌,BLAST 比对结果显示:菌株WPhG3、WPySw1和WPySw2 扩增得到PKS I 的KS 结构域核苷酸序列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 str. 168(NP_389602)、Bacillus subtilis (ABR19776)和Aspergillus carbonarius (AAZ99721) 的PKS I 的KS 结构域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和98%;16S rDNA 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它们均与Bacillus 的同源性最高。【结论】:紫菜藻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复杂,通过多条途径调节藻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PKS I 途径可能是温州病烂紫菜外生菌Bacillus 表现抑菌活性的一种方式。
张晨飞 , 秦爱建 , 邓绪方 , 苏钰文 , 薛敏 , 尹天燕 , 王平平
2009, 49(2):161-167.
摘要:摘要:目的 寻找MDV-1UL13激酶催化中心,并体外表达UL13,以便研究UL13蛋白激酶的功能。方法 用PCR方法从CVI988疫苗株基因组中扩增UL13基因,利用GENEART(www.gcua.de)分析UL13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密码子的偏嗜性;通过DNAstar抗原性分析确定UL13的高抗原性片段,进行原核表达,并以切胶免疫方法免疫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通过NCBI的protein blast功能及Cn3D 4.1在线软件分析UL13保守结构域。结果 PCR扩增出UL1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UL13的259-400aa、431-513aa两个片段抗原性强,且稀有密码子较少;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UL13催化中心主要位于152-297氨基酸残基间,且在激酶Subdomain Ⅶ的保守甘氨酸残基被丝氨酸替代,SubdomainⅧ的保守非极性脯氨酸残基被极性半胱氨酸残基替换。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UL13第259~400 aa片段免疫小鼠制备出多抗血清能与真核表达产物反应。结论 MDV-1 UL13催化中心主要位于152-297氨基酸残基间,体外表达的基因产物诱导机体产生了抗UL13激酶的特异性抗体。
2009, 49(2):168-173.
摘要:摘要:【目的】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特点是能量负平衡,瘤胃发酵产生的丙酸是奶牛糖异生供能的主要底物,对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筛选出以产丙酸为主的痤疮丙酸杆菌,研究其瘤胃发酵特性。【方法】无菌采取装有瘤胃瘘奶牛的瘤胃液,按照厌氧菌分离步骤,通过丙酸生成菌株的特异性培养基SLB进行筛选,提取分离菌的基因组DNA,克隆其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通过体内外发酵试验研究痤疮丙酸杆菌对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影响。【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序列分析证实所分离的一株产丙酸的杆菌为痤疮丙酸杆菌。该菌株在体外发酵过程中,瘤胃液pH先下降,在12h时降至最低,随后上升;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先升高,于12h时升至最高,随后又降低;乳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总体上一直下降;在体内发酵过程中,pH总体上下降;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总体上升。【结论】在国内首次从健康牛瘤胃液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为今后研发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2009, 49(2):174-179.
摘要:摘要:【目的】对本实验室从泡菜中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完整细胞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探讨底物浓度、细胞浓度、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对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反应速度的影响,并通过双倒数和Hanes-Woolf作图法拟合反应初始阶段的速度方程。【结果】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时存在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当亚油酸浓度为0.4 mg/mL时产c9, t11-共轭亚油酸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值15.99 μg/(mL?h);反应速度随细胞浓度增加而上升,当细胞浓度为5×1010 cfu/mL时反应速度达到最高;最适pH值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5和40 ℃。利用双倒数和Hanes-Woolf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在低底物浓度下,反应初始阶段的反应规律与经典的米氏方程相符,而在高底物浓度下,存在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结论】通过对植物乳杆菌ZS2058完整细胞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各因素的考察,在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的同时建立了不同底物浓度范围内的反应速度方程,这对于实现共轭亚油酸的生产和研究其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2009, 49(2):180-185.
