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5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学科先贤
    • “白氏培养基”的故事主角—白施恩

      2010, 50(6).

      摘要 (1271) HTML (0) PDF 517.55 K (1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小型综述
    • 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及其在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2010, 50(6):701-709.

      摘要 (3480) HTML (0) PDF 1.07 M (3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赋予其广泛的生物活性,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然而传统单一的培养方法,使微生物中大量的代谢途径不能被表达,以至于许多代谢产物不能产生。因此,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激活这些沉默途径,获得结构多样的代谢产物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一株菌多种次级代谢产物(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 OSMAC)策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研究手段,已成功应用于该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OSMAC策略中常用的研究手段(包括改变培养状态、混合培养及添加酶抑制剂等),以及OSMAC与基因组扫描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本研究室利用此方法对高产细胞松弛素的海洋来源真菌曲丽穗霉(Spicaria elegans KLA03)进行研究的部分结果。

    • >分类和进化
    • 具溶磷能力的植物内生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生物多样性

      2010, 50(6):710-716.

      摘要 (1522) HTML (0) PDF 1.04 M (2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具溶磷能力的植物内生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扩大溶磷微生物来源、丰富功能内生细菌资源库及开发新的改善土壤磷素营养途径。【方法】结合内生细菌分离方法从油菜和玉米体内分离筛选具溶磷能力的内生细菌,测定菌株摇瓶条件下的溶磷能力,并研究其产生吲哚乙酸(IAA)、铁载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等的特性,采用16S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研究了具溶磷能力的植物内生促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并挑选典型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筛选到32株具稳定溶磷能力的植物内生细菌,所有菌株都能从磷酸钙中释放出有效磷并使培养液pH值降低,释放的有效磷浓度最高达到537.6 mg/L。分离自油菜的供试细菌都能产生吲哚乙酸和铁载体,分离自玉米的供试细菌中有68.4%的菌株产生吲哚乙酸,63.2%的菌株产生铁载体,63.2%的菌株具ACC脱氨酶活性。分离菌株在76%相似性水平上可聚类分为8个群。11株典型菌株归属于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及罗尔斯顿菌属(Ralstonia)等5个属。【结论】油菜和玉米体内溶磷细菌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

    • >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 水稻白叶枯病菌Δrpfxoo基因缺失突变体DSF信号产生和毒性表达

      2010, 50(6):717-723.

      摘要 (1021) HTML (0) PDF 2.46 M (1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旨在阐明3个DSF/Rpfxoo信号系统成员RpfFxoo、RpfCxoo 和RpfGxoo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毒性表达中的功能。【方法】用标记置换法缺失突变rpfFxoo、rpfCxoo和rpfGxoo基因,测定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的DSF (diffusible signal factor )信号分子产生、胞外多糖(EPS)产生及其对水稻的致病性。【结果】从野生型菌株PXO99A基因组中克隆了推测与DSF信号生成和传导有关的基因rpfFxoo、rpfCxoo 和rpfGxoo,获得了相应的单基因或双基因缺失突变体。与PXO99A产生DSF相比,ΔrpfFxoo、ΔrpfF+Cxoo 和ΔrpfF+Gxoo 均不产生DSF,ΔrpfCxoo过量产生,ΔrpfGxoo 产量降低;rpfFxoo、rpfCxoo 和rpfGxoo可以分别互补Xoo和Xcc的相应基因突变体,恢复DSF产生表型。除ΔrpfFxoo 的EPS产生无明显变化外,其余突变体的均显著减少。所有突变体对水稻的致病性均显著下降。【结论】RpfFxoo、RpfCxoo 和RpfGxoo调控了Xoo 的DSF信号生成、EPS产生和致病性。

    • 球孢白僵菌高渗适应性相关基因Bbmpd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10, 50(6):724-728.

