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42(6).
摘要:利用PCR扩增基因cry1D启动子及上游区片段,在测序的基础上构建含cry1DlacZ融合基因穿梭质粒,导入不同遗传背景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中,并以cry1AblacZ融合基因为对照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启动子上游区的作用。结果表明,cry1DlacZ和cry1AblacZ融合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中表达完全不同,也许一些宿主专一性的因子参与了转录调控;而在同一菌株中Ccry1DlacZ和cry1AblacZ的表达差异是由于上游区的不同以及竞争有限的σ因子所致。利用PCR定点诱变技术突变其SD序列GGGGA为GGAGG后,cry1DlacZ融合基因的表达提高了1.0~1.6倍。表明GGAGG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合适的SD序列,也揭示了不合适的SD序列是cry1D表达量低的原因之一。
2002, 42(4).
摘要:通过目标基因内部缺失片段的获得以及DNA重组交换等技术的有效运用,在氨基酸工业重要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中,成功地定点构建了两个目标研究基因的单基因缺失菌株和双基因缺失菌株,并通过了PCR和测序等方法的分析验证。
2002, 42(3).
摘要:苏云金芽胞杆菌鲇泽亚种菌株HD|133含有代表性的三种cry1类基因cry1Ab,cry1C和cry1D,它们的表达量却明显不同。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了菌株HD|133中基因cry1D和cry1Ab的mRNA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基因cry1D mRNA的形成比基因cry1Ab的mRNA滞后3h,且基因cry1D形成mRNA的量很低,产生过程很平稳,在芽胞形成中期比cry1Ab mRNA低37倍;cry1Ab mRNA含量在芽胞形成前期高于后期,在后期仍能大量持续稳定地转录。cry1D mRNA的半衰期为18min,而cry1Ab mRNA的半衰期为14min。尽管cry1D mRNA比cry1Ab mRNA的半衰期更长,但cry1D和cry1Ab转录时间和转录量的差异是导致其表达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2002, 42(3).
摘要:为寻找谷氨酸棒杆菌转座子插入突变菌株中的转座子插入位点,采用了转座子挽救法对转座子及其插入位点附近的序列进行分离,并测定插入位点相邻DNA序列,获得了三个转座子插入位点DNA序列,其中一个是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另两个为目前未知基因,暂命名为orfA和orfB。该方法简便易行,是分析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理想方法。
2001, 41(6).
摘要: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ferrihydrite,lepidocrocite,hematite,goethite and aluminum-substituted iron oxides were examined by iron-reducer GS-15 under anaerobic pure culture condi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rihydrite and lepidocrocite can be rapidly reduced by iron-reducer,and the percentage of microbial reduction are respectively 95.4% and 95.8% after 4 days incubation at 25℃.The other iron oxides like hematite,Al-hematite,goethite and Al-goethite are very difficult to reduce during short-term I…
2001, 41(6).
摘要:基于嗜热菌Aquifexaeolicus的mbhS2基因 ,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以Aquifexpyrophilus的染色体DNA为模板 ,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其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A .aeolicus的相应序列具有 85 %的同源性。以此PCR片段为探针 ,从A .pyrophilus的NcoⅠ部分基因组文库 (4~ 6kb)中筛选出含 5kb大小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 ,进而对其进行了亚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 ,该插入子包含A .pyrophilusmbh2基因簇的小亚基基因mbhS2、orf1基因和部分orf2基因。所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A .aeolicus的MbhS2和Orf96 3相比较的同源性分别为 81%和 60 %。
2001, 41(4).
摘要:采用含α 乙酸萘酯和固兰RR的表面琼脂法从RalstoniaeutrophaCH34的基因文库中筛选酯酶基因estA ,对含有estA的 1 7kbDNA片段的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全长82 5bp,编码由 2 75个氨基酸组成的EstA蛋白 ,分子量为 30 785D。经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发现EstA与参与芳香化合物代谢中间位裂解途径的水解酶有很高的同源性。
2001, 41(3).
摘要:蜡状芽胞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它能引起食物中毒和其它形式的疾病。潜在的致病因子包括磷脂酶C、溶血素、肠毒素和呕吐毒素等。在很多致病菌中致病因子的表达都是协同调控的。从蜡状芽胞杆菌模式菌株ATCC1 4579经转座子诱变的文库 ,筛选到一株磷脂酶阴性的突变子 ,该突变子的蛋白酶活性明显减弱了。插入位点的序列分析表明 ,一个高度同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转录激活子PlcR的基因被插入失活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能激活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基因的转录外 ,转录激活子PlcR至少还能调控卵磷脂酶和一个或多个蛋白酶基因的表达 ,这是一个多效调节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