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63(4):1305-1317.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596 CSTR: 32112.14.j.AMS.20220596
摘要:宿主防御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以及抗炎、细胞趋化、促进血管生成和修复损伤等免疫调节功能。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宿主防御肽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研究上。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宿主防御肽也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在临床各类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宿主防御肽直接杀伤病毒、调节病毒感染过程和参与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调节这3个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宿主防御肽抗病毒相关研究和相关抗病毒生物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3, 63(4):1318-1328.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10 CSTR: 32112.14.j.AMS.20220610
摘要:RecJ蛋白属于aspartate-histidine-histidine (DHH)磷酸酯酶超家族,存在于细菌、真核生物和古菌中。细菌RecJ蛋白是一种5′→3′ ssDNA外切酶,参与错配修复、同源重组、碱基切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真核生物cell division cycle 45 (Cdc45)蛋白是细菌RecJ核酸酶的同源物,但不具有核酸酶活性。Cdc45蛋白能够与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MCM)和Go-Ichi-Ni-San (GINS)形成Cdc45-MCM-GINS (CMG)复合物,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重要组分。在古菌中,几乎所有基因组已测序的古菌均编码一种或多种RecJ蛋白同源物。与细菌RecJ核酸酶不同,古菌RecJ蛋白具有多样化的核酸酶活性,并且能够与MCM和GINS形成类似于真核生物CMG的复合物。因此,古菌RecJ蛋白是参与古菌DNA复制、修复和重组的重要成分。基于目前古菌RecJ蛋白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古菌RecJ蛋白的活性、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聚焦于不同古菌RecJ蛋白以及它们与细菌RecJ核酸酶和真核生物RecJ同源物的异同点,并对古菌RecJ蛋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3, 63(4):1329-1339.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52 CSTR: 32112.14.j.AMS.20220652
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COVID-19)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随着新突变株的不断出现,寻找有效治疗药物和靶点迫在眉睫。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ISGs)是由干扰素(interferons, IFNs)诱导后表达上调的一类基因,在宿主抵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ISGs能够靶向许多病毒复制的不同阶段发挥抗病毒作用,然而SARS-CoV-2也进化出各种策略干扰或逃避宿主天然免疫。因此,全面了解SARS-CoV-2与ISGs相互作用,对于设计抗病毒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简要综述不同ISGs抵抗SARS-CoV-2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的抗病毒药物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2023, 63(4):1340-1355.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65 CSTR: 32112.14.j.AMS.20220665
摘要:异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产铵是氮转化附属途径,为生态系统中氮的重复利用提供了依据,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据报道,氮源的种类及浓度不同异化还原产铵的发生机制及强度具有差异性,决定着微生物产铵的效率,因此,有必要明确不同氮源异化还原产铵的代谢机制。本文详细论述了参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异化还原产铵过程的相关微生物种类、产铵途径及其机理;系统分析了单一氮源和混合氮源对不同微生物产铵的影响和差异,比较了放线菌与其他微生物产铵的优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微生物异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产铵提供理论基础。
2023, 63(4):1356-1364.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72 CSTR: 32112.14.j.AMS.20220672
摘要:三基序蛋白家族(tripartite motif, TRIM)是参与不同细胞功能的一大类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蛋白质,在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RIM家族蛋白可通过提高宿主固有免疫应答或直接降解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活性;部分病毒有时也可利用TRIM家族蛋白调控细胞因子表达促进自身感染。本文综述了TRIM家族蛋白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研究病毒感染机制提供参考。
2023, 63(4):1365-1378.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84 CSTR: 32112.14.j.AMS.20220684