摘要:摘要:【目的】本文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科默尔亚种15A3菌株(Bacillus thuringensis subsp.colmeri 15A3,简称Bt 15A3)几丁质酶B(chitinase B,简称ChiB)的特性及其杀虫抑真菌作用作了初步研究。【方法】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的Bt 15A3菌株的ChiB,经过硫酸铵沉淀、透析、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最终得到初步纯化的几丁质酶。利用酶谱方法确定分子量,并且对2种分子量的酶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对各种金属离子对ChiB酶活的影响、最适反应温度及pH、温度及pH稳定性等理化特性进行研究,并且测定了ChiB抑制真菌孢子萌发的活性和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的杀虫增效作用。【结果】ChiB分子量约为70 kDa。同时证明检测到的64 kDa蛋白为70 kDa蛋白C端的降解产物。ChiB最适作用温度为60 ℃,最适pH值为5,在温度20 ℃~60 ℃和pH 4-8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稳定性。供试金属离子中Fe3+对ChiB的酶活有促进作用,Zn2+,Ag+有抑制作用。ChiB可抑制产黄青霉等真菌孢子的萌发,半抑制浓度(median effective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约为4 μg/mL。该酶可以分别降低Bt晶体蛋白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的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26 %和30 %。【结论】Bt科默尔亚种的几丁质酶不但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而且具有抑制真菌生长及明显的杀虫增效作用。
2009, 49(2):186-190.
摘要:【目的】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蛋白在病原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表面蛋白锚定到细胞壁过程的关键酶—分选酶成为抗感染的新靶点。【方法】本文利用GenBank中的分选酶A基因(srt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618 bp的DNA片段。按照常规分子克隆操作成功构建两种原核表达载体pet22-srtA和pTRX-srtA,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DE3)中,在1 mmol/L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重组载体pet22-srtA和pTRX-srtA分别表达出相对分子量为约45 kDa和39 kDa的外源蛋白;【结论】(2)分子伴侣硫氧还蛋白(Trx)有利于分选酶A基因的可溶性表达。该实验为后续的分选酶酶学性质研究特别是抑制剂筛选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2009, 49(2):191-197.
摘要:【目的】了解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8004 GDSL(蛋白序列中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特征序列)酯酶的性质。【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Xcc_est及其不同结构域的基因,这些基因以组氨酸标签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镍亲和色谱纯化。【结果】部分纯化的Xcc_est 在催化对硝基苯丁酸酯时,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52 °C。 Xcc_est 对于对硝基苯丁酸酯的Km值和Vmax值分别是47.6 ± 4.6 μmol/L, 和67.6 ± 7.8 U/mg,Xcc_est的酯酶结构域(Xcc_estN1-334)对于同一底物的Km值和Vmax值分别是 469.4 ± 9.8 μmol/L和2.5 ±0.9 U/mg。Xcc_est的成熟结构域(Xcc_estN26-606)可以获得成功复性,但是成熟酯酶结构域(Xcc_estN26-334)不能获得复性。复性后的Xcc_estN26-606底物谱较广,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稳定性。【结论】复性的成熟结构域蛋白(Xcc_estN26-606)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应用前景。
2009, 49(2):198-203.
摘要:【目的】 比较嗜压和非嗜压微生物中蛋白质在氨基酸和二肽组成上的差异对嗜压蛋白稳定性机理的了解及在此基础上的定向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4种微生物全蛋白质组信息,统计了639对直系同源序列二级结构氨基酸组成及二肽组成并计算其偏差。【结果】结果表明:在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中二者差异明显,β折叠中,嗜压蛋白含更多的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更少的精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无规则卷曲中,嗜压蛋白含更多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更少的甘氨酸和脯氨酸。而嗜压蛋白存在更多的YM、MN、KD、QC、CI、MW、MM、CY、WQ、HC、RC和QH,更少TW、MS、VD、DH、YE、CT、MW、CF、CK、CM、MY、QI、TH、MQ、QQ和MC。【结论】二肽比氨基酸包含更多的结构和序列信息,更有利于了解嗜压蛋白稳定性机制及指导其定向改造。
2009, 49(2):204-209.
