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64(7):2295-2306.DOI: 10.13343/j.cnki.wsxb.20230680CSTR: 32112.14.j.AMS.20230680
摘要:【目的】环境真菌是导致博物馆藏品微生物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博物馆库房环境中由于藏品材质、来源和保存环境的差异,其环境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在博物馆空调系统的影响下,藏品库房之间还存在真菌扩散的现象。研究不同材质藏品库房空气中真菌组成差异及其种类随季节变化情况,是开展博物馆环境微生物风险预警和防范的基础。【方法】选择某博物馆的铁器库房和丝织品库房,在一年时间内采用撞击法每两个月采样一次,通过ITS rDNA序列对真菌的种类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扩增子测序,共获得5门20纲184科的真菌信息,其中超过半数存在显著的季节波动。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铁器库房与丝织品库房存在特异性的、较为稳定的基础真菌菌群,这些真菌受季节波动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夏季,多种具有蛋白类、纤维素类基质藏品损伤能力的真菌在两类库房出现了显著的富集,对藏品具有潜在威胁。此外,部分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酸类物质,不利于藏品保护。【结论】本研究为博物馆环境有害真菌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对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2, 62(11):4397-4413.DOI: 10.13343/j.cnki.wsxb.20220152CSTR: 32112.14.j.AMS.20220152
摘要:【目的】在无法实现洁净环境的古建筑内,文物易遭受霉菌的破坏,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探明空气中真菌的种类对文物、游客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与撞击法对夏季养心殿正殿内代表性的6个取样位置的气生真菌进行培养并进行ITS1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利用自然沉降法测得气生真菌22种,以枝孢属(Cladospor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类群,在2个位置(佛堂二层与西暖阁)空气真菌污染超标;而撞击法测得100余种,腐生营养型真菌比例较高,优势类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Cladosporium、木霉属 (Trichoderma)、根霉属(Rhizopus)、Aspergillus和Penicillium,所有6个位置均超标。通过对环境因子与真菌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养心殿内真菌丰度与温度、湿度及悬浮颗粒物有着密切关系。在相对湿度较低的6月,温度对丰度影响较大;高湿度时,悬浮颗粒物与湿度对真菌丰度影响更大。丝状真菌的丰度与小粒径悬浮颗粒物、相对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空气中的酵母菌与温度相关性更高。【结论】本研究对养心殿正殿空气中真菌的种属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预防、开放展览以及修缮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