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报

  • 2016年第56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 封面

      2016, 56(3):0-0.

      摘要 (517) HTML (0) PDF 239.52 K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录
    • 目录

      2016, 56(3):0-0.

      摘要 (487) HTML (0) PDF 1.13 M (1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序言
    • 微生物药物:再次站在现代科技的聚光灯下——“微生物药物创新与高效制造”专刊序言

      2016, 56(3):0-0.

      摘要 (1131) HTML (369) PDF 2.70 M (1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特邀编辑
    • 特邀编辑

      2016, 56(3):0-0.

      摘要 (606) HTML (201) PDF 1021.60 K (1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天然产物资源挖掘
    • 海洋曲霉来源的新天然产物

      2016, 56(3):331-362.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78

      摘要 (1540) HTML (386) PDF 5.81 M (2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洋真菌由于其遗传背景复杂、代谢产物种类多且产量高,已成为海洋微生物新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从我们对2010-2013年初的海洋微生物来源新天然产物的统计来看,研究最多的是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占海洋真菌来源新天然产物的31%。本文从菌株来源、化合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了自1992年第一个海洋曲霉天然产物到2014年8月已报道的共512个海洋曲霉来源的新天然产物。这些海洋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多样性,且36%的化合物表现出细胞毒、抑菌、抗氧化和抗寄生虫等生物活性;含氮化合物是其主要的结构类型、约占曲霉源海洋天然产物总数的52%,也是出现活性化合物比例最高的结构类型、约40%的含氮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其中脱氢二酮哌嗪生物碱halimide的化学衍生物plinabulin已结束II期临床研究,并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在美国和中国进行III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转移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机制解析
    • 链丝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2016, 56(3):363-372.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18

      摘要 (1259) HTML (466) PDF 7.52 M (2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链丝菌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之一。由于链丝菌素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细菌和抗真菌的活性,目前已作为重要的农用抗生素进行应用。本文对链丝菌素的抗性机理、各个组成部分(链里啶内酰胺、氨甲酰化D-古洛糖胺和寡聚β-赖氨酸链)的生物合成机理及链丝菌素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链丝菌素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羊毛硫肽类化合物(Lanthipeptide)生物合成新进展

      2016, 56(3):373-382.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27

      摘要 (2165) HTML (804) PDF 11.85 M (8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羊毛硫肽化合物(Lanthipeptides)是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翻译后修饰得到的一大类肽类天然产物。这类化合物广泛的产生于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性,为活性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来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羊毛硫肽化合物生物合成进展,从其合成酶结构,进化机制,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展示了羊毛硫肽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特殊而迷人的酶学机制。

    • 二硫吡咯酮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工程应用

      2016, 56(3):383-396.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30

      摘要 (921) HTML (305) PDF 2.31 M (2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硫吡咯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独特的吡咯酮二硫杂环戊二烯(4H-[1,2] 二硫 [4,3-b] 吡咯-5-酮)骨架的化合物的总称。基于N-7位酰基侧链的不同以及N-4位是否含有甲基,可分为N-methyl-Nacylpyrrothine、N-acylpyrrothine和thiomarinols等类别。迄今为止,已有27种该类化合物被报道,重要代表包括全霉素(holomycin)、硫藤黄菌素(thiolutin)、金霉素(aureothricin)以及最近发现的thiomarinols。就生物活性而言,二硫吡咯酮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活性,对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寄生虫都有较好的杀灭活性。甚至一些二硫吡咯酮衍生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近几年来,多个二硫吡咯酮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相继被报道,其生物合成机理也逐步被阐明。本文将针对目前国内外二硫吡咯酮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以及在组合生物合成与代谢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创造结构新颖、高效低毒的“非天然”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提供理论借鉴。

    • 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2016, 56(3):397-405.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37

      摘要 (1283) HTML (360) PDF 2.88 M (3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杀菌素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生物杀虫剂,它对靶标昆虫具有独特的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兼具化学农药的速效性和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具有低残留、快速降解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体外合成方法,对随机诱变、代谢工程定向改造等刺糖多孢菌工业菌株育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多杀菌素在异源宿主中的合成进行了讨论。

    • 谷氏菌素生物合成基因gouCgouD的功能研究

      2016, 56(3):406-417. DOI: 10.13343/j.cnki.wsxb.20160012

      摘要 (1168) HTML (347) PDF 3.03 M (1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由于谷氏菌素产生菌禾粟链霉菌的遗传操作效率较低,本研究在谷氏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成功异源表达的基础上,通过在异源宿主天蓝色链霉菌M1146中阻断谷氏菌素生物合成基因gouCgouD,研究其在谷氏菌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为谷氏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奠定基础。[方法]以含有谷氏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黏粒D6-4H为基础,通过PCR-targeting的方法分别将gouCgouD敲除得到重组质粒pGOUe-ΔC和pGOUe-ΔD。通过接合转移将这两个重组质粒分别导入天蓝色链霉菌M1146中,获得gouCgouD的缺失突变株M1146-GOUe-ΔC和M1146-GOUe-ΔD,通过HPLC分析突变株的谷氏菌素中间产物积累情况,分离纯化后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gouCgouD的缺失均导致谷氏菌素不能合成,突变株发酵液中积累了不同的中间产物,生物活性分析发现这些中间产物均失去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论]gouCgouD是谷氏菌素生物合成的重要基因,与谷氏菌素肽基部分的肌氨酸残基合成相关。本研究为阐明谷氏菌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 >天然产物的合成调控与创新高产
    • 链霉菌中高效生产聚酮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2016, 56(3):418-428.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20

