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9(8):981-986.
摘要:摘要:微生物获得特定类型的抗性突变,不仅反映了其核糖体或RNA多聚酶上相关靶位点结构的改变,也对突变菌株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等)的生物合成能力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筛选抗性突变株可作为微生物推理选育的途径之一。“核糖体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各类抗性突变为筛选标记,高效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能力提高的突变株的推理育种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核糖体工程”的概念、各类突变的作用机理,并着重介绍组合抗性突变在提高出发菌株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方面的应用。
2009, 49(8):987-993.
摘要:摘要:插入序列共同区(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ISCR)元件是一类在结构和功能上与IS91家族相似的特殊插入序列,特点是缺少了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 IRs),在插入位点不产生直接重复序列,并通过滚环式(Rolling circle, RC)进行转座。ISCR元件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捕获系统,它可以移动邻近的任何DNA序列,为耐药基因在不同种属细菌间水平传播提供了高效的媒介。世界各地多种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已发现有19种ISCR元件,大部分ISCR元件同时携带了多种耐药基因,提示ISCR有可能会造成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快速传播。本文就ISCR结构特征、类型、移动方式、起源及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9, 49(8):994-1002.
摘要:摘要:【目的】硝化作用在全球土壤氮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细菌一度被认为单独负责催化这个过程的限速步骤,但是最近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泉古菌具有氨氧化的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古菌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和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文库,分析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中古菌及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组成情况,为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古菌的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未培养技术直接从土壤中提取微生物总DNA,分别利用通用引物构建古菌16S rRNA 基因和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古菌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包括泉古菌门和未分类的古菌两大类,并且所有泉古菌均属于热变形菌纲。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克隆文库中序列均为泉古菌。通过DOTUR软件分析,古菌16S rRNA基因和古菌amoA基因克隆文库分别包括64个OTUs和 75个OTUs。【结论】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中古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表明古菌在高寒草甸土壤的氮循环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获得的一些序列与已知环境中土壤、淡水及海洋沉积物中获得的一些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古菌及氨氧化古菌来自不同环境的可能性比较大,可能与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变迁过程有关。米拉山古菌及氨氧化古菌与陆地设施土壤中相似性最高,说明与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的退化有关。
屈平华 , 邓小玲 , 张健 , 陈经雕 , 张晶 , 张全新 , 肖杨 , 陈守义
2009, 49(8):1003-1010.
摘要:摘要:【目的】对广州市某空调冷却水中分离的一株L-半氨酸刺激生长性细菌08HL01032进行分类学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培养基生长状况、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PCR鉴定、16r RNA基因序列分析、RNA聚合酶β亚单位(rpoB)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实验、药敏实验等多种表型与基因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该菌株的分类进化地位及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该菌株一些生理生化特征与军团菌十分相似,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不分解尿素,血平板缓慢生长、易忽略,酵母活性炭缓冲(BCYE)琼脂48 h内生长良好,最初错误鉴定为军团菌。但16S rRNA基因(GenBank登陆号:FJ591095)、rpoB 基因(GenBank登陆号:FJ939309)系统发育进化显示,该菌株为弗兰西斯(Francisella)属细菌,与蜃楼弗兰西斯菌(F. philomiragia)最相近,相似度分别为95.3 %,87.3 %,菌落形态、表型特征亦与弗兰西斯菌属的相符合。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28℃之间,42℃不生长;能耐受pH 2.2酸液10 min;万古霉素、青霉素、多粘霉素B等耐药,军团菌甘氨酸-万古霉素-多粘霉素B-放线菌酮(GVPC)选择性添加剂无生长抑制作用;菌体无芽孢、无鞭毛动力,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荚膜样结构,但动物实验初步显示对小鼠无致病性。【结论】菌株08HL01032为弗兰西斯菌属一潜在的新种,其典型特征为L-半胱氨酸刺激生长性,不同于军团菌的L-半胱氨酸依赖性生长特性。 关键词: L-半胱氨酸刺激生长性; 弗兰西斯菌; 鉴定; 微生物学特性
2009, 49(8):1011-1017.
