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0(9):1121-1128.
摘要:摘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活性资源,近年来海洋细菌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研究在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中很受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洋细菌来源的各种活性蛋白及活性肽在不同层面上的生物学活性特征,其次对海洋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获得方式及其在医药学、工业、水产养殖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潜力作简要介绍,最后对该领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0, 50(9):1129-1134.
摘要:摘要:乳链菌肽(nisin)是某些乳酸乳球菌产生的一种羊毛硫细菌素。其对包括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在内的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细菌素。nisin的广泛使用虽未曾引发大范围的抗性,但是在自然界或实验室的选择压力下,某些非nisin产生菌也获得了抵御nisin攻击的抗性机制。nisin抗性机制通常涉及两种方式,即非特异性的生理适应机制和特异性蛋白酶介导的主动防御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isin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0, 50(9):1135-1140.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土壤环境中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厌氧操作技术从西藏纳木错分离到一株厌氧梭状芽孢杆菌P4-1。采用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用气相色谱分析其代谢产物【结果】菌株P4-1为严格厌氧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大小为0.3 μm×1 μm-3 μm,单生或成对生长,产生芽孢。生长温度范围是13-40 ℃(最适温度37 ℃);NaCl浓度0%-5 %(最适为0.5%-1%);pH范围 5.0-10.0(最适生长pH为7.5-8.0)。
卿蔓君 , 白梅 , 张勇 , 刘文俊 , 孙志宏 , 张和平 , 孙天松
2010, 50(9):1141-114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传统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西藏和云南分别采集的5份曲拉样品和8份乳饼样品中分离出41株酵母菌,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曲拉和乳饼样品中酵母菌的总数分别在106-107 cfu/g和102-106 cfu/g之间,曲拉样品的酵母菌平均数比乳饼样品中的高34倍。共鉴定出10属12种,其中西藏曲拉的优势菌株为发酵毕赤氏酵母(Pichia fermentans
万春和 , 傅光华 , 程龙飞 , 施少华 , 陈红梅 , 黄瑜
2010, 50(9):1147-1154.
摘要:摘要:【目的】为了丰富水禽源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明确我国国内首次分离的番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病毒A/Muscovy Duck/Fujian/FZ01/2008(H6N6)(以下简称MD/FJ/F1/08)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弄清该病毒的遗传进化特点。【方法】对其8个基因片段分别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结果】MD/FJ/F1/08的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PSMKVIV↓GL,为非连续的碱性氨
2010, 50(9):1155-1163.
摘要:摘要:【目的】白叶枯病菌hrp基因簇由包括hrpD6在内的26个hpa-hrp-hrc基因组成,与植物互作后形成III型分泌系统(T3S),将T3S效应分子注入寄主细胞中从而决定在非寄主上的过敏反应(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但hrpD6基因是否参与了白叶枯病菌在非寄主上的过敏反应(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还不清楚。【方法】借助同源重组方法,本研究对白叶枯病菌hrpD6基因进行了突变。【结果】 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hrpD6基因被成功敲除。烟草上测定结果显示
2010, 50(9):1164-1171.
摘要:摘要:【目的】从处理海洋养殖循环水的生物滤器生物膜中分离到1株具有好氧反硝化活性的细菌(菌株2-8),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的系统发育信息及反硝化特性。【方法】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系统发育信息,采用好氧培养技术,探讨了碳源种类、起始pH、NaCl浓度、C/N、温度和摇床转速对菌株2-8好氧反硝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该菌株的16S rRNA 基因序列与Pseudomonas segetis FR1439T(AY770691)的相似性最高,达到99.9%,因此初步鉴定菌株2-8属于假单胞菌
陈孚江 , 周景文 , 史仲平 , 刘立明 , 堵国成 , 陈坚
2010, 50(9):1172-1179.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S1和ACS2的生理作用。【方法】将来源于S. cerevisiae的ACS1和ACS2分别进行过量表达,研究过量表达ACS1和ACS2后S. cerevisiae胞内乙酰辅酶A含量、ATP水平、甲羟戊酸途径转录和乙醇耐受性等生理学特性变化。【结果】与出发菌株相比,过量表达ACS1和ACS2使得:(1) 胞内乙酰辅酶A含量提高了2.19倍(ACS1)和5.02倍(ACS2);(2) 胞内ATP含量提高
2010, 50(9):1180-1184.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机制。【方法】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细胞膜渗透性测定,SDS-PAGE蛋白谱变化,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法等对木犀草素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木犀草素能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木犀草素作用16 h,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减少64.54%,DNA含量减少48.44%,RNA含量减少39.35%,木犀草素的浓度为1.6 mg/mL时,拓扑异构酶I和II的活性可完全被抑制。【结论】木犀
王珏 , 高秋荣 , 刘强 , 项林平 , 王玉芹 , 王敦
2010, 50(9):1185-1193.