      摘要 (1060) HTML (0) PDF 749.49 K (1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克隆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高渗适应性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球孢白僵菌对高渗等逆境适应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YADE法克隆T-DNA的侧翼序列并进行基因组步行,获得突变基因的全长及上游序列;利用RT-PCR技术分析突变基因的表达特性以及与Bbhog1的关系;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Bbmpd基因。【结果】克隆得到插入突变基因及其上、下游序列全长3037 bp。该基因与编码球孢白僵菌的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相似性为98%。Bbmpd的表达受高渗环境(0.8 mol/L NaCl)的诱导,受Bbhog1信号途径的激活调节,Bbhog1缺失导致Bbmpd表达下调。Bbmpd缺失突变体在高渗胁迫下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Bbmpd缺失不影响球孢白僵菌在查氏培养基上的生长和产孢。【结论】由T-DNA突变体克隆了编码球孢白僵菌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Bbmpd,该基因的表达受高渗环境的诱导和Bbhog1的调控,与球孢白僵菌高渗适应性相关。

    • >生理和代谢
    • 乳酸菌对微囊藻毒素的清除

      2010, 50(6):729-735.

      摘要 (1191) HTML (0) PDF 1.58 M (1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BBE09-18)、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 BBE09-29)以及干酪乳杆菌(L. casei Zhang)对藻毒素的清除能力以及影响乳酸菌清除藻毒素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解析乳酸菌清除藻毒素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去除食品体系中的藻毒素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研究乳酸菌细胞的不同生理状态(活细胞与死细胞)对藻毒素清除能力的影响,考察菌浓差异、起始藻毒素浓度差异、葡萄糖的供给等对乳酸菌清除藻毒素效能的影响。【结果】三株实验乳酸菌均具有清除藻毒素的能力,其中,L. casei Zhang的藻毒素清除能力最强,当藻毒素初始浓度为150 μg/L时, 24 h后残留藻毒素浓度为85.5 μg/L,清除率可达43%。此外,研究还发现乳酸菌活细胞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热失活后的死细胞。添加外源物质葡萄糖能显著提高实验菌株清除藻毒素的效率,在初始浓度为1800 μg/L的藻毒素溶液中,当添加5% (w/v) 葡萄糖后,L. casei Zhang经24 h可清除92%的藻毒素。【结论】三株乳酸菌均具有藻毒素清除能力;同时,菌体浓度以及菌体自身的生理状态对藻毒素的清除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乳酸菌对藻毒素的清除可能与菌体的代谢活性相关。

    • 产气肠杆菌fhlA基因克隆、表达及重组菌株产氢量

      2010, 50(6):736-742.

      摘要 (1387) HTML (0) PDF 4.07 M (1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本研究以产氢细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ATCC13408为研究对象,克隆甲酸-氢裂解酶 (formate hydrogen lyase, FHL) 系统的转录激活蛋白FHL activator (fhlA)基因,构建过表达重组菌株,以提高菌株产氢效率。【方法】利用简并引物和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fhlA的全长基因,将该基因连接到改造质粒pGEX-4T-2-Cat中,电击转化得到重组菌株,用厌氧发酵方法测定重组细菌的产氢量。【结果】 E. aerogenes ATCC13408 fhlA ORF全长2073 bp,编码一个含69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GenBank accession GU188474)。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fhlA基因在重组菌中得到了融合表达。对重组后菌株的产氢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底物产氢潜力由原来的1.23±0.08 mol H2/mol 葡萄糖提高到了1.48±0.04 mol H2/mol 葡萄糖,提高了20.36%。【结论】本研究首次克隆了E. aerogenes ATCC13408的fhlA基因,并将该基因在原菌中过量表达。重组后菌株的产氢量得到显著提高,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E. aerogenes ATCC13408的fhlA基因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产气肠杆菌;fhlA;克隆;过量表达;发酵产氢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产氢细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ATCC13408为研究对象,克隆甲酸-氢裂解酶 (formate hydrogen lyase, FHL) 系统的转录激活蛋白FHL activator (fhlA)基因,构建过表达重组菌株,以提高菌株产氢效率。【方法】利用简并引物和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fhlA的全长基因,将该基因连接到改造质粒pGEX-4T-2-Cat中,电击转化得到重组菌株,用厌氧发酵方法测定重组细菌的产氢量。【结果】 E. aerogenes ATCC13408 fhlA ORF全长2073 bp,编码一个含69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GenBank accession GU188474)。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fhlA基因在重组菌中得到了融合表达。对重组后菌株的产氢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底物产氢潜力由原来的1.23±0.08 mol H2/mol 葡萄糖提高到了1.48±0.04 mol H2/mol 葡萄糖,提高了20.36%。【结论】本研究首次克隆了E. aerogenes ATCC13408的fhlA基因,并将该基因在原菌中过量表达。重组后菌株的产氢量得到显著提高,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E. aerogenes ATCC13408的fhlA基因提供了基础。

    • >酶和蛋白质
    • 蓝细菌PCC6803染色体上的毒素蛋白Slr0664与抗毒素蛋白Ssr1114的相互作用

      2010, 50(6):743-748.