摘要:摘要: 【目的】探讨酵母菌临床分离株26S rDNA D1/D2区序列种内相似性和种间差异性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方法的改进奠定基础。调查北京地区临床酵母菌的种群多样性,为国内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数据。【方法】用5种常见临床酵母菌种的模式和权威菌株作为标准参考菌株,从北京四家综合性医院收集临床酵母菌260余株,PCR扩增其26S rDNA 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常见病原酵母菌26S rDNA D1/D2区的SSCP图谱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和种内相似性,可以通过该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的菌种鉴定。D1/D2-SSCP和序列分析相结合,对260余株临床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共鉴定有10个属20个种,优势属为念珠菌属(Candida),优势种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C. albicans (57.7%), C. parapsilosis (10.0%), C. tropicalis (9.2%), C. glabrata (6.7%)和C. krusei (5.8%),并发现过去从未或很少报道致病的酵母菌种,愈来愈多地出现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结论】 26S rDNA D1/D2区的SSCP图谱分析为临床酵母菌株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北京地区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呈种群多样性分布,C. albicans虽然仍占优势,但其它念珠菌种的比例已达42%。
2009, 49(8):1018-1025.
摘要:摘要:【目的】决定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在非寄主植物上激发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和在寄主水稻上致病性(pathogenicity)的hrp基因簇是受hrpG和hrpX基因调控的,但还不清楚hrpG和hrpX基因是否共同决定着所有hrp基因的表达。【方法】本文通过基因敲除方式获得了水稻条斑病菌的hrpG和hrpX基因的双突变体。【结果】烟草和水稻上测定结果显示,双突变体与单突变体一样,均在烟草上失去HR激发能力和丧失在水稻上的致病性;相应地,功能互补后双突变体恢复至野生表型。细菌在水稻悬浮细胞、hrp诱导培养基XOM3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NB中生长后的RT-PCR结果显示,NB中hrp基因低水平表达,XOM3和水稻细胞能够高水平诱导hrp基因表达。无论何种生长条件,hrpG单突变体中hrcC、hrcT、hpa3和hrpE基因表达,而hpa1、hpa2、hpaB、hrcJ和hrpG基因不表达;hrpX单突变体中hpa2、hrcC、hpa3、hrpE和hrpG基因表达,而hpa1、hrcT、hpaB和hrcJ基因不表达;hrpG和hrpX双突变体中hrcC、hpa3和hrpE基因表达,而hpa1、hpa2、hpaB、hrcT、hrcJ和hrpG基因不表达。【结论】这提示,水稻条斑病菌的hrcC、hrpE和hpa3基因不受hrpG和hrpX基因单独或同时调控,而hrcT基因受HrpG调控。由此推测,水稻条斑病菌III型分泌系统关键组份的表达有可能通过另外的信号途径进行调控,这为进一步分析III型分泌途经的形成提供了线索。
李焕杰 , 余志坚 , 熊小超 , 李玉光 , 王海胜 , 李信?
2009, 49(8):1026-1032.
摘要:摘要:【目的】旨在构建一株优良的工程菌株,对血红蛋白基因在柴油的生物脱硫领域的应用做初步的探索。【方法】以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为出发菌株,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透明颤菌(Vitreoscilla)血红蛋白基因表达质粒并电击导入原始菌株,得到重组菌P. delafieldii R-8-2。【结果】R-8-2菌株的CO差光谱在419 nm处有特征峰出现,表明血红蛋白在脱硫菌中得到了有效表达。R-8-2菌株和R-8菌株相比,生长得到改善,相同培养条件下菌体密度比R-8提高了20%,最大脱硫活性能够达到R-8的2.4倍。在实际柴油脱硫实验中,R-8-2菌株能将柴油的硫含量降至96.6 mg/L,脱硫率达到69.9%,而R-8仅为57.2%。【结论】R-8-2是在较低溶氧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菌体密度和脱硫活性的基因工程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为血红蛋白基因在生物脱硫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巧妙 , 陈健舜 , 吴迪 , 蒋建军 , 杨倩 , 方维焕
2009, 49(8):1033-1039.
摘要:摘要:【目的】 InlA与InlB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其介导的黏附作用是细菌建立感染的前提。本研究拟探明天然缺失inlAB基因簇的非典型单增李斯特菌的表型与基因型特征。【方法】针对inlAB天然缺失株S10,进行生化特征、细胞黏附力、小鼠体内毒力、感染相关基因检测、谱系分析等。【结果】 S10株为具有典型单增李斯特菌生化特征的1/2b型菌株,对HeLa细胞的黏附力显著低于其他菌株(p<0.05),对小鼠毒力较弱。S10缺失inlAB及与其毗邻的lmo0431、lmo0432、lmo0436、lmo0437基因,但具有李斯特菌第一毒力岛中完整的毒力基因构成。S10分布于谱系Ⅰ的进化枝上,与4b型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近。【结论】 S10为单增李斯特菌inlAB天然缺失株代表该类非典型菌株的首次报道。S10具有典型的单增李斯特菌谱系Ⅰ基因背景,inlAB可能通过独立的重组或水平转移事件缺失于基因组。
2009, 49(8):1040-1047.