      摘要 (1199) HTML (371) PDF 1.24 M (3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聚酮化合物是通过聚酮合成途径产生的一大类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是链霉菌产生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了在链霉菌中提高聚酮化合物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近年来,代谢工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例如,过表达合成途径中限速酶或途径特异性激活蛋白、强化前体供应、去除产物反馈抑制、合成基因簇异源表达等。本文将从代谢工程改造实例入手,全面综述链霉菌中聚酮化合物高效生物合成的研究方法及进展,并对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智能动态适配各个相关途径,进而提高该类化合物产量的研究思路进行展望。

    • 真菌天然产物异源生产研究进展

      2016, 56(3):429-440.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28

      摘要 (1854) HTML (514) PDF 831.31 K (3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真菌天然产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大规模真菌基因组序列测序的完成表明真菌具有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潜能。然而,许多真菌或生长缓慢,或不适宜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或难以进行遗传操作,或化合物产量极低等,这些因素导致大量有价值的真菌天然产物无法获得。利用异源表达系统对真菌天然产物进行生产是发现新天然产物及解析其生物合成途径的有效手段,并为定向的以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去合成重要活性分子奠定基础。本文对目前用于真菌天然产物生产的各种异源表达系统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最新的DNA组装技术展望了异源表达系统在真菌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链霉菌底盘细胞的开发现状及其应用

      2016, 56(3):441-453.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39

      摘要 (2082) HTML (462) PDF 1.69 M (3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生物活性多样性以及化学结构的丰富性是新药研发的源泉和动力。利用纯化学方法合成天然产物在技术和成本上有很大的困难,加上许多天然产物的原始产生菌具有培养条件苛刻、产量低下等缺点,而且大量基因簇在原始菌株中是沉默的,这使得利用合成生物学思想来指导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免疫抑制剂等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来源的放线菌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链霉菌基因组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资源。这意味着开发链霉菌底盘细胞作为异源表达宿主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本综述从底盘细胞开发的意义入手,重点阐述链霉菌底盘细胞构建的策略及现状,随后通过实例阐述了各种底盘链霉菌的实际应用。

    • 微生物药物产量理性化提高的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2016, 56(3):454-460.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530

      摘要 (1239) HTML (317) PDF 3.60 M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药物(Microbial drug)是一类结构复杂多样,生物活性显著的小分子化合物。微生物药物产量决定了其后续的可开发性与使用成本。传统育种方法提高微生物药物产量效果明显,但随机性强且成本高昂,然而合成生物学的兴起为微生物药物产量理性化提高注入了全新活力。本文从启动子的工程化应用、前体供应、基因组重排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策略在放线菌来源的微生物药物产量理性化提高方面所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

    • 头孢菌素C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2016, 56(3):461-470.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535

      摘要 (1272) HTML (335) PDF 840.20 K (2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头孢菌素C由丝状真菌顶头孢霉产生,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经改造后的7-氨基头孢烷酸是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头孢类抗生素在国内外抗生素市场中占有巨大的份额,是临床上的主要抗感染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阐明。为提高头孢菌素C的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其较为精细、复杂的调控机制。本文重点对头孢菌素C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述,希望为今后头孢菌素C生产菌株的菌种改造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一定的借鉴。

    • ECF-σ5因子参与阿维链霉菌中阿维菌素合成和环境胁迫的研究

      2016, 56(3):471-484.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574

      摘要 (1013) HTML (319) PDF 6.19 M (1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阿维链霉菌中ECF-σ5因子对阿维菌素合成、形态分化和环境胁迫的调控,为揭示阿维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和ECF-σ因子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方法]构建sig5基因缺失、回补和过表达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摇瓶发酵实验初步确定σ5对形态分化、菌体生长和阿维菌素合成的影响。进一步通过RT-qPCR、EMSA和ChIP实验寻找确定σ5的靶基因,再通过胁迫实验揭示σ5可能参与的胁迫反应。[结果]sig5相关突变株的摇瓶发酵和形态观察结果表明,σ5对阿维菌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菌体生长和形态分化。sig5基因缺失导致阿维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特异性正调控基因aveR和结构基因aveA1的转录水平提高,但σ5并不与aveRaveA1的启动子区结合。σ5能结合在自身基因及附近基因SAV612SAV615SAV618的启动子区,正调控这些基因及所在操纵子的表达。胁迫实验暗示σ5可能参与渗透压引起的胁迫反应。[结论]ECF-σ5因子在转录水平间接负调控阿维菌素的合成。