      摘要 (970) HTML (0) PDF 1.24 M (1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证明蓝细菌PCC6803染色体上的毒素-抗毒素系统(TA, toxin-antitoxin system)ssr1114/slr0664中毒素蛋白Slr0664与抗毒素蛋白Ssr1114之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H6-Ssr1114或共表达H6-Ssr1114和Slr0664的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借助亲和捕捉技术在不同的条件下纯化H6-Ssr1114或共纯化重组蛋白H6-Ssr1114和Slr0664,并通过肽谱分析共纯化的重组蛋白,证明H6-Ssr1114与Slr066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果】诱导Slr0664表达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生长抑制或细胞死亡,诱导H6-Ssr1114和Slr0664共表达时细胞能能正常生长,在非变性条件下可纯化共表达的重组蛋白H6-Ssr1114和Slr0664,在变性条件下仅H6-Ssr1114被纯化,肽谱分析结果表明共纯化的的重组蛋白为H6-Ssr1114和Slr0664。【结论】ssr1114/slr0664 TA系统中抗毒素蛋白Ssr1114与毒素蛋白Slr066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地衣芽孢杆菌MY75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及特性

      2010, 50(6):749-754.

      摘要 (1344) HTML (0) PDF 1.05 M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地衣芽孢杆菌MY75菌株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并对表达蛋白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制备MY75菌株培养上清粗蛋白,利用酶谱分析确定具有几丁质酶活的蛋白分子量。将该蛋白进行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设计PCR引物对MY75菌株的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及异源表达。对表达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及pH,温度耐受性及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表达蛋白对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杀虫增效作用。【结果】酶谱分析证明MY75菌株培养上清液中仅含有一种55 kDa的几丁质酶。将该编码基因chiMY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发现,基因长度为1797 bp,编码599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的几丁质酶ChiMY蛋白的分子量为67 kDa。质谱分析证明,55 kDa蛋白与67 kDa蛋白序列相同。ChiMY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和50 °C,为中性几丁质酶。Li+, Na+, 和Mg2+离子对表达蛋白的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Mn2+, Cr3+, Zn2+和Ag+离子则能显著抑制酶活力, Cu2+ 和Fe3+离子完全抑制酶活性。生物测定的结果显示,异源表达的MY75几丁质酶能够抑制小麦赤霉及黑曲霉的孢子萌发,并且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活力具有增效作用。【结论】地衣芽孢杆菌MY75菌株中仅有一种55 kDa几丁质酶,其编码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表达蛋白分子量与野生型蛋白之间有显著差异 ,由此证明MY75菌株中存在着几丁质酶的剪切加工过程。明确了地衣芽孢杆菌几丁质酶ChiMY具有抑制真菌活性及杀虫增效作用。上述全部研究结论在国内首次报道。

    • 普通变形杆菌位置非特异性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10, 50(6):755-761.

      摘要 (1263) HTML (0) PDF 1.13 M (1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本文拟克隆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脂肪酶基因,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并检验外源表达脂肪酶的催化性质。【方法】通过PCR方法,从P. vulgaris基因组中扩增其脂肪酶基因(PVL),并将其开放读码框区域连接到表达载体pET-DsbA及pMBP-P上,在大肠杆菌中用IPTG诱导表达。我们对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最高的酶产量。用Ni柱亲和层析法对所得重组脂肪酶进行纯化,并考察其酶学性质。【结果】PVL基因编码区含864个碱基,编码含287个氨基酸的酶蛋白。该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FJ643627。PVL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内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在pH8.5的LB培养基中添加15 mg/mL葡萄糖及200 μg/mL氨苄青霉素,在培养至OD600为1.2时加入100 μg/mL IPTG,15 ℃诱导15 h,最高酶活达到192.2 U/mL。通过亲和层析纯化了重组脂肪酶,得到一个约31 kDa的蛋白条带。外源表达的脂肪酶的催化特性与野生菌脂肪酶相似,具有催化的位置非特异性,对长链脂肪酸酯亲和性最高。【结论】PV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P. vulgaris脂肪酶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 木酮糖激酶基因整合表达载体构建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过表达

      2010, 50(6):762-767.