摘要:摘要:【目的】利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嗜盐古菌θ型复制质粒和启动子,构建在极端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西班牙盐盒菌(Haloarcula hispanica)中方便使用、功能完善的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以pSCM201的最小复制子为基础,通过引入莫维诺林抗性基因,大肠杆菌质粒复制子以及氨苄抗性基因,构建了一个新的嗜盐古菌-大肠杆菌穿梭载体。利用定点突变和末端补平法依次将其中多余的酶切位点去除后,再添加hsp5启动子核心序列、人工合成的多克隆位点以及蛋白纯化标签His?Tag等重要元件成功构建了嗜盐古菌表达载体pSCM307。将报告基因bgaH插入到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并转化H. hispanica AS2049,通过X-gal平板筛选和β-半乳糖苷酶酶活实验检测pSCM307的表达能力。【结果】pSCM307具有独立的自主复制能力,其多克隆位点方便实用,报告基因bgaH在hsp5启动子控制下实现了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嗜盐古菌领域中第一个方便使用的基因表达载体。
唐倩 , 虞结梅 , 何金生 , 张梅 , 魏薇 , 付远辉 , 郑娴娴 , 王小波 , 张莹 , 洪涛
2009, 49(8):1048-1054.
摘要:摘要:【目的】构建RSV微型复制子(minireplicon)并进行功能学研究。【方法】构建含RSV病毒前导序列(Leader, genomic promoter, Le)、转录起始信号(gene start, GS)、多克隆酶切位点、转录终止信号(gene end, GE)和尾随序列(Trailer, antigenomic promoter, Tr)的基因片段GSGE,通过引入T7 RNA多聚酶(T7 RNA polymerase, T7 RNP)启动子、克隆入载体px8δT和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等多步操作,获得RSV微型复制子重组质粒px8δT/GSGE1/EGFP和px8δT/GSGE2/EGFP。同时构建可表达大蛋白(large protein,L)的质粒pcDNA3.1/L及表达转录延长/转录终止抑制因子(M2 ORF 1 protein,M2-1)的质粒pcDNA3.1/M2-1。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RSV微型复制子质粒及四种RSV核壳体蛋白质粒至可表达T7 RNP的BSRT7/5细胞系,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px8δT/GSGE1/EGFP和px8δT/GSGE2/EGFP及pcDNA3.1/L和pcDNA3.1/M2-1,五质粒共转染BSRT7/5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均观察到绿色荧光的表达。【结论】构建的RSV微型复制子具有转录和复制功能,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以RSV反向遗传操作为基础的RSV疫苗研究。
2009, 49(8):1055-1062.
摘要: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羊轮状病毒NT株VP1基因的遗传进化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相关VP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扩增NT株VP1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NT株与其他毒株VP1基因的相似性为77.3%~98.4%,且氨基酸突变多发生在VP1蛋白的非功能区。VP1蛋白进化树表明NT株与牛轮状病毒处于同一进化分支,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合26株具有代表性的轮状病毒,计算毒株间VP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进化距离,并对核苷酸的同义突变率(dS)和非同义突变率(dN)进行研究,发现dN/dS的比值小于1,说明同义替代是VP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主要变异。【结论】本文首次对羊轮状病毒NT株进行了VP1基因的测序,并对VP1基因的进化距离和进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张振颖 , 何秀萍 , 李巍巍 , 卢莹 , 王肇悦 , 张博润
2009, 49(8):1063-1068.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ERG6基因编码的甾醇C-24甲基转移酶和ERG2基因编码的甾醇C-8异构酶在酿酒酵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PCR扩增克隆到酿酒酵母甾醇C-8异构酶的编码序列及其终止子序列,以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穿梭质粒YEp352为载体,以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GK1启动子为上游调控元件构建了酵母菌表达质粒pPERG2;同时,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ERG6表达质粒pPERG6的基础上,构建了ERG2和ERG6共表达的重组质粒pPERG6-2。将表达质粒转化酿酒酵母单倍体菌株YS58,依据营养缺陷互补筛选到重组菌株YS58(pPERG2)和YS58(pPERG6-2)。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重组菌株甾醇组分和含量。【结果】在ERG6高表达的重组酵母菌中,甾醇中间体和终产物麦角甾醇的含量均比对照菌高;而在ERG2高表达的酵母菌株中,无论甾醇中间体,还是麦角甾醇的含量均明显降低。ERG6和ERG2共表达重组菌株YS58(pPERG6-2)的麦角甾醇含量是对照菌株YS58(YEp352)的1.41倍,是ERG2单独高表达菌株YS58(pPERG2)的1.92倍,是ERG6单独高表达菌株YS58(pPERG6)的1.12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甾醇C-24甲基转移酶催化的反应是酿酒酵母麦角甾醇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的限速步骤,该酶活性提高不但补偿了ERG2高表达对甾醇合成的负效应,而且使麦角甾醇含量进一步提高,为构建麦角甾醇高产酵母工程菌株提供了实验依据。
曹红平 , 王一慧 , 钟彦 , 刘昕 , 苗敏 , Wei Duan , 刘科
2009, 49(8):1069-1074.