摘要:摘要:【目的】BhSGAMP-1是迟眼蕈蚊唾液腺抗菌肽,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其分子特性,我们将其表达、纯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方法】依据大肠杆菌稀有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了抗菌肽基因BhSGAMP-1-S,以pMAL-c2X作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TB1中进行融合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麦芽糖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经肠激酶切割后,混合物通过分子筛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来获得单体重组抗菌肽BhSGAMP-1-S,对获得的抗菌肽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在最优的表达条件下融合蛋白以可溶的形式表达,100 mL诱导
贾彬 , 刘文山 , 杨江科 , 叶才伟 , 徐莉 , 闫云君
2010, 50(9):1194-1201.
摘要:摘要:【目的】克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脂肪酶基因,实现其在毕赤酵母中快速、安全和稳定性的大量表达。【方法】首先设计引物扩增B. cepacia脂肪酶基因,然后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 cepacia和毕赤酵母整体密码子使用情况、脂肪酶基因信号肽及密码子偏好性。在此基础上,运用overlap PCR对脂肪酶基因中低使用频率密码子进行改造并同时降低基因的G+C含量,获得优化的脂肪酶基因。再分别把原始和优化的脂肪酶基因导入载体pGAPZα和pPIC9K中,获得组成型表达
2010, 50(9):1202-1207.
摘要:摘要:【目的】对一株新分离的、产生柚苷酶的疑似酵母菌株Jmudeb008进行鉴定,确定其分类的种属关系,阐明葡萄糖对该菌株表达柚苷酶的影响。【方法】利用形态观察、核酸分析及生理生化实验对Jmudeb008进行种属鉴定;用含有0.5 g/L柚皮苷及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Jmudeb008,通过检测培养过程柚皮苷、柚皮素及葡萄糖浓度的变化研究葡萄糖对Jmudeb008表达柚苷酶的影响。【结果】Jmudeb008的菌落形态及个体形态都与典型的酵母相似,其26S rDNA D1/D2区域和5.8S rDNA-
2010, 50(9):1208-1217.
摘要:摘要:【目的】柑橘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开发对采后柑橘炭疽病有效的生防措施,对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1404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特性及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根据菌株1404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连续在人工培养基上转代培养,测定该菌株拮抗活性的稳定性;用果实刺伤接种法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菌
2010, 50(9):1218-1225.
摘要: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印度洋石油降解菌多样性,并获得新的石油降解菌。【方法】本研究通过印度洋表层海水样品采集、以柴油与原油1:1混合物作为碳源,从中富集、分离筛选石油降解菌,并通过PCR-DGGE对13个站点富集菌群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分析,共得到共29个属的51株不同的细菌,它们主要是属于α亚群和γ亚群。其中,Alcanivorax属(占18%),Novosphingobium属(占10%)和Marinobacter(占6%)Thalassospira
2010, 50(9):1226-1231.