      摘要 (1434) HTML (0) PDF 1.31 M (1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以载体p406ADH1为构建骨架,构建一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工业菌株的整合表达载体。【方法】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将4个元件片段:作为筛选标记的G418抗性基因KanR,用于基因表达的ADH1终止子片段,酿酒酵母W5自身木酮糖激酶基因,18S rDNA 介导的同源整合区,插入到骨架质粒p406ADH1中,得到多拷贝整合表达载体pCXS-RKTr。将该载体线性转化酿酒酵母后,对转化子中木酮糖激酶酶活进行测定,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在酿酒酵母体内实现了木酮糖激酶的高水平稳定表达,其酶活力是初始菌株的2.87倍。【结论】本实验构建了一个酿酒酵母工业菌株整合表达载体,并用此载体过表达了其自身的木酮糖激酶基因。该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酿酒酵母中自身木酮糖激酶酶活较低的情况,这为利用木糖高产乙醇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和其它酵母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奠定基础。

    • 深黄被孢霉△5-脱饱和酶基因在花生四烯酸合成中的作用

      2010, 50(6):768-773.

      摘要 (987) HTML (0) PDF 883.95 K (1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5-脱饱和酶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花生四烯酸产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5-脱饱和酶在五株深黄被孢霉的同一培养时间及菌株YZ-124在不同发酵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花生四烯酸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5-脱饱和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原始菌株As3.3410最低,诱变菌株YZ-124最高;深黄被孢霉YZ-124不同发酵阶段的△5-脱饱和酶基因mRNA表达量随菌龄的增加逐渐增加。【结论】结合ARA的得率显示,△5-脱饱和酶基因mRNA表达量与培养物油脂中ARA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 假想的脂蛋白连接酶对肺炎链球菌毒力的影响

      2010, 50(6):774-779.

      摘要 (1489) HTML (0) PDF 1.72 M (1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探索假想脂蛋白连接酶(putative lipoate-protein ligase, LPL)对肺炎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长臂同源多聚酶链式反应(LFH-PCR) 的方法失活lpl基因,通过PCR、测序鉴定缺陷菌株,采用细胞实验比较缺陷菌和野生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能力,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lpl基因缺陷后菌株毒力的变化。【结果】小鼠毒力实验表明野生菌株和缺陷株半数致死时间均为12 h ,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缺陷菌在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高于野生菌株( P < 0.01);体外荚膜染色实验表明,野生菌和缺陷菌均有荚膜。【结论】实验结果提示lpl基因对细菌粘附宿主细胞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其腹腔感染小鼠的能力。

    • >生态和环境微生物学
    • 褐煤腐植酸对土壤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010, 50(6):780-787.

      摘要 (1390) HTML (0) PDF 805.68 K (1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土壤氨氧化古菌(AOA)的影响,进而探讨HA对土壤氮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末端标记限制性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两种腐植酸(原生腐植酸-cHA和降解后的腐植酸-bHA)与尿素一同施加于土壤中的氨氧化古菌(AOA)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只加尿素的处理AOA数量明显增加,其群落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而加入尿素和两种腐植酸(HA)的处理土壤中,AOA数量增加得到明显的抑制,且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表明尿素是影响AOA群落结构的最大因素,而HA可以缓冲尿素对AOA群落结构的影响,从而可以稳定AOA的群落结构。只加入尿素的处理还导致了古菌数量降低,而两种HA均抑制古菌数量的降低,表明HA可以缓冲尿素对古菌的影响。CCA分析表明时间是影响古菌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将时间作为共变量的部分典范对应分析(partial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pCCA)表明除时间外古菌的群落结构对cHA也比较敏感。【结论】这些结果表明HA通过抑制AOA数量而调控其与植物竞争氨来减少氨的损失,从而提高尿素利用率。

    • 陕西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及相关基因

      2010, 50(6):788-796.