摘要:摘要:YPK1是酵母中和哺乳动物蛋白激酶SGK同源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理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和酵母细胞壁的完整性、细胞骨架中肌动蛋白极性、细胞内吞作用、细胞在氮源缺乏和营养条件调节下细胞内部的翻译情况密切相关。【目的】为了深入研究YPK1蛋白激酶的细胞功能以及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我们构建了过量表达YPK1的高拷贝质粒,研究了过量表达YPK1的酵母细胞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过量表达YPK1会导致酵母细胞对盐胁迫高度敏感,并且这种敏感性依赖于TOR1的存在。【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首次初步揭示YPK1与细胞盐胁迫应答的关系,并初步证明YPK1的功能充分发挥需要TOR1的参与。
2009, 49(8):1075-1080.
摘要:摘要:【目的】以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1为研究对象,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并探索赖氨酸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的基本规律。【方法】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结果】通过四轮基因组重排成功选育出了5株遗传稳定的高产赖氨酸菌株,其中1株重排菌株赖氨酸产量达到16.95 g/dL,比原始菌株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1赖氨酸产量提高了37.14%,比亲本菌株赖氨酸产量提高了17.46%~31.19%。【结论】首次采用基因组重排技术改良赖氨酸产生菌,成功选育出了5株产量较稳定的高产赖氨酸菌株,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09, 49(8):1081-1085.
摘要:摘要:【目的】筛选细胞内与A型流感病毒M2蛋白(A/M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将A/M2编码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AGGS-CFlag,重组质粒pCAGGS-CFlag-A/M2转染HEK-293T细胞,裂解细胞,以Flag单抗偶联的琼脂糖球珠免疫沉淀A/M2-Flag蛋白,清洗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蛋白后,SDS-PAGE银染法显示与A/M2共沉淀的蛋白,从胶上切下此蛋白条带进行质谱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A/M2的表达质粒,免疫印迹证实了A/M2蛋白在293T细胞中能够表达,免疫共沉淀筛选到与A/M2结合的多种蛋白,分析质谱结果,确定ataxin 10和3个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为候选蛋白。【结论】ataxin 10与A/M2相互作用为流感病毒感染或接种流感疫苗引发小脑性共济失调提供了解释,eIF与A/M2相互作用表明A/M2可能在调控病毒蛋白合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2009, 49(8):1095-1101.
摘要:摘要:【目的】本研究拟克隆新型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脂肪酶(EC 3.1.1.3)基因,实现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高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系统的酶学性质分析,为该脂肪酶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和RT-PCR克隆脂肪酶基因,并将其开放式阅读框(ORF)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28a;表达产物经Ni-agarose纯化后对LipB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并通过圆二色谱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成功地从A. niger F044中克隆了一个新型的脂肪酶基因lipB,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GenBank: FJ536287、FJ536288),并实现了其在E. coli中的高效表达。LipB分子量约为43.0 kDa,最适底物为pNPC(C8),酶学动力学常数Km=5.98 mmol/L,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6.0;该酶能在40℃条件下保持稳定,在60℃条件下处理1 h后残余酶活仅为18.8%;该酶对Ca2+敏感,当脂肪酶经2 mmol/L Ca2+处理1 h后,酶活提高了2.6倍。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该酶在Ca2+处理前后具有明显的结构变化。【结论】新型A. niger脂肪酶lipB基因的克隆不仅积累了脂肪酶基因资源,而且为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对LipB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在食品和油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 49(8):1102-1108.
