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修订
写作内容:关于稿件中的内容,作者可以在本刊网站下载PDF文件或每期发行的期刊,直接看到本刊论文的写作内容。
写作格式和排版要求:作者投稿时,请采用通栏排版布局,避免使用双栏格式。
1. 题名
要求简明、准确反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一致。
2. 作者
文章署名人应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名字的写法是:王小红,WANG Xiaohong。
3. 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用数字排在作者署名下方,单位应写全称、所在城市。外国作者单位应注明国名。不同单位的作者应用上标的数字在名字右上角标注清楚。
4. 摘要
每篇论文(研究报告、数据论文、技术与方法、综述和专论)都应附中、英文摘要,具体写法如下。
(1)研究论文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在结果和结论中应写明本文的创新之处。
(2)综述摘要:包括所述领域的研究现状、作者的评论及展望。
(3)中文摘要:要求在文中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字样;英文摘要:要求在文中给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等字样。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但要比中文摘要更详尽。
英文摘要的撰写要点:
a 在英语摘要中,不要使用任何汉字字符,包括标点,括号,温度,希腊字母等。
b 建议使用第一人称,以此可区分研究结果是引用文献的还是作者的。
c 建议用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表达拖拉模糊尽量不用,这样可以免好多长句,以求简单清晰。
d 摘要应当使用过去时态,语法正确,句子通顺。
e 摘要中不用缩写语,除非是人人皆知的,如:DNA、ATP等。
5. 关键词
每篇文章选取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6. 脚注(置于关键词后)
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项目编号)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Received: ; Accepted: ; Published online:
7. 正文
(1)各级标题
①引言部分只叙述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
②正文部分一级标题一般为“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左顶格顺序编排。
③二级标题,如:“1.1 菌株和质粒”,左顶格排。
④三级标题,如:“1.1.1 质粒的提取”,左顶格排。一、二、三级标题后的内容另起行排。
(2)图和表
图、表清晰简明,避免图表内容重复。
在文中的位置应是先见文后见图和表。图表的位置应紧随相关文字论述之后,即先文后图、先文后表。图/表中若有新文献,无论图/表放在什么位置,以正文文字中首次标引图/表的位置为准编号,即“如表/图1所示” “见表/图1” “(表/图1)”之类文字出现的位置。
①图:在正文中插图位置的下方写图题(中英文)及图注(英文);照片要清晰,线图要精绘。
②表:随正文排。表序及表题(中英文)置表上方,表注(英文)置于表下。表的内容全部用英文表述。一般使用三线表。
8. 计量单位
(1)单位符号均用英文小写、正体,不允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常用的计量单位如下:
①时间:日(天)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等,但某过程中的“第几天”或“前几天”中用汉字“天”。
②溶液浓度:用mol/L表示,而不用M或N。
③旋转速度:单位符号为r/min,而不用rpm。
④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蛋白质用kDa或Da;核酸用bp或kb。
⑤光密度:用OD表示,OD斜体,下标的波长正体,例如OD600。
⑥灭菌压力:用Pa或kPa表示,而不用磅或kg/cm2 。
(2)图表中数值的量和单位:用量和单位的比值表示数值,即物理量符号(斜体)与单位(正体)之间用斜线隔开,如:t/h (时间,单位是小时)。
(3)有些数值带的计量单位不能省略,如:30 cm×0.5 cm,不能写成30×0.5 cm;15%−20%不可写成15−20%等。
9. 数字的使用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①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②计数和计量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③不是表示科学计量和有统计意义数字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例如:一本书、两种产品等。
④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要连续排。
10. 统计学符号
一般统计学符号用斜体。本刊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mean;标准差用英文SD;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F;相关系数用r;样本数用n;概率用P。
11. 正体与斜体
(1)物种的学名:菌株的拉丁学名用斜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
(2)限制性内切酶: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如:BamH Ⅰ、Hind Ⅲ、Sau3A Ⅰ等。
(3)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全部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
12. 参考文献
(1)要求
①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②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如会议论文集、私人通讯等,毕业论文除外)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要时可作为脚注处理。
③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2)格式:请严格按照下列格式整理文献。
① 列出参考文献中的全部作者。【2010年开始实行】
② 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姓写全称,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双名间不空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用“和”字或“and”。
③ 外国期刊名应用全拼、不可缩写【2009年开始实行】,西文刊名采用斜体,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
④ 非英文的期刊,以尊重原始文字为主,在原文献后标注对应的英文对照。
(3)具体模式见下载专区中的《微生物学报》研究论文模版/综述模版https://actamicro.ijournals.cn/actamicrocn/site/menu/20190731154102001
年第卷第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