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稻曲病菌PMK1类同源基因克隆及在稻瘟病菌遗传互补中的功能验证

      2008, 48(11):1473-1478.

      关键词:关键词:稻曲病菌;UVMK1;稻瘟病菌;MAPK
      摘要 (1324)HTML (0)PDF 620.57 K (3592)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克隆稻曲病菌PMK1类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同源基因。【方法】根据丝状真菌MAPK蛋白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扩增稻曲病菌MAPK基因部分片段,进而利用TAIL-PCR进行染色体步移和RT-PCR获得UVMK1基因全长和cDNA全长。构建互补载体,交叉互补稻瘟病菌DPMK1突变体菌株nn78进行功能验证,包括附着胞分化和致病性测定。【结果】UVMK1基因全长1435 bp,包含3 个内含子,编码355 氨基酸的蛋白。UVMK1推导蛋白与丝状真菌Magnaporthe grisea PMK1,Fusarium oxysporum FMK1,Fusarium solani FSMAPK,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CMK1,Botrytis cinerea BMK1,Claviceps purpurea CMPK1等编码蛋白高度同源。转化稻瘟病菌菌株nn78,获得5 个转化子。其中选取的转化子恢复了稻瘟病菌正常的附着胞分化和对大麦叶片的致病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了首个稻曲病菌MAPK基因,而且UVMK1基因是稻瘟病菌PMK1的同源基因。

    • 植物病原真菌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机制及功能

      2008, 48(12):1681-1686.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发生;丝状真菌;致病性
      摘要 (1755)HTML (0)PDF 228.19 K (3300)收藏

      摘要: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P)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参与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P的产生、增殖及降解是细胞器发生机理研究的重要部分。到目前已知的P发生相关基因有30多个,但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作为一种多细胞真核生物,丝状真菌在P发生机制的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序列的应用和真菌生物技术的进展,丝状真菌中P功能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作为丝状真菌真菌中的重要类群,植物病原真菌P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也引起关注。本文对P发生机制、在丝状真菌中的研究概况,以及与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关系进行了 综述。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