摘要:摘要:温度是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法】本研究采用16S rDNAs扩增产物酶切片段多态性(am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 ARDRA)和16S rDNAs序列分析方法,对生长在16℃和30℃条件下厚指海绵Pachychalina sp.体内真细菌(eubacteria)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探讨温度对海绵体内细菌的影响。【结果】根据ARDRA 聚类分析,16℃条件下海绵体内100个真细菌的16S rDNAs克隆片断被分成34个类群,而30℃条件下,海绵体内100个细菌的16S rDNAs克隆片断则被分为32个类群,说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海绵体内真细菌的组成与群落结构有所变化,但研究发现温度没有明显改变海绵体内真细菌总的群落结构。【结果】根据厚指海绵Pachychalina sp.体内真细菌的16S rDNAs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在16℃和30℃条件下,海绵体内的真细菌均属于α、γ、δ-变形菌、硫细菌、硫还原菌和烃类分解菌,此外还有少数放线菌。16℃条件下海绵体内的优势菌为γ-变形菌,而且体内的硫细菌和硫还原菌主要是耐寒细菌,而30℃条件下海绵体内的优势菌为α-变形菌。该研究还发现:同一ARDRA类型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在同一ARDRA群内各组分间彼此关系比较密切。
2009, 49(8):1109-1114.
摘要:摘要:【目的】 检测jhp947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所致动物胃上皮细胞病变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7只无特定病原体的(specified-pathogens free,SPF)6 w 龄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J99 、△J99-947(缺失jhp947基因)和PBS灌胃,菌量为109CFU/mL,0、2、4 d各一次,4w后宰杀所有小鼠,无菌操作取胃组织,分别作快速尿素酶试验,Hp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ESE-3A、NDRG1、MATP基因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jhp947基因对小鼠ESE-3A、NADG1、MATP等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 J99组和△J99-947组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培养的阳性率均为100%,PBS对照组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培养阴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PBS对照组小鼠胃黏膜100%正常, J99组小鼠胃黏膜33.3%(3/9)轻度糜烂,66.7%(6/9)重度糜烂。△J99-947组小鼠胃黏膜22.2%(2/9)正常,77.8%(7/9)轻度糜烂,没有重度糜烂。J99组小鼠胃黏膜的损伤比△J99-947组重。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J99组比△J99-947组ESE-3A、NDRG1、MATP表达显著降低(p<0.05)。 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 J99组比△J99-947组ESE-3A、NDRG1、MATP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JHP947基因存在可使Hp感染所致的胃黏膜损伤程度加重。在体内jhp947基因可能通过下调NDRG1、MATP等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这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2009, 49(8):1115-1120.
摘要:摘要: 【目的】构建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C.perfringens)α 毒素基因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口服疫苗,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中毒的防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构建的重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细胞表面型载体pPG1及分泌表达载体pPG2电转化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L.casei),获得阳性重组菌pPG1-α/ L.casei 393 乳酸乳杆菌表面表达系统和pPG2-α/ L.casei393乳酸乳杆菌分泌表达系统。重组菌以1%乳糖为诱导物,在MRS培养基中进行诱导,通过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确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将重组菌口服免疫BALB/c小鼠,收集免疫小鼠粪便及眼冲洗液及外生殖道黏液样本测定小鼠产生抗α毒素的特异性sIgA 抗体水平,采集小鼠血液样本测定血清中抗α毒素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对免疫小鼠进行α毒素的腹腔攻毒实验及对获得的抗血清进行α毒素中和试验测定。【结果】重组干酪乳杆菌pPG1-α/ L.casei 393及pPG2-/ L.casei 393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明显的抗α毒素的sIgA 和IgG 抗体水平,其对α毒素中和试验结果为完全保护。腹腔攻毒实验结果为能抵抗3倍最小致死剂量的α毒素攻击。【结论】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免疫保护性抗原的重组乳酸乳杆菌口服免疫动物能够产生良好的局部和系统体液免疫应答和免疫中和效力。
江枝和 , 翁伯琦 , 雷锦桂 , 王义祥 , 唐翔虬 , 肖淑霞
2009, 49(8):1121-1125.
摘要:摘要:【目的】本实验研究了添加外源锌(Zn)对大杯香菇子实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硫酸锌为外源锌,添加到培养料中,制成0、10、20、30、40、50 mg/kg 6个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杯香菇子实体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添加外源 Zn浓度为30 mg/kg处理大杯香菇子实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PPO活性极显著减少(P<0.01),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Zn水平进一步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极显著和显著上升(P<0.01和P<0.05)。【结论】高用量的Zn浓度能使大杯香菇子实体中的MDA含量上升,SOD、POD、CAT活性均下降,对保护酶系统有破坏作用,促进自由基的积累,从而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适宜Zn浓度能提高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大杯香菇子实体中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减轻膜伤害。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