      摘要 (1480) HTML (0) PDF 1.13 M (1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食源性沙门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更好的了解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途径,确保食品安全。【方法】使用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PCR和基因序列测定方法确定耐药沙门氏菌中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与头孢菌素抗性相关的基因、沙门氏菌基因岛及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结果】359株沙门氏菌中,67%的菌株对磺胺甲恶唑产生抗性,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卡那霉素、萘啶酮酸、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链霉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58%、56%、37%、35%、33%、32%、29%、26%、21%、16%、 9%和8%。284株耐药菌中,79%的菌株可抗至少1种抗生素,25.9%可抗10种以上抗生素,2.5%可抗14种抗生素。耐药的Ⅰ类整合子以1.4 kb最为常见,携带的耐药基因有aadA1、aadA2、aadA5、tetR、blaPSE-1、blaDHA-1、blaVEB-1、dhfrⅠ、dhfrⅤ、dhfrⅦ和dhfr17等。62株耐头孢曲松和/或头孢哌酮的沙门氏菌中,blaTEM和blaCMY-2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1.6%和56.5%。13.6%的沙门氏菌中检出了沙门氏菌基因岛。35株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沙门氏菌的gyrA、parC 和parE基因中共检出68个点突变,gyrA基因中常见突变为Ser83Phe、Ser83Tyr、Asp87Gly和Asp87Asn,parC基因中为Ser80Arg。parE基因中检出了Lys441Ile、Lys428Gln、Asp494Asn、Lys428Gln和Gly442Ser突变,这些点突变均为首次在食源性沙门氏菌中检出。【结论】陕西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状况严重,整合子、沙门氏菌基因岛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存在及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是导致沙门氏菌耐药的重要机制。

    • 苯扎贝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2010, 50(6):797-802.

      摘要 (1490) HTML (0) PDF 2.29 M (1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药品苯扎贝特在水环境中频繁检测出,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我们筛选分离降解苯扎贝特的细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扎贝特,以判定该菌株的降解能力。【结果】分离菌株B-31属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降解机制是共代谢。降解最佳条件为30 ℃、pH 7。此条件下,以1%甲醇为初级基质,30mg/L苯扎贝特的5日降解率为48%。当分别以5 g/L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为初级基质时,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72.6%、76.67%。【结论】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恶臭假单胞菌可以通过共代谢降解苯扎贝特,该研究为利用细菌发酵消除水环境中苯扎贝特污染提供基础。

    • 一株高效异养硝化菌的选育、鉴定及其硝化条件

      2010, 50(6):803-810.

      摘要 (1082) HTML (0) PDF 1.84 M (1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针对现阶段异养硝化菌硝化速率较低的问题,选育更高效的异养硝化菌,进而鉴定该菌株的种属,了解其硝化特性和硝化条件。【方法】分别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化肥厂土壤以及农田土壤中取样,以柠檬酸钠为碳源,NH4Cl为氮源,采用污泥驯化、驯化过程中驯化液连续梯度稀释、平板划线分离及颜色指示剂快速硝化效果检测等步骤,筛得一株高效的异养硝化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种属;将该菌接入人工氨氮废水,定时检测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了解其硝化特性;通过改变培养基碳源、溶氧量、C/N比、温度和pH考察其硝化条件。【结果】获得的高效异养硝化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利用葡萄糖发酵,氧化酶、接触酶阳性,不产吲哚,能由有机酸盐产碱;其与产碱菌属菌株Alcaligenes sp. ES-SDK-3的16S rDNA同源性高达99.7%。用该菌株处理初始氨氮浓度为182.30 mg/L的废水,30 h后氨氮去除率为99.8%,指数期平均氨氮去除速率为9.61 mg-N/L/h,其在硝化过程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产生;最佳碳源为柠檬酸钠;高的溶氧量和高的C/N比有利于其降解氨氮,当C/N比为12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该菌株在温度为30℃-35℃,pH为5.0-9.0范围内均能较彻底地降解氨氮。【结论】该菌株为产碱菌属,命名为Alcaligenes sp. HN-S;其在硝化速率与处理的氨氮浓度方面均高于目前国内外筛出的大多数异养硝化菌;通过考察其硝化条件,为其走向实际污水脱氮工艺提供了依据。

    • >侵染和免疫
    • 用小鼠模型分析表达牛结核分枝杆菌Ag85B重组腺病毒的细胞免疫特性

      2010, 50(6):811-816.