摘要: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也是多种有益微生物和病原菌的传递载体。种子微生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程度、品质及产量等密切相关。随着微生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有关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突飞猛进,尤其植物微生态相关的根际微生物组和叶际微生物组的研究已经成为焦点和热点。相比之下,对植物种子内生微生物组的研究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细菌是种子内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本文将重点从种子内生细菌的类群组成、生物学功能、传播途径和核心微生物组四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剖析当前种子内生微生物组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2023, 63(4):1379-1391.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705 CSTR: 32112.14.j.AMS.20220705
摘要: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AOB)的代谢多样性,使得该菌群能够在海洋、湿地和陆地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甚至在一些极热和极寒环境中也检测到了该菌群的存在。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厌氧氨氧化菌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发现、分布及脱氮贡献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厌氧氨氧化菌分布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该综述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氮循环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实际角色和功能,并基于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nammox)过程,探究能与其进行协作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以期为这些工艺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生态学基础和新的思考,从而实现脱氮工艺的技术变革。
2023, 63(4):1392-1403.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706 CSTR: 32112.14.j.AMS.20220706
摘要:OxyR属于LysR型转录因子家族的氧化胁迫调控蛋白,是细菌抵抗氧化胁迫压力的重要调控因子。OxyR能够通过调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清除H2O2、参与铁代谢控制胞内过氧化物的产生以及修复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从而抵抗氧化胁迫。OxyR的基因表达调控功能依赖于其还原态和氧化态之间的转变,改变调控蛋白对下游基因调控区的亲和能力。氧化态OxyR识别启动子区的结合序列,激活或抑制过氧化氢酶等基因的表达。还原态和氧化态的转换依赖于在氧化状态下分子间二硫键的形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细菌OxyR调控基因表达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入理解OxyR在细菌抵抗氧化胁迫的作用方式,为相关致病菌的防治奠定分子基础。
2023, 63(4):1404-1410.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707 CSTR: 32112.14.j.AMS.20220707
摘要: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n, CDT)属于AB2毒素,由多种革兰氏阴性菌产生。CDT是第一种被描述的细菌基因毒素,编码3种多肽:CDTA、CDTB和CDTC。CdtB是活性部分,有损伤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CDT具有一种新的分子作用模式,会干扰真核细胞周期的进展,从而导致G2/M停滞和细胞凋亡,该作用机制针对细胞,而且现阶段对于CDT的研究更多也是细胞层面,但是CDT作为毒力因子最终作用是损伤宿主造成疾病。但目前对CDT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了解尚不清晰。本文对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作为毒力因子从损伤上皮屏障、适应性免疫以及促进炎症反应三方面来综合阐述其对宿主防御机制途径的损伤,以期了解其致病机制以及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2023, 63(4):1411-1431.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57 CSTR: 32112.14.j.AMS.20220657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多、病程缠绵的终身难治性疾病。而黏质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 muciniphila)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 SCFA)是近年来发现的对UC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及代谢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归纳和总结。因此本文从肠黏膜机械、化学、免疫及生物屏障这四个角度综合分析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试图探讨A. muciniphila和SCFA对肠黏膜屏障的具体作用机理,为研究UC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2023, 63(4):1432-1446.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480 CSTR: 32112.14.j.AMS.20220480
