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植物乳杆菌ZS2058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的反应动力学

      2009, 49(2):174-179.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生物转化;植物乳杆菌;速度方程;底物抑制
      摘要 (1555)HTML (0)PDF 258.92 K (2198)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本实验室从泡菜中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完整细胞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探讨底物浓度、细胞浓度、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对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反应速度的影响,并通过双倒数和Hanes-Woolf作图法拟合反应初始阶段的速度方程。【结果】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时存在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当亚油酸浓度为0.4 mg/mL时产c9, t11-共轭亚油酸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值15.99 μg/(mL?h);反应速度随细胞浓度增加而上升,当细胞浓度为5×1010 cfu/mL时反应速度达到最高;最适pH值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5和40 ℃。利用双倒数和Hanes-Woolf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在低底物浓度下,反应初始阶段的反应规律与经典的米氏方程相符,而在高底物浓度下,存在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结论】通过对植物乳杆菌ZS2058完整细胞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各因素的考察,在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的同时建立了不同底物浓度范围内的反应速度方程,这对于实现共轭亚油酸的生产和研究其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 利用非经典分泌蛋白质实现脂肪酶A的分泌表达

      2015, 55(2):198-204.DOI: 10.13343/j.cnki.wsxb.20140016CSTR: 32112.14.j.AMS.20140016

      关键词: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非经典分泌蛋白质,脂肪酶A
      摘要 (1303)HTML (599)PDF 1.21 M (2545)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以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A(LipaseA)为报告蛋白,尝试利用4种非经典分泌蛋白质及其前50个氨基酸作为分泌信号以实现其分泌表达。【方法】我们扩增了脂肪酶A 的编码基因和非经典分泌蛋白质的编码序列,构建了8种针对脂肪酶A的分泌表达载体,并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WB800菌株,通过测定重组菌株的酶活、利用蛋白质电泳和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脂肪酶A的分泌情况【结果】以PdhA的氨基酸序列和SodA、Eno的前50氨基酸序列作为分泌信号的重组菌株较好的实现了脂肪酶A的分泌表达。【结论】部分非经分泌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或其前50个氨基酸序列能够引导脂肪酶A分泌至细胞外。

    • 溶氧影响土壤杆菌ATCC 31749发酵生产热凝胶的蛋白质组学

      2015, 55(8):1018-1025.DOI: 10.13343/j.cnki.wsxb.20140609CSTR: 32112.14.j.AMS.20140609

      关键词:关键词:土壤杆菌,热凝胶,溶氧,蛋白组学
      摘要 (906)HTML (676)PDF 1.98 M (2139)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sp.)ATCC 31749在氮源限制条件下生物合成热凝胶是一个专性好氧过程,在微氧和缺氧条件下,热凝胶的合成受到严重限制。为探寻溶氧影响微生物多糖合成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溶氧条件下(75%,50%,25%,5%)土壤杆菌发酵生产热凝胶的蛋白质组差异。【方法】利用蛋白质二维电泳技术,分离出不同溶氧水平下土壤杆菌显著表达差异的胞内蛋白,利用质谱MALDI-TOF/TOF鉴定二维电泳表达差异蛋白点,并分析热凝胶合成过程中溶氧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4个溶氧水平下成功鉴定出15个显著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多糖合成、脂肪酸合成、氨基酸合成等途径。其中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和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直接参与调控热凝胶合成。【结论】溶氧可显著影响与热凝胶合成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高溶氧水平可增加热凝胶前体物质UDP-葡萄糖的积累,使更多的UDP-葡萄糖用来合成热凝胶。

    • 卷枝毛霉中苹果酸酶同工酶V的酶学性质

      2016, 56(2):309-316.DOI: 10.13343/j.cnki.wsxb.20150345CSTR: 32112.14.j.AMS.20150345

      关键词:卷枝毛霉苹果酸酶酶学性质金属离子中间代谢产物
      摘要 (897)HTML (644)PDF 4.22 M (177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卷枝毛霉中苹果酸酶同工酶V的性质。[方法] 克隆卷枝毛霉中编码苹果酸酶同工酶V的me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利用His标签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酶BLME1,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 该重组酶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33 ℃,在此条件下酶活达到92.8 U/mg,对底物L-苹果酸和NADP+的米氏常数Km值为0.74960±0.06129 mmol/L和0.22070± 0.01810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72.820±1.077 U/mg和86.110±1.665 U/mg。金属离子Mg2+、Mn2+、Co2+、Ni2+可以激活BLME1的活性,而Ca2+、Cu2+对BLME1活性则有抑制作用,中间代谢产物草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也会抑制BLME1的活性,但琥珀酸却对BLME1有激活作用。[结论] 本实验调查了卷枝毛霉苹果酸酶同工酶V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动力学参数,以及各种金属离子和中间代谢产物对酶活力的影响,这为以后深入研究该苹果酸酶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