      摘要 (1518) HTML (0) PDF 1.27 M (1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构建表达牛结核分枝杆菌抗原Ag85B重组腺病毒rAd-Ag85B,并在小鼠模型分析其细胞免疫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结核分枝杆菌Ag85B的编码基因fbpB,测序后构建pDC516-Ag85B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将pDC516-Ag85B与pBHGfrtΔE1,3FLP共转染Ad293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rAd-Ag85B。空斑纯化后用电镜负染、目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进行rAd-Ag85B验证。同时将rAd-Ag85B和rAd(wtAd)分别经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二免二周后取小鼠脾脏细胞,进行CD69表面分子表达、淋巴细胞增殖和ELISPOT实验分析。【结果】在电镜下能观察到包装的重组病毒粒子,且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验证了rAd-Ag85B构建成功。免疫试验结果显示,rAd-Ag85B能激活CD4+ T和CD8+ T细胞表面分子CD69的表达,并引起淋巴细胞增殖。ELISPOT表明rAd-Ag85B呈现Th1免疫特点。【结论】成功构建的rAd-Ag85B能引起机体针对PPD蛋白或Ag85B多肽的Th1免疫应答。

    • 磁小体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2010, 50(6):817-821.

      摘要 (1038) HTML (0) PDF 1.81 M (1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细菌磁小体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为磁小体的体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卵清白蛋白(OVA)作为抗原分别与弗氏完全佐剂(阳性对照)、磁小体(BMP)悬液、PBS缓冲液(阴性对照)混合免疫小鼠。两周后检测血清中抗OVA特异性抗体及亚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阴性对照(PBS组)相比,BMP组在IL-2、IFN-γ和IL-4、IL-10的表达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磁小体对小鼠免疫应答无显著的影响。

    • >技术与方法
    • 一种构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血红素受体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方法

      2010, 50(6):822-827.

      摘要 (1641) HTML (0) PDF 1.22 M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构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方法。【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JR700温度敏感载体系统,构建目的基因载体;反向PCR扩增目的基因缺失载体片段,连接,产生目的基因缺失载体;电转化缺失重组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先在37℃卡拉霉素(ka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然后在30℃不含kan液体培养基中传代,挑取抗生素敏感菌落,PCR扩增检测抗生素敏感菌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片段和链黑霉素抗性实验确认血红素受体基因缺失。【结果】获得不含抗生素基因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血红素受体基因缺失突变株。【结论】用pJR700温度敏感载体系统,构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基因缺失突变株是可行的。

    • >研究简报
    • 对Bt蛋白敏感敏感和敏感的棉铃虫中肠细菌群落的比较

      2010, 50(6):828-834.

      摘要 (1773) HTML (0) PDF 969.43 K (1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比较Cry1Ac蛋白抗性及敏感棉铃虫中肠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研究中肠微生物是否与棉铃虫Bt抗性产生有关。【方法】首先提取了棉铃虫中肠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了16S rDNA全长片段及V3区。采用基于16S rDNA 的免培养技术—16S rDNA文库建立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了国内特有的Bt抗性和敏感品系棉铃虫中肠细菌群落组成,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6S rDNA文库测序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棉铃虫中肠细菌群落特别是优势菌群非常相似,但在部分劣势菌群上存在差异。抗性品系中主要优势菌有:不可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bacterium)占56.4%,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占17.0%,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占17.0%;敏感品系中主要优势菌为不可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bacterium)60.2%,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占19.3%,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占14.7%。随后进行的PCR验证表明,部分有差异的劣势菌在两种品系虫体都存在。DGGE图谱分析表明,这两个品系棉铃虫中肠菌群相似性达到92.3%。【结论】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棉铃虫肠道菌群组成极其相似,推测抗性的产生与肠道微生物无直接关系。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