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10月29日 周三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刊物概况
收录情况
栏目设置
发表周期
读者对象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征稿范围与栏目介绍
书写要求
测序类论文要求
数据汇交
增强出版附加材料
生成性人工智能(AI)政策
实验伦理要求
文章的署名
关于版权
发表费及稿费
重复度检测
审稿程序及提前发表
Conflicts of interest
Ethics statement
Informed Consent
Statement of Human and Animal Rights
常见问题
文件下载
广告服务
期刊订阅
English
Email Alert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83年第10卷第2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细菌膜电极
DOI:
CSTR:
作者:
姚守拙;
姚守拙;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姚守拙,.
细菌膜电极
[J].微生物学通报,1983,10(2).
[2]
刘宝宝,汪洋,易力,王慧芳,王瑜欣,宫胜龙,涂春田.
细菌生物被膜检测与分析方法
[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10):2263-2270.
[3]
细菌电极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4]
韩善华 潘元翔.
细菌周膜的起源
[J].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1993(3):19-21.
[5]
Leon Eidels,王荫椿.
细菌毒素的膜受体
[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5(1).
[6]
刘蓉.
细菌紫膜研究动态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1,8(4):79-79.
[7]
Leon Eidels,王荫椿.
细菌毒素的膜受体续
[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5(2).
[8]
韩善华.
细菌周膜研究的最新进展
[J].生命科学,1996,8(5):44-46.
[9]
闻平.
细菌内毒素信号的跨膜传递
[J].微生物与感染,1998,21(2):25-27,37.
[10]
王乐,冉艳朋,袁其朋,惠明,王金水.
细菌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J].生物工程学报,2018,34(10):1556-1566.
[11]
黄河清,林庆梅,陈翔.
细菌铁蛋白氧化还原特性及电极活性的研究
[J].生物物理学报,1999,15(1):158-165.
[12]
易华西,王专,徐德昌.
细菌生物被膜与食品生物危害
[J].生物信息学,2005,3(4):189-191.
[13]
苏殿杰,张黎亚,王志玲.
聚苯乙烯活性膜免疫电极的研究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5(6).
[14]
苏殿杰,张黎亚,王志玲.
聚苯乙烯活性膜免疫电极的研究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6(6).
[15]
韩善华.
内质网在细菌周膜形成中的作用
[J].Acta Botanica Sinica,1991,33(8):610-613.
[16]
韩善华.
细菌周膜与寄主细胞质腹的关系
[J].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1993(4):31-32,34.
[17]
谢汉方,宋刚.
生物传感器膜电极在环保中的运用
[J].微生物学杂志,1995,15(2):66-69.
[18]
韩善华.
细菌周膜与液泡膜和液泡内含物的关系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4):23-24,27.
[19]
彭显,李继遥,徐欣.
c-di-AMP调控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J].生物工程学报,2017,33(9):1369-1375.
[20]
刘琳,谭小娟,贾爱群.
细菌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之间的关系
[J].微生物学报,2012,52(3):271-278.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姚守拙;. 细菌膜电极[J]. 微生物学通报, 1983, 10(2):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视频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HTML阅读次数:
引用次数: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