摘要:【目的】通过 (R) - 和(S) -羰基还原酶在大肠杆菌中偶联,实现了一步法制备(S)-苯乙二醇的生物转化过程。【方法】将来源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的(R)- 羰基还原酶基因(rcr)和(S) -羰基还原酶基因(scr)串联于共表达载体pETDuetTM-1上。重组质粒pETDuet-rcr-scr转化稀有密码子优化型菌株Escherichia coli Rosetta,获得酶偶联重组菌株E. coli Rosetta / pETDuet-rcr-scr。当重组菌体培养至OD600 0.6-0.8时,添加终浓度1 mmol/L IPTG,30℃诱导蛋白表达10 h。【结果】SDS-PAGE结果表明(R)- 和(S) -羰基还原酶均明显表达,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 kDa和30 kDa。重组菌生物转化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缓冲液中,添加5 mmol/L Zn2+时,获得产物(S)-苯乙二醇,产物光学纯度为91.3% e.e.,产率为75.9%。【讨论】采用分子重组技术成功整合了两种氧化还原酶的催化功能,实现了(S)- 苯乙二醇的一步法转化,为简化手性醇制备途径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高鹏飞 , 孙志宏 , 麻士卫 , 王秋实 , 高杰 , 邓承远 , 张和平
2009, 49(2):210-216.
摘要:【目的】双歧杆菌在人和动物胃肠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然而双歧杆菌能否耐受胃酸、肠液及胆汁酸是影响活菌制剂益生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从蒙古族儿童粪便中分离筛选出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双岐杆菌。【方法】本文采用双岐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并对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以耐受人工胃肠液、耐受牛胆盐为手段对各菌株的益生特性进行评价,并且对B. animalisV9进行了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文从12位健康蒙古族儿童粪便中分离得到11株双歧杆菌,经传统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5株B. adolescentis:A1、H3、G4、A8、V10;3株B. longum:C6、C7、D11;1株B. pseudocatenlatum:B2;1株B. bifidum:G5;1株B. animalis:V9。B. animalis V9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厌氧培养3h后存活率为92.4%,而其它10株双歧杆菌在此条件下的存活率均小于31.25%;B. animalis V9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厌氧培养3h后接入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8h,存活率为99.7%,并且可以耐受0.3%的牛胆盐。进一步对V9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与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c BB12的同源性为99%。【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B. animalis V9来源安全,并且具有良好耐酸、耐胆盐益生特性,有望在乳制品及保健类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陈彬 , 马超 , 周世宁 , 卜海涛 , 蒋思萍 , 李晖 , 尼珍
2009, 49(2):217-226.
摘要:【目的】旨在研究羊八井热田两废弃地热热井沉积物及热水中的细菌多样性。【方法】采用非培养分子分析技术分别构建了热井A沉积物A样、水样A以及热井B沉积物B样总DNA的16S rRNA基因文库,并对每个文库中随机挑选的克隆子进行扩增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ARDRA),分别选取文库中不同分类单元的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将所得到的数据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 的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热井A和热井B的细菌类群大多为典型的栖热细菌,均以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在热井A沉积物A中为41.08% 、在水样A中为38.00%,以及在热井B的沉积物B中为42.57%,下同),以恐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为亚优势类群(10.71%、20.00%、21.30%);此外两热井沉积物中均发现热泉中比较少见的且为亚优势类群的酸杆菌(Acidobacteria)(在热井A沉积物A中为16.07%、在热井B的沉积物B中为19.15%),热井A沉积物中第三个亚优势类群为壁厚菌门(Firmicutes)的真杆菌(Eubacterium sp.)(14.28%);水样A中则没有检测到酸杆菌,而以产水菌门(Aquificae)的产氢杆菌属(Hydrogenobacter)为另一亚优势类群(16.00%)。此外两热井中均检测到绿弯菌(Chloroflexi)、蓝藻(Cyanobacteria)以及噬纤维菌-屈挠杆菌-拟杆菌群 (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CFB group)等类群的细菌。【结论】通过与文献比较分析,发现羊八井热田中细菌类群大多为典型的栖热细菌,如恐球菌-栖热菌、产水菌、绿弯菌、蓝藻以及candidate division OP类群的微生物等;但是尚有一些不常见的细菌类群如弧菌(Vibrio sp.)、Bacteriovorax sp.、未培养的酸杆菌和Holophaga(uncultured Holophaga/Acidobacterium)和未确定的疣微菌(Unidentified Verrucomicrobium)等,羊八井热田地热的开发变迁和地下冷热水交融可能与细菌类群的复杂性有关。
2009, 49(2):227-232.