摘要:摘要:【目的】对嗜酸乳杆菌的S-层蛋白(S-layer protein)进行提纯,研究嗜酸乳酸杆菌和S-层蛋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入侵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阴离子交换柱(DE52)对嗜酸乳酸杆菌的S-层蛋白进行提纯,然后分别研究了嗜酸乳酸杆菌和S-层蛋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及入侵Caco-2细胞的作用。【结果】 S-层蛋白能显著地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及入侵;在竞争、排斥、置换3种黏附试验中,S-层蛋白可显著降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其相对黏附力分别为1.17%±5.97%、8.71%±1.36%、
张宁 , 侯喜林 , 余丽芸 , 王桂华 , 赵志刚 , 高宇
2010, 50(9):1232-1238.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重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在小鼠肠道内定植能力及分布规律。【方法】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 pgsA 基因与 GFP 的融合基因载体 pLA-GFP,电转化到乳酸杆菌中,得到阳性重组菌。将重组菌以每只109 mL- 1的量,口服接种 SPF 级 BALB/c 小鼠,分别于口服后的1.5 h、3 h、12 h、1 d、3 d、5 d、6 d、7 d 之后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的肠道冲洗液,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肠道内的重组干酪乳
赵战勤 , 王臣 , 薛云 , 丁轲 , 张春杰 , 程相朝 , 李银聚 , 刘一尘 , 吴庭才
2010, 50(9):1239-1245.
摘要: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百日咳杆菌黏附素(PRN)基因的分段克隆表达及其在BALB/c小鼠的主动和被动免疫保护试验筛选PRN中的保护性抗原肽。【方法和结果】利用大肠杆菌进行PRN的完整蛋白、N端和C端多肽及其RI和RII区域多肽(双拷贝)的表达,命名为GST-PRN、GST-PN、GST-PC、GST-2PRI和GST-2PRII。Western blot检测证实5种表达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在主动免疫保护试验中,5种表达产物均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PRN抗体水平;当使用3 LD50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牛超 , 王月兰 , 岳俊杰 , 宁保安 , 高志贤 , 梁龙
2010, 50(9):1246-1250.
摘要:摘要:【目的】识别细菌外毒素序列中特有模体,进一步理解外毒素的致病机制。【方法】构建非致病性细菌蛋白质数据库,利用InterProScan对数据库中非致病菌蛋白质序列以及收集的经实验确认的89条细菌外毒素蛋白质序列进行模体搜索。【结果】在89条细菌外毒素序列中,分析得到了39个细菌外毒素特有模体。【结论】得到的外毒素特有模体与外毒素功能密切相关,为在致病性细菌基因组内搜索外毒素序列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外毒素特有模体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细菌外毒素的致病机制。
全梅芳 , 余凯 , 夏立秋 , 丁学知 , 曾凡军 , 寇笑笑 , 王海龙 , 胡胜标 , 余子全 , 李敬业
2010, 50(9):1251-1257.
摘要:摘要:【目的】构建能定点整合到链霉菌(Streptomyces)染色体上的高效表达载体。【方法】以链霉菌自杀型表达载体pLSB2为基础,通过插入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基因int和attP位点(Phage attachment site),构建了能在大肠杆菌和链霉菌之间进行接合转移并定点整合到链霉菌染色体上的表达载体pMF。将pMF转化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并分别接合转移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145)、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王希辉 , 岳寿松 , 胡敬东 , 黄亦钧 , 陈金龙 , 王婷婷 , 范忠玲 , 赵宏坤
2010, 50(9):1258-1263.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目的基因克隆,表达获得高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鸡白介素18成熟蛋白(mature chicken interleukin-18, mChIL-18)。【方法】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嗜性,通过引物设计来定点突变鸡白介素18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9K-mChIL-18。将线性化的重组阳性质粒电转到毕赤酵母GS115中,经筛选多拷贝阳性子后进行诱导表达。用MTT法和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筛选的多拷贝重组菌在诱导温度为28℃,培养液pH值为6.5,甲醇的诱导浓度为2%,诱导时
吴晓平 , 秦爱建? , 钱琨 , 金文杰 , 邵红霞 , 朱钰峰 , 沈海玉
2010, 50(9):1264-1272.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商品蛋鸡群中以血管瘤为主要表型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 ALV-J)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为控制ALV-J在鸡群中流行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自血管瘤或者血管瘤与髓样细胞瘤(Myeloid Leukosis,ML)并存蛋鸡的3株ALV-J毒株前病毒DNA的全序列及3株商品蛋鸡血管瘤型分离毒和1株商品蛋鸡ML型分离毒的致瘤关键性序列进行研究。【结果】来自血管瘤或者血管瘤与ML并存的商品蛋鸡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