摘要:【目的】为了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的2种衍生物和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compound potassium peroxymonosulfate powder, KMPS)运用于体外细胞实验中,以评估这3种药物对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的抑制和杀灭效果。【方法】利用MUSE法和CCK-8法评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棕榈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palmitate, EGCG-P)、乙酰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peracetylated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AcEGCG)和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3种药物对细胞的安全浓度,利用体外细胞感染病毒模型,使用不同浓度测试物处理病毒或细胞后感染病毒,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法分析不同测试物对病毒的抑制和杀灭效果。使用不同浓度测试物处理细胞后,利用qRT-PCR法检测宿主免疫相关基因变化情况。【结果】EGCG-P和AcEGCG对GCRV-JX01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EGCG-P的抑制效果优于AcEGCG,EGCG-P浓度为10 μg/mL和40 μg/mL时病毒量相对于对照组上清中病毒的滴度分别降低了102 copies/μL和103 copies/μL,而AcEGCG浓度为60 μg/mL和120 μg/mL时才能达到相同抑制效果。杀灭实验结果表明,EGCG-P、AcEGCG和KMPS对GCRV-I毒株均有杀灭效果,最低有效杀灭剂量KMPS (5 μg/mL)<EGCG-P (120 μg/mL)<AcEGCG (180 μg/mL)。草鱼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和髓样分化因子(medullary differentiation factor, MyD88)相对于对照组在测试物中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其中EGCG-P (50 μg/mL)和AcEGCG (10 μg/mL)处理组分别在8 h和24 h上调较为显著。【结论】EGCG-P、AcEGCG和KMPS对GCRV-I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和杀灭效果,其中EGCG-P和KMPS能够在40 μg/mL较低浓度下对GCRV发挥显著性的抑制和杀灭效果,且在24 h后不会引起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本研究为拮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环境友好型消毒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何亚文,AZAD Sepideh Mazhari,崔莹,姚润贤,LAW Woan-Fei Jodi,LEE Learn-Han,郝祥蕊,张红艳
2023, 63(4):1447-1459.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597 CSTR: 32112.14.j.AMS.20220597
摘要:【目的】为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研发和使用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生物农药,也是未来发展绿色农药的一个重要方向。【方法】利用包含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 PXO99A的NA培养基琼脂平板,从水稻根际土壤中筛选能抑制Xoo生长的链霉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剪叶法接种Xoo到水稻叶片后,再喷施杀粉蝶菌素溶液(0.1 g/L),2周后测定叶枯症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高产杀粉蝶菌素的发酵培养基;采用PacBio SMRT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 ANI)用于比较HSW2009与其他链霉菌在全基因组水平的亲缘关系。【结果】分离到一株对Xoo生长有强抑制活性的链霉菌HSW2009,其活性代谢产物为杀粉蝶菌素A1 (piericidin A1, 简称PIE);喷施PIE可以减轻Xoo在水稻叶片内的侵染;优化HSW2009高产PIE的发酵条件,得到MFM培养基;HSW2009在MFM培养中生长快、PIE发酵效价最高可以达到0.72 g/L;菌落表型分析、PIE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全基因组测序和ANI分析表明HSW2009与目前有效描述的PIE产生菌不同。【结论】HSW2009是一株高产杀粉蝶菌素A1的链霉菌属候选新种,命名为绍武链霉菌,可作为杀粉蝶菌素产业化研究的出发菌株。
2023, 63(4):1460-1471.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01 CSTR: 32112.14.j.AMS.20220601
摘要:【目的】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中表达截短后的转宿主粘虫颗粒体病毒(Pseudaletia unipuncta granulovirus-Ps, PuGV-Ps)增效蛋白,为构建增效Bt工程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截短后增效蛋白的密码子进行优化,构建增效蛋白及其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析不同启动子指导下增效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明确增效蛋白对Bt的增效活性。【结果】本研究构建了表达载体pHTPcry1AcCoEn81、pHTRHCoEn81和pHTNCCoEn81,SDS-PAGE结果显示pHTPcry1AcCoEn81和pHTNCCoEn81分别可以产生81 kDa和134 kDa的重组蛋白。启动子Pcry1Ac和Pcry8E指导下的增效蛋白表达量和重组增效蛋白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重组增效蛋白可以显著增加Bt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密码子优化的PuGV-Ps增效蛋白可以在Bt中表达并具有显著增效活性,为高效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2023, 63(4):1472-1489.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14 CSTR: 32112.14.j.AMS.20220614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南海海藻共附生放线菌资源的多样性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对中国西沙群岛来源的海藻进行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活性筛选。【方法】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2种不同分离培养基对不同采样位点的6种海藻进行放线菌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的放线菌进行鉴定;用打孔法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等10种敏感细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对筛选得到的目标活性菌株HZ014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AntiSMASH在线工具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其产生新型活性物质的潜力。