摘要:[目的]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期间内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利用现代分子生态学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动态的检测。[方法]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取自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不同时期的七份样品的特异性扩增细菌16S rDNA的V3可变区进行分析。[结果]双孢蘑菇培养料中的细菌组成要远远丰富于人们用传统的分离方法所获得的类群,“空气调节”时期的培养料中不仅检测到了前人用经典培养方法获得的Bacillus属嗜热细菌,还发现了一些未曾报道的Bacilli门的成员,如Trichococcus属、Planococcus属和Caryophanon属,以及γ-Proteobacteria亚纲。而在“后发酵”刚开始和即将结束的培养料中分别检测到了Thermus thermophilus和α-Proteobacteria亚纲的细菌,这些是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各类高温堆肥中发现的新类群;[结论]发现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 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还发现了大量目前尚未获得培养的细菌类群。
张群 , 尹楠林 , 胥文春 , 王虹 , 庞丹 , 杨晓亮 , 尹一兵 , 张雪梅
2009, 49(2):233-238.
摘要:【目的】 探索clpE基因缺失对肺炎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方法】 用长臂同源多聚酶链式反应(LFH-PCR)方法失活clpE基因,用PCR、测序鉴定缺失菌株,通过动物实验观察clpE基因缺失株毒力改变情况, 同时用细胞实验比较clpE基因缺失株和野生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能力,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自溶素(major autolysin A,lytA)、表面黏附素A(pneumococcal surface adhesion A,psaA)、溶血素(pneumolysin,ply)、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 psp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nA)的表达。 【结果】小鼠毒力实验表明野生菌株半数致死时间54h,而缺失株半数致死时间为21d,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l);缺失菌在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低于野生菌株(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clpE缺失株的五个毒力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野生菌,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ClpE通过调控肺炎链球菌多种毒力因子表达,而影响其毒力。
2009, 49(2):239-245.
摘要:【目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7和3是两个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分别通过识别病毒的单股和双股RNA而活化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能被TLR7和TLR3识别。在RSV感染致病的早期阶段,对肺中TLR7、TLR3的表达动力学和表达丰度进行研究,并探讨其表达与肺部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我们以活RSV滴鼻感染BALB/c鼠诱导急性肺炎,在RSV感染0,1,4,8,16和24h的不同时间点,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鼠肺TLR7、TLR3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我们发现,RSV感染早期能快速上调TLR7和TLR3的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其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并与RSV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关系;TLR7的反应(RSV感染1h)早于TLR3(RSV感染4 h)。肺中NF-κB在RSV感染的4 h即可被活化。RSV介导的TLR7和TLR3早期转录反应与RSV肺炎的严重程度是平行的。【结论】TLR7和TLR3确实可通过识别病毒RNA参与RSV肺炎的发生和发展,表明感染的器官在识别病毒感染和激发前炎反应时,可能经由多个TLRs。这将对开发制剂用以调节治疗性TLR配体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肖怀东 , 陈义光 , 刘祝祥 , 黄苛 , 李文均 , 崔晓龙 , 张丽 , 易浪波
2009, 49(2):246-250.
