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51(7):906-913.
摘要: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致病基因的功能,构建高效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体系。【方法】融合PCR 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丽轮枝菌;使用在T-DNA 之间加入致死基因的双元载体,使T-DNA 随机插入转化子在添加5-氟脱氧尿苷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实现对随机插入转化子的“反向筛选”。【结果】对大丽轮枝菌腺嘌呤合成酶基因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进行基因敲除验证,基因敲除转化子在总转化子中的比例分别达到87% 和44%。【结论】成功构建大丽轮枝菌高效
2012, 52(11):1335-1343.
摘要:摘要:【目的】初步明确高毒菌株VDG1特异片段SCF73与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PCR鉴定,明确大丽轮枝菌高毒菌株VDG1相对于低毒菌株VDG2 的特异片段SCF73;构建SCF73片段敲除质粒,导入农杆菌AGL-1,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丽轮枝菌VDG1,抗性筛选和PCR扩增鉴定SCF73敲除转化子;利用果胶、纤维素和淀粉培养基模拟分析ΔSCF73降解细胞壁组分的能力,采用定量蘸根接种法鉴定其对感病棉种军棉1号的致病力。【结果】确定了大丽轮枝菌VDG1的特异片段SCF73,长度为27.1 kb,预测编码5个基因,推测2个基因具有水解酶功能;筛选获得了3个ΔSCF73突变株;突变株利用细胞壁组分的能力与野生型菌株VDG1 相比无显著差异;突变株对感病棉种军棉1号的致病力显著减弱。【结论】高毒力菌株VDG1 特异片段SCF73 在大丽轮枝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