【结果】从6种海藻中分离得到36株共附生放线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2株、红球菌属(Rhodococcus) 2株、诺卡氏菌属(Nocardia) 3株、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5株和盐孢菌属(Salinispora) 24株;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36株共附生放线菌发酵粗提物对至少1种敏感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菌株发酵粗提物的抗菌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盐孢菌发酵粗提物抑菌谱较另外4个属更广;AntiSMASH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Z014基因组中超过22.28%的基因序列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表明盐孢菌属存在巨大的生物合成潜能,值得深入发掘。【结论】西沙海藻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培养稀有放线菌资源,首次从西沙海藻共附生环境中分离得到专性海洋稀有放线菌盐孢菌属,且分离得到的36株海藻共附生放线菌发酵粗提物对部分敏感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在渔业病害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有望为海洋药物或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新资源。
2023, 63(4):1490-1500.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16 CSTR: 32112.14.j.AMS.20220616
摘要:【目的】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是一类以奶粉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膜炎、菌血症等疾病。荚膜是细菌常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对4种K:CA型别的Cronobacter荚膜多糖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荚膜型别与荚膜多糖的单糖组成的关联规律。【方法】本研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氢核磁共振(1H NMR)分别对28株Cronobacter (4种K:CA型别)荚膜多糖的产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文章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对Cronobacter荚膜多糖产生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为在牛奶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0 h,而且不同条件下未改变Cronobacter荚膜多糖的单糖组成。本研究进一步发现,4种K:CA型别菌株间的荚膜多糖产量具有显著差异,K2:CA2型别的荚膜多糖平均产量最高。其中,2株荚膜多糖产量高的菌株C. sakazakii ATCC 12868和C. sakazakii ATCC 29004也均为K2:CA2型别,产量分别为19.6%和28.4%。此外,通过1H NMR测定出28株Cronobacter的荚膜多糖中的单糖组分有8种,其中在C. malonaticus cro1754B2和C. sakazakii cro1573B3发现了β-ManpNAc,只在C. sakazakii cro771A2中发现了β-Ribp,本研究还发现大多数K1:CA1型别荚膜多糖中均有α-Rhap,大部分K1:CA2型别和K2:CA1菌株荚膜多糖由β-Glcp构成,其中α-Glcp为K2:CA2荚膜多糖的主要单糖组分。【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4种荚膜型别Cronobacter的多糖分泌规律,发现K2:CA2型别的荚膜多糖平均产量最高,发现了Cronobacter荚膜多糖的单糖组成与荚膜型别的相关性,为Cronobacter的荚膜特性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钱江,孟媛媛,赵伟,费福林,余曼,江春铃,殷振杰,赵勇,刘海泉
2023, 63(4):1501-1513.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26 CSTR: 32112.14.j.AMS.20220626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产毒状况的变化,为STEC菌株在胁迫压力下应激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选取3株STEC菌株分别在不同pH值、不同盐浓度、不同温度下进行适应性传代培养,使用一级生长模型Gompertz模型分析其在胁迫环境下的生长异质性;通过Vero细胞毒性实验分析胁迫条件下菌株的产毒状况。【结果】除了pH 5.0条件下的ST462菌株,在pH 5.0和9.0、较高盐浓度1.5% NaCl和2.5% NaCl以及低温10 ℃胁迫条件下STEC菌株都表现出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降低、迟缓期(λ)延长,差异显著(P<0.01);不同胁迫条件下提取的STEC菌株毒素侵染细胞后测得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最适条件,而pH 5.0条件下相反。【结论】STEC菌株在碱性、较高浓度盐以及低温环境胁迫压力下响应应激机制,生长虽受到抑制,但其所产毒素对Vero细胞造成的损伤加重,毒性增强。本研究通过胁迫环境下生长和产毒状况的异质性分析,将有助于全面了解STEC菌株应激反应下的生物学特性;对完善食品安全措施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检测、杀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 63(4):1514-1530.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35 CSTR: 32112.14.j.AMS.20220635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显微观察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探究饲喂生物发酵稻秸对湖羊肠道上皮形态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70日龄、体重相近(25.15±0.47) kg的湖羊公羔21只,根据饲粮中粗饲料的组成随机分为3组:稻秸组、生物发酵稻秸组和苜蓿干草组,饲粮精粗比为6:4,试验持续7周,其中适应期3周,正试期4周,结束后屠宰取样,采集瘤胃、空肠和结肠上皮组织进行观察测量,收集对应肠段内容物用于微生物区系和代谢产物测定。【结果】与稻秸组相比,饲喂生物发酵稻秸显著提高湖羊瘤胃中纤维杆菌(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的含量,促进瘤胃上皮的发育;显著提高湖羊空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改变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空肠上皮组织的发育;改变湖羊结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结论】饲喂生物发酵稻秸有利于湖羊肠道上皮的发育,并增加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
