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产甾体皂甙华重楼内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2005, 45(5).

      关键词:华重楼,内生菌,甾体皂甙,16S rDNA序列分析
      摘要 (1033)HTML (0)PDF 240.06 K (1787)收藏

      摘要:从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 Franch)的地下块茎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可能产生甾体皂甙的内生菌(SS01和SS02),薄层层析检测菌株SS01、SS02的发酵产物分别有3条和2条层析带与重楼总皂甙的层析带迁移率相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表明SS01和 SS02分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扩增、测序得到SS01和 SS02的部分16S rDNA序列,GenBank接收号分别为AY842143和 AY842144。用Blastn调出与菌株16S rDNA同源的序列,用ClustalW进行多重序列对比,用软件Phylip按Neighbor_Joining方法构建16S rDNA系统发育树。菌株SS01和SS02分别与Cedecea davisae DSM 4568、Paenibacillus daejeonensis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分别为98.9%和97.7%,将它们鉴定为Cedecea davisae SS01和Paenibacillus daejeonensis SS02。

    • 偶发分枝杆菌MF2和MF96生物转化差异的机理研究

      2005, 45(4).

      关键词:17β_甾体羟基脱氢酶,辅酶,生物转化
      摘要 (703)HTML (0)PDF 205.57 K (1742)收藏

      摘要:偶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亲株(MF2)和突变株(MF96)存在生物转化差异,通过静息细胞系统转化研究发现:在反应达到平衡后,亲株中产物大部分以雄甾烯二酮(△4_androstenedione,4AD)的形式存在,而突变株中产物大部分为睾酮(testosterone,TS)。为了研究二者的转化差异,采用无细胞系统转化的手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足量的NAD+和NADH后,亲株和突变株的转化产物比例基本相同。由此推测:在静息细胞中的转化产物比例不同可能是由于辅酶NAD+与NADH的比例不同引起的。最后通过测定亲株和突变株中辅酶NAD+和NADH的比例证实该推测是正确的。

    • 总状毛霉对4-烯-3-酮甾体的生物转化研究

      2007, 47(3):540-543.

      关键词:生物转化 总状毛霉 14α-羟基化 甾体
      摘要 (612)HTML (0)PDF 0.00 Byte (43)收藏

      摘要:从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转化甾体的菌株,经形态观察,鉴定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首次利用该菌株对4-烯-3-酮类甾体衍生物进行生物转化,目的是合成具有潜在活性的羟基类4-烯-3-酮衍生物。转化条件为27℃,220r/min振荡培养4d。转化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通过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确定了甾体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黄体酮生物转化得到的产物是14α-羟基-4-孕甾烯-3,20-二酮和7α,14α-二羟基-4-孕甾烯-3,20-二酮;4-雄烯二酮的转化产物是14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1、4α,17β-二羟基-雄甾-4-烯-3-酮和6α,17β-二羟基-雄甾-4-烯-3-酮。研究结果表明总状毛霉具有转化甾体的能力,对4-烯-3-酮类甾体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产物是14α-羟基甾体衍生物。

    • 总状毛霉对4-烯-3-酮甾体的生物转化研究

      2007, 47(3):540-543.

      关键词:生物转化 总状毛霉 14α-羟基化 甾体
      摘要 (985)HTML (0)PDF 0.00 Byte (2399)收藏

      摘要:从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转化甾体的菌株,经形态观察,鉴定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首次利用该菌株对4-烯-3-酮类甾体衍生物进行生物转化,目的是合成具有潜在活性的羟基类4-烯-3-酮衍生物。转化条件为27℃,220r/min振荡培养4d。转化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通过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确定了甾体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黄体酮生物转化得到的产物是14α-羟基-4-孕甾烯-3,20-二酮和7α,14α-二羟基-4-孕甾烯-3,20-二酮;4-雄烯二酮的转化产物是14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1、4α,17β-二羟基-雄甾-4-烯-3-酮和6α,17β-二羟基-雄甾-4-烯-3-酮。研究结果表明总状毛霉具有转化甾体的能力,对4-烯-3-酮类甾体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产物是14α-羟基甾体衍生物。

    • 布洛芬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2011, 51(5):586-594.

      关键词:关键词:布洛芬,微生物降解,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摘要 (2188)HTML (0)PDF 1.29 M (1873)收藏

      摘要:摘要:布洛芬是苯丙酸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典型代表,属于重要的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的布洛芬在为人类减轻病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环境污染危害,已经成为重要潜在环境污染物之一。本文简要介绍布洛芬的使用情况和环境中布洛芬残留的潜在风险,重点总结布洛芬的微生物降解及降解机理研究,提出应当关注污水、脱水污泥、河流沉积物和湿地中布洛芬的微生物降解,强调开展布洛芬降解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从分子水平阐明布洛芬降解机理研究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南沙链霉菌来源细胞色素P450酶CYP154C34的表征及生物转化

      2024, 64(2):502-515.DOI: 10.13343/j.cnki.wsxb.20230450CSTR: 32112.14.j.AMS.20230450

      关键词:P450CYP154C34南沙链霉菌生物转化甾体雌二醇
      摘要 (242)HTML (504)PDF 1.10 M (1045)收藏

      摘要:【目的】P450酶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复杂化合物中未活化的C-H键,因此P450酶在化工原料合成、环境污染物降解及药物合成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南沙链霉菌基因组中的一个新颖的P450酶CYP154C34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异源表达和全细胞生物转化重组菌探究其功能。【方法】构建2种全细胞生物转化BL21(DE3)重组菌(含pET28a-CYP154C34-RhFRED和pET28a-CYP154C34+pACYCDuet-Pdx/PdR)和1种异源表达BL21(DE3)重组菌(含pET28a-CYP154C34)。通过全细胞生物转化的方式筛选底物,分析催化功能及产物结构。比较2种全细胞生物转化重组菌和体外酶反应对底物的转化率。分析CYP154C34和不同底物及底物类似物的亲和力。【结果】通过底物筛选和产物鉴定发现CYP154C34可催化包括孕酮、睾酮、雄烯二酮在内的9种甾体化合物16α位羟基化。通过2种不同还原伴侣的全细胞体系及体外酶反应对底物转化率的比较,发现含有pET28a-CYP154C34-RhFRED的BL21(DE3)重组菌的转化率最高,可对孕酮、睾酮、雄烯二酮等7种底物实现超过90%的转化率。通过亲和力分析发现CYP154C34对底物化合物的亲和力比类似物高。【结论】本研究构建了2种CYP154C34的全细胞生物转化重组菌并鉴定其功能。CYP154C34催化的底物谱宽并且具有极高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及较高的转化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