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38(5).
摘要: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樱桃园的樱桃冠瘿瘤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到46株根瘤土壤杆菌。经鉴定有4株是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原生物型1),其余42株是A.rhizogenes(原生物型2)。这些菌株所诱导的冠瘿瘤中均合成胭脂碱(nopaline),属胭脂碱型Ti质粒的根癌土壤杆菌,并对放射土壤杆菌K84菌株所产生的土壤杆菌素84敏感。由于K84菌株对含胭脂碱Ti质粒的根癌土壤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因此,用K84菌株防治樱桃根癌病是有应用前景的.
2008, 48(9):1214-1220.
摘要:【目的】为获得降解芘的微生物菌株,并用其生物修复被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方法】芘降解菌的分离采用平板升华法。根据表型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的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通过活菌计数、HPLC测定多环芳烃的残留量,研究菌株在固体、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以及在污染土壤中降解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的能力。【结果】分离到4株能降解芘的菌株TZh51、TZh52、TG42和TG52。实验结果表明,TZh51降解PAHs的能力强于其余3株菌。TZh51被鉴定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sp.),但与已发表的分枝杆菌菌株M11为不同的种。TZh51接种在芘膜的固体无机盐培养基上,测定获得最大芘降解量的条件是培养温度为35℃和芘膜厚度为130 ng/mm2。在芘浓度为50、100 mg/L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6天时TZh51的芘降解率分别达到91.9%、71.8%,10天时菌体数量分别达到最大值为2.0、6.0×108 cfu/mL;TZh51降解芘的效果强于M11。在种植作物的处理中,到第6周时TZh51的菌体数量达到每克干土含7.2×108 个菌落数,到第8周时菲、荧蒽和芘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1.4%、86.9%和85.8%;【结论】TZh51具有很强降解PAHs的能力;另外,TZh51与作物联合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