2023, 63(4):1531-1540.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37 CSTR: 32112.14.j.AMS.20220637
摘要:【目的】从沼渣和硫铁矿场土壤中分离可以去除氨氮和硫化物的微生物,并筛选复配后应用于堆肥中,以减少畜牧业粪便处理时臭气的释放量,改善工作环境。【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分别筛选除氨和除硫的微生物,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挑选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组合,复配出微生物除臭剂将其应用于粪便堆肥中,通过检测现场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初步评估其除臭效果。【结果】分离出了12株除氨微生物和5株除硫微生物,挑选出5株效果较好的菌株分别标记为N-2、N-5、N-6、N-11和S-3。复配实验表明菌株N-5+N-6+N-11+S-3组成的微生物除臭剂效果最佳,对NH4+-N和S2–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2.46%和84.84%。同时,堆肥应用实验证明微生物除臭剂具有除臭功效,尤其是在堆肥前期,在第7天翻堆的过程中氨气和硫化氢释放量相对于对照组减少了62.84%和53.12%。堆肥结束,与对照组相比,微生物除臭剂组氨氮含量低于对照组33.62%。【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微生物除臭剂有效降低了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恶臭气体的释放,在改善畜牧业粪便堆肥处理环境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023, 63(4):1541-1550.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47 CSTR: 32112.14.j.AMS.20220647
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新生隐球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棋盘法测定小檗碱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协同作用,测定小檗碱对隐球菌重要毒力因子的表达,以及对巨噬细胞和隐球菌互作的影响,采用隐球菌感染大蜡螟模型测定小檗碱的体内杀菌活性。【结果】小檗碱是一种杀真菌化合物,在测试的菌株中,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范围为8−16 µg/mL。亚致死剂量小檗碱能够抑制隐球菌荚膜大小、产黑色素能力和有性生殖能力,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锌指转录因子Nrg1介导了上述重要的过程。在隐球菌感染动物模型中,小檗碱能够延长感染大蜡螟的存活时间。【结论】小檗碱在体内外具有优异的抗隐球菌活性,有望作为抗隐球菌药物开发的起始化合物。
2023, 63(4):1551-1565.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62 CSTR: 32112.14.j.AMS.20220662
摘要:【目的】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可以提高多糖的产量,并且能够将原有的植物多糖转化成活性更高的新型发酵多糖,本研究围绕天山雪莲的粗多糖,基于发酵后的活菌数、多糖产量和护肤功效进行发酵菌种筛选,旨在获得适宜发酵天山雪莲粗多糖的优良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发酵天山雪莲粗多糖,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数,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发酵液的多糖含量;采用细胞屏障损伤和抗炎模型,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率,利用格里斯法检测NO含量,评价发酵多糖在细胞模型中的护肤功效;利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分析发酵多糖对皮肤组织表观及经皮失水率、皮肤组织病理及表皮厚度变化和皮肤组织屏障蛋白-丝聚合蛋白的影响,评价发酵多糖在动物模型中的功效。【结果】不同菌株发酵天山雪莲粗多糖后的活菌数和多糖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CFM1162和165-M1、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CFM1073、罗伊氏乳杆菌(L. reuteri) CCFM8631、清酒乳杆菌(L. sakei) GD17-9的活菌数较高,均不低于2.0×108 CFU/mL;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N7-A5、干酪乳杆菌CCFM1073、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清酒乳杆菌GD17-9发酵天山雪莲粗多糖的多糖产量较高,达到1.37 g/L以上。综合多糖产量和活菌数,选取干酪乳杆菌CCFM1073、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清酒乳杆菌GD17-9、酿酒酵母HN7-A5的发酵多糖进行细胞护肤功效评价,结果显示所选菌株的发酵多糖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诱导的HaCaT细胞存活率影响不大,而清酒乳杆菌GD17-9、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干酪乳杆菌CCFM1073、酿酒酵母HN7-A5的发酵多糖对降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含量效果较好,其中清酒乳杆菌GD17-9、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的发酵多糖分别降低了81%和71%。结合活菌数、多糖产量、细胞护肤功效评价,选取清酒乳杆菌GD17-9和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发酵的天山雪莲粗多糖进行动物护肤功效验证,发现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发酵天山雪莲粗多糖功效更好。【结论】综合活菌数、多糖产量以及细胞和动物模型的护肤功效,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菌株是发酵天山雪莲粗多糖的最适宜菌株。
