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62(2):686-702.DOI: 10.13343/j.cnki.wsxb.20210308CSTR: 32112.14.j.AMS.20210308
摘要:【目的】女贞是我国分布广泛的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和资源昆虫白蜡虫的优良寄主植物,解析女贞叶、茎、根、根际土壤4种生态位的细菌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研究女贞及其相关微生物组的互作及开发利用女贞内生和根际细菌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女贞叶、茎、根、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V5–V7区,通过Illumina MiSeq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女贞不同生态位细菌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功能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果】女贞4种样本共获得168 229条有效序列,聚类后共计977个OTU,归属于23门,54纲,138目,227科和399属。不同生态位细菌群落多样性从根际土壤到根、茎、叶自下而上逐渐降低,Shannon指数分别为4.514、3.856、2.704和1.908。β-多样性分析表明,女贞4种生态位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R=0.842 6,P<0.05),而叶与茎(R=0.481 5,P>0.05)、根与根际土壤(R=0.888 9,P>0.05)的细菌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相似。在物种组成上,根、茎和叶内生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为绿弯菌门;在属水平上,女贞核心菌群主要包括红球菌属、马赛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伯克氏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和热酸菌属,其中伯克氏菌属、慢生根瘤菌属等为植物益生菌资源。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不同生态位细菌群落的功能以化能异养为主,地上部分(叶、茎)菌群主要在碳、氢循环中发挥作用,而地下部分(根和根际土壤)菌群主要行使与氮循环相关的功能。【结论】女贞不同生态位的细菌群落多样性自下而上呈现过滤选择机制,不同样本细菌群落结构生态位分化特征明显,在物种组成上存在植物区室特异性。女贞相关微生物群中存在多种植物益生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2012, 52(8):1002-1010.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白蜡虫体内杀雄菌属(Arsenophonus)共生菌的含量与白蜡虫性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6S rDNA 文库的方法对白蜡虫雄虫体内的共生菌进行分析,利用杀雄菌属特异的2 条16S rDNA 引物以及23S rDNA 引物进行PCR 检测。对昭通、昆明、金口河、杭州、长春、江华6 个不同地理种群白蜡虫体内的杀雄菌属共生菌进行半定量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 对昭通、昆明、金口河白蜡虫体内的杀雄菌属共生菌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在白蜡虫体内首次发现杀雄菌属共生菌。在白蜡虫雌雄虫体内均扩增出杀雄菌属的两条不同长度的16S rDNA 序列,分别为445bp 和1462bp,并扩增得到长度为582bp 的23S rDNA序列。杭州和江华地理种群白蜡虫的一些个体不含杀雄菌属共生菌。昭通地理群的杀雄菌属共生菌含量显著高于金口河和昆明,而昆明和金口河白蜡虫的杀雄菌属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蜡虫体内杀雄菌属共生菌的含量与白蜡虫性比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