摘要:【目的】了解湛江硇洲岛海葵样品中相关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运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补充0~2.0 mol/L NaCl 的MA、ISP 2、NA、SWA和HAA培养基从海葵样品中分离到126株细菌,通过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去冗余,选取42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2个分离菌株可分为25个物种,属于3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Firmicutes,Gamm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11个科、18个属。多数菌株属于Firmicutes门(17株,40.5%)和Gamma-Proteobacteria亚门(14株,33.3%)。这些分离菌株中,至少有6个菌株可能代表6个不同属的6个新物种:JSM 071004、JSM 071068、JSM 071073、JSM 072002、JSM 073008和JSM073097分别代表Bacillus、Halobacillus、Piscibacillus、Pontibacillus、Alteromonas和Nocardiopsis属的新物种。【结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湛江硇洲岛海葵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潜藏着较多的新的微生物类群(物种)。
2009, 49(2):251-256.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水牛瘤胃中细菌的组成及其可能的降解纤维素细菌的主要类群。[方法]提取水牛瘤胃内容物和高效降解滤纸的水牛瘤胃内容物的富集培养物的宏基因组DNA,以宏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该两种样品的细菌的16S rRNA基因文库。通过对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了解这两种样品的细菌群体种类及数量。 [结果] 水牛瘤胃内容物与其富集培养物中均主要含有LGCGPB (low G+C Gram-Positive Bacteria)、CFB (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两大类菌群和少数的螺旋体菌(Spirochaetes),且LGCGPB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LGCGPB在水牛瘤胃内容物细菌中的比例为56.66%,而在富集培养物细菌中的比例升高为73.33%。在水牛瘤胃内容物中,丝状杆菌(Fibrobacteres)占3.33%,但在富集培养物中未被检测到。而在富集培养物中占13.33%的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在水牛瘤胃内容物中未被检测到。本研究还发现了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的一菌群(R46)。[结论]细菌类群LGCGPB、Proteobacteria可能在水牛瘤胃中的纤维素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水牛瘤胃中的细菌组成和牦牛、牛、羊瘤胃中的细菌组成较相似但比例有所不同。
张书文 , 吕加平 , 孟和毕力格 , 张和平 , 张立宇 , 宋金慧 , 王知非
2009, 49(2):257-261.
摘要:【目的】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抗氧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利用乳酸杆菌SY13和LJJ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效果,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过氧化氢的耐受性以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和还原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SY13和LJJ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2.95%和66.16%;两菌株的无细胞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的效果较好,LJJ完整细胞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没有清除能力;SY13和LJJ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都是完整细胞优于无细胞提取物,还原活性分别相当于305 μmol/L和294 μmol/L的L-cysteine。【结论】以上指标测定的结果说明,这两株乳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09, 49(2):262-268.
摘要:【目的】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KM71为宿主菌表达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G136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方法】以实验室保藏的A. niger SG136总DNA为模板,根据NCBI 数据库中A. niger CBS 513.88 α-葡萄糖苷酶的cDNA序列(aglu)设计引物,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overlap-PCR)方法,扩增得到aglu,将其克隆到载体pMD18-T simple vector,测序结果表明,aglu编码960个氨基酸。与A. niger CBS 513.88 α-葡萄糖苷酶相比仅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将得到的aglu亚克隆到质粒pPIC9K,构建表达载体pPIC9K-aglu,经Bgl Ⅱ线性化后电转化P. pastoris KM71,经过MD、YPD/G418平板筛选表型,PCR方法验证,获得分泌表达重组P. pastoris KM71/pPIC9K-aglu。摇瓶培养中通过添加终浓度为1 %的甲醇诱导α-葡萄糖苷酶的分泌。【结果】SDS-PAGE显示表达蛋白的大小亚基分子量分别为98 kDa和33 kDa,阴性对照中没有出现此条带,非变性电泳检验为一条带。制备的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表明,转苷反应最适pH为5,最适温度为55 ℃。在最适pH和温度下,反应24 h时低聚异麦芽糖的总含量达到最大为26.0 %。【结论】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在P. pastoris中获得可溶性表达,并证明有一定的转糖苷活性。
董慧 , 焦新安 , 潘志明 , 殷月兰 , 孙林 , 刘松婷
2009, 49(2):269-273.
摘要:【目的】以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为模式菌, 比较γ-辐射及常规的热灭活、甲醛灭活制备的灭活李斯特菌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以γ-辐射、热灭活和甲醛灭活法分别制备灭活的LM;腹腔注射BALB/c小鼠,ELISA检测各组灭活菌产生的抗体水平;观察野生型LM攻击后各组的保护效果,动态监测体内带菌情况;流式细胞仪分选免疫小鼠T细胞,以T细胞转移实验评价辐射灭活的LM产生的免疫应答。【结果】 辐射灭活组、热灭活组和甲醛灭活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分别为:1:1280, 1:640, 1:160;野生型细菌攻击后这3种灭活菌产生的保护率分别为:100%、35%、30%,其中免疫辐射灭活菌的小鼠能够较快清除攻击的细菌;辐射灭活李斯特菌能够激发产生T细胞保护性免疫应答。【结论】较之传统的灭活方法,利用γ-辐射制备的灭活LM免疫小鼠后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