李春月,刘本松,刘博,齐欣,解琳,刘丽杰,张艳馥,潘林,金忠民
2023, 63(4):1566-1574.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63 CSTR: 32112.14.j.AMS.20220663
摘要:【目的】探讨耐重金属细菌对铅(lead, Pb)和镉(cadmium, Cd)胁迫下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幼苗Pb、Cd抗性和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Pb和Cd [(200+20) mg/kg、(400+40) mg/kg、(800+80) mg/kg]处理下,接种菌株JB19并测定菊苣幼苗生长指标、Pb和Cd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总黄酮含量和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菌株JB19可显著提高不同浓度Pb和Cd处理下菊苣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减少氧化损伤,地上部和根部Pb、Cd含量均降低,其中在(Pb200+Cd20) mg/kg处理下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7%和26.1%,地上部Pb、Cd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53.2%和54.1%;加强了菊苣幼苗的抗氧化酶防御系统,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均显著上调,其中在(Pb400+Cd40) mg/kg处理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了105.2%,查尔酮异构酶基因上调最显著,达458.9%。【结论】菌株JB19在减少植株体内重金属积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生物量、抑制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改变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水平,提高菊苣幼苗的Pb、Cd抗性。
2023, 63(4):1575-1586.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66 CSTR: 32112.14.j.AMS.20220666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表达强度,筛选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内源启动子,确定适合碱性果胶酶基因表达的强启动子,并进一步对选用的强启动子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启动子片段进行预测与筛选,采用相对荧光强度、酶活力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技术检测不同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结果】启动子PrapA、PmetE-1、Phin-1表达碱性果胶酶的活力分别是P43启动子的9.8倍、4.8倍、3.0倍,筛选出的这3个强启动子为其他异源基因在解淀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及筛选启动子,筛选得到比较强的启动子PrapA、PmetE-1和Phin-1,有效提高了碱性果胶酶的表达量。
余欣悦,孟雅苹,王守程,潘东福,裴娅琳,冯丽华,张丽珍,颜伟玉
2023, 63(4):1587-1602.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73 CSTR: 32112.14.j.AMS.20220673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 SBV)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简称意蜂)工蜂幼虫发育和免疫基因、营养代谢基因、抗病毒基因、细胞发育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从蜂群中移取2日龄的中蜂和意蜂幼虫,在培养箱(34 ℃, RH 85%)进行人工饲养,3日龄时接种SBV病毒,每天观察记录死亡情况,并通过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4日龄和7日龄幼虫体内SBV基因相对表达量,及免疫基因(Apidaecin、Abaecin、Hymenoptaecin、Denfensin、Lys-1、Pgrp-lc、Kenny、Domeless)、营养代谢基因(Ilp1、Hex110、Vg)、抗病毒基因(Dis3、Dicer、Ago1)、细胞组成及发育调控基因(Vhdl、Co-1-iv)以及细胞代谢和调控基因(Mta1)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感染相同剂量的SBV后,中蜂幼虫在8日龄时全部死亡,意蜂幼虫则有部分羽化出房,并且同日龄中蜂幼虫体内SBV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意蜂。与对照组相比,4日龄中蜂幼虫体内Abaecin、Apidaecin、Hex110、Dicer、Vhd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意蜂幼虫体内仅有Hymenoptaecin、Ago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同时Abaecin、Apidaecin、Vg、Vhdl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在7日龄时,中蜂幼虫体内的Hex110、Dis3、Ago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而意蜂幼虫体内的Ilp1、Dicer、Co-1-iv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中蜂和意蜂在幼虫期都能受到SBV侵染,但中蜂的敏感度显著高于意蜂;中蜂与意蜂感染SBV后在免疫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不同蜂种对病虫害的防御机制、机体的调控营养代谢及病毒引起的siRNA反应差异有关。
2023, 63(4):1603-1617.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75 CSTR: 32112.14.j.AMS.20220675