    • 碱性条件下苏云金芽胞杆菌基础代谢分析

      2016, 56(3):485-495.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613

      摘要 (978) HTML (343) PDF 2.58 M (1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形成转录差异的碱性条件,明确B.thuringiensis在该条件下的基础代谢途径变化。[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确定碱刺激下参考基因pspA存在表达差异的碱性处理条件。在该条件下提取RNA进行Agilent定制B.thuringiensis表达谱芯片杂交,对芯片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GO富集分析及生物途径富集分析等。[结果]通过检测pspA表达变化,将对数生长中期的菌体加入终浓度为28 mmol/L的NaOH并诱导培养10min,作为B. thuringiensis响应碱刺激的研究条件。富集分析表明碳代谢、脂肪酸合成代谢、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变化明显。细胞糖酵解途径至少19个酶促基因上调表达,三羧酸循环中催化α-酮戊二酸转化为苹果酸的大部分酶蛋白编码基因上调2倍以上。[结论]本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B. thuringiensis基础代谢明显增强,细胞可能通过大量合成酸性物质如乳酸、苹果酸等来提高细胞对于碱性环境的适应能力。

    • >以微生物平台为衍生的创新合成方式
    • 细胞色素P450酶与微生物药物创制

      2016, 56(3):496-515.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12

      摘要 (1434) HTML (432) PDF 5.11 M (6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细胞色素P450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具有底物结构多样性和催化反应类型多样性,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扮演重要作用。P450酶可在温和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催化结构复杂有机化合物中惰性C-H键的氧化反应,具备化学催化剂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微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综述了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P450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P450酶的酶工程改造、生物转化实践及其在微生物药物创制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了P450酶的工业应用瓶颈及其解决途径;并对P450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酵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

      2016, 56(3):516-529.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416

      摘要 (1193) HTML (329) PDF 1.12 M (4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源天然产物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主要方式为从原植物直接提取,但此法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理念,创建酵母人工细胞工厂发酵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获取途径。本文将从植物源天然产物在药物和营养领域的应用前景,发酵法生产青蒿酸的研发历程,部分萜类、生物碱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相关技术前沿4个方面介绍酵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近况。

    • 无细胞蛋白表达体系研究进展及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应用

      2016, 56(3):530-542.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501

      摘要 (1207) HTML (447) PDF 3.19 M (4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体外蛋白合成手段,无细胞蛋白表达体系(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CFPS)一直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传统的基于细胞的体内表达体系相比,CFPS突破了细胞的生理限制,其可调控性强、对毒性蛋白的耐受力高,使得许多很难在体内合成的复杂蛋白在体外顺利表达。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不断对CFPS进行优化,通过简化制备工艺、开发价格低廉的能量再生系统、稳定底物供应、促进蛋白正确折叠等方式,成功研发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反应体积大的表达体系。凭借其高通量和大规模的蛋白表达优势,CFPS为解决生物制药领域中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成功地应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大规模生产重组蛋白药物、个体化定制肿瘤疫苗等领域,显示出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应用潜力。

    • >抗生素工业化高产的成功案例
    • 从阿维菌素获得诺贝尔奖到中国创造

      2016, 56(3):543-558. 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619

      摘要 (1474) HTML (659) PDF 10.77 M (10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纵观世界历史,大国崛起无不伴随着科技的兴起和机制体制的突破。来自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对于人类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抗肿瘤明星分子紫杉醇到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抗感染药物青霉素,从治疗代谢疾病到营养保健,都离不开天然产物。此外,还有大量天然产物资源没有被开发过。而随着阿维菌素的发现者Satoshi Ōmura教授和William C. Campbell博士,及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研究员因为这两种天然产物在治疗寄生虫感染病和疟疾上的应用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后,天然产物有望迎来其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我国是世界工厂也是天然药物的资源大国,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弯道超车,实现大国崛起的中国梦,我国科学家在“十二五”期间围绕着天然产物的高产和创新两大主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成生物学研究。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高效低毒生物杀虫剂,其原料产能占国际市场的100%。但我国原有生产菌株的单位发酵产量较低,高消耗、高污染、片面追求生产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了阻碍低碳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生产菌株的单位发酵产量和原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促进我国从“发酵大国”向“发酵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以阿维菌素为例,综述其基础研究的技术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入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阿维菌素的单位产量提高了1000倍,至9 g/L,在内蒙古新威远与阿维菌素产业联盟的公司应用,迫使默克公司全面退出阿维菌素历史舞台,从而引领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为我国其它天然产物生物制造品种的改良提供思路和方法。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