摘要:【目的】探究高寒湿地逆行演替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依托逆行演替典型样带(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演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高寒湿地逆行演替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水平上的物种组成,致使草甸区的微生物ACE、Chao1、Simpson、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沼泽区和沼泽化草甸区(P<0.05);随着演替发生,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均减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增加;主坐标法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PCoA)排序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各逆行演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散趋势,其中草甸区中物种离散较大,而沼泽化草甸和沼泽区却都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进一步的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表明,在土壤微生物门和属水平上,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碳是影响微生物优势菌门的关键因子。【结论】高寒湿地逆行演替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使群落结构由富营养型菌群向寡营养型菌群演变。
2023, 63(4):1618-1629.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87 CSTR: 32112.14.j.AMS.20220687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9945a菌株中ydgF1基因编码的转运蛋白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分别构建ydgF1基因过表达株9945a/pHY300-Shu-ydgF1和敲除株9945aΔydgF1,设计了以d-丙氨酸为唯一氮源的磷酸盐d-丙氨酸(phosphate d-alanine, PDA)培养基来考察菌株的生长能力,并进行细胞吸收实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评价菌株9945a与9945aΔydgF1在LB培养基中不同生长时期ydgF1的相对表达量,然后对9945a与9945aΔydgF1后期的培养基平板活菌计数,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 CFU)。【结果】在PDA培养基中,9945aΔydgF1的比生长速率始终低于9945a,而9945a/pHY300-Shu-ydgF1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36 h–1,是9945a/pHY300-Shu的1.98倍,并且培养15 h后9945a/pHY300-Shu-ydgF1的OD600值为3.04,是9945a/pHY300-Shu的1.73倍。细胞吸收实验中,9945a ΔydgF1吸收d-丙氨酸的浓度为(0.509±0.055) g/L,明显低于9945a吸收的(0.759±0.038) g/L。9945a/pHY300-Shu-ydgF1吸收浓度为(0.821±0.021) g/L,略高于9945a。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9945a的ydgF1相对表达量在转换期和稳定期逐渐提高,9945aΔydgF1的ydgF1相对表达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几乎都为0。9945a与9945a ΔydgF1后期的CFU显示ydgF1的敲除减弱了地衣芽孢杆菌9945a后期的生存能力。【结论】YdgF1在地衣芽孢杆菌9945a中参与d-丙氨酸吸收,有利于地衣芽孢杆菌9945a的长期生存。此外还发现YdgF1可能参与l-天冬酰胺吸收。
2023, 63(4):1630-1644.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95 CSTR: 32112.14.j.AMS.20220695
摘要:【目的】副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作为格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的近源物种,是肠道、生殖道重要菌种之一。本研究团队前期发现L. paragasseri IMAU FB017具有良好的胃酸和胆盐耐受性,拟从基因组水平解析IMAU FB017的遗传背景和功能基因特征,并挖掘潜在益生特性基因,为其开发利用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采用Nanopore和Illumina两种测序技术完成了IMAU FB017全基因组测序及完成图组装,并结合NCBI已公开的18株L. paragasseri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利用Roary软件识别核心基因集与泛基因集;采用Rapid Annotation using Subsystem Technology (RAST)网站对基因组进行功能注释,以探究IMAU FB017基因组特征。【结果】结果显示IMAU FB017基因组包含1条环状染色体和1个质粒,其中环状染色体大小为1 880 023 bp,GC含量为34.90%,包含1 851个蛋白质编码区(protein-coding sequence, CDS);质粒大小43 639 bp,GC含量为38.00%。基于18株L. paragasseri基因组序列识别到的903个核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L. paragasseri群体共形成3个分支。菌株IMAU FB017属于分支Ⅰ,该分支包含菌株最多(13株,约占68%),且相同分离源的菌株无显著聚集趋势。功能注释分析发现,IMAU FB017基因组中编码关于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胺的利用相关基因以及草酸分解代谢相关益生基因,并且包含1条完整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基因簇和3条耐酸耐胆盐相关基因簇且与表型对应。【结论】本研究从基因组水平解析了IMAU FB017遗传背景,并挖掘了潜在益生相关基因,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3, 63(4):1645-1657.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703 CSTR: 32112.14.j.AMS.20220703
摘要:【目的】研究恶臭假单胞菌B6-2和克雷伯氏菌CW-D3T构建的混合功能菌对多环芳烃的协同修复效能,并探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混菌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以期为芳烃化合物的生物修复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长曲线及平板菌落计数法反映混菌生长情况及比例,从而评估混菌降解体系的可行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各体系以及不同吐温-80浓度下混培体系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能;最后通过烷烃吸附法测定细胞表面疏水性,以探究吐温-80对混合功能菌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机制。【结果】等比例混合的2株菌共培养生长状态优于纯培体系,对混合多环芳烃(菲、荧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33.4%、30.1%、28.6% (7 d),相较于菌CW-D3T,分别提高了1.31倍、1.46倍、1.42倍。混培体系中加入500 mg/L的吐温-80对菲、荧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47.7%、43.2%、38.8% (7 d),相较于对照组各提高了1.55倍、1.38倍、1.31倍,而更高浓度的吐温-80无明显促进作用或轻微抑制。添加吐温-80使菌CW-D3T和混菌的表面疏水性提高,而菌B6-2表面疏水性降低。结合细菌生长量分析表明,更高浓度的吐温-80会对菌B6-2产生一定的毒性抑制其生长从而影响混菌降解效率。【结论】恶臭假单胞菌B6-2和克雷伯氏菌CW-D3T构建的混合功能菌具有良好的协同修复芳烃化合物效能,低浓度吐温-80可作为碳源被细菌利用,并可以提高细胞表面疏水性等从而显著提高菲、荧蒽、芘的去除效率。
2023, 63(4):1658-1671.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56 CSTR: 32112.14.j.AMS.20220656
摘要:【目的】开发一种高效地从造礁石珊瑚中分离、培养共生虫黄藻的技术方法,为珊瑚共生虫黄藻藻种资源储备和生理功能研究积累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微孔滤网过滤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造礁石珊瑚组织中直接分离或富集共生虫黄藻细胞,然后用改良的L1培养基在96孔板上对所得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后进行单细胞分离、培养和(或)平板划线培养获得单克隆虫黄藻细胞系。对所得虫黄藻单克隆藻株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分析,结合内转录间隔区2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和大亚基(large subunit, LSU)测序进行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采用上述方法从涠洲岛的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e)和西沙群岛的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及柔枝鹿角珊瑚(Acropora tenuis)中分离、培养得到3个虫黄藻株系,编号分别为AP21C1、GF21D1和AT21A113。3株藻的ITS2基因型分别鉴定为C1、D1及A113亚系群,系统发育特征分别与已命名的虫黄藻Cladocopium goreaui、Durusdinium trenchii及Symbiodinium natans基本一致。3株藻细胞在对数生长期均有自旋运动且具有贴壁性,其中AP21C1株系的虫黄藻细胞无法在琼脂平板上生长。【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地对珊瑚共生虫黄藻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将对后续珊瑚共生虫黄藻物种资源的探索、利用、生理功能研究等提供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持。
2023, 63(4):1672-1680.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59 CSTR: 32112.14.j.AMS.20220659
摘要:【目的】采用盐酸硫胺(aneurine hydrochloride, VB1)作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制备荧光稳定的VB1保护的铜纳米簇(aneurine hydrochloride protected copper nanoclusters, VB1-Cu NCs),并用于痕量Fe3+的检测。【方法】使用VB1作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合成VB1-Cu NCs。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粒径进行表征,并探究了VB1-Cu NCs的pH响应性、对Fe3+的选择性以及线性范围。【结果】制备的VB1-Cu NC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优异的稳定性和超细的尺寸。VB1-Cu NC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Fe3+,在0–5 μmol/L和5–500μmol/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0.085 μmol/L。利用该方法检测实际微生物样品毛癣菌(Trichophyton)中的Fe3+,回收率在95.67%–107.94%之间。【结论】以VB1作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制备了具有稳定荧光的VB1-Cu NCs,基于该铜纳米簇对Fe3+的选择性淬灭,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且灵敏的检测Fe3+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毛癣菌中Fe3+的检测,在实际微生物样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23, 63(4):1681-1689. 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685 CSTR: 32112.14.j.AMS.20220685
摘要:【目的】建立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电穿孔法转化方案,以实现经济、快速地遗传转化。【方法】将齐整小核菌gpd基因启动子控制的basta抗性基因bar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 Max组成的融合蛋白表达盒,通过电击转入野生型齐整小核菌细胞中,筛选转化子并进行PCR与荧光观察验证。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电压、脉冲时间、外源DNA片段与受体细胞比例等条件下的转化效率,以得到优化的电转化参数。最后,采用优化的条件,尝试转化多种抗性基因与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盒以测试其可用性。【结果】成功得到了bar、sdhR与aphI基因的转化子。【结论】成功建立了优化的齐整小核菌电穿孔转化法。优化的参数条件为电压2 kV/cm、脉冲时间1 ms、DNA/匀浆细胞比例3 μg/300 mg,电击1次。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16 E-mail:actamicro@im.ac.cn
版权所有:微生物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