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洮河上游不同海拔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影响因子

      2022, 49(9):3604-3616.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20072CSTR: 32113.14.j.MC.220072

      关键词:洮河上游紫果云杉土壤养分根际与非根际细菌多样性
      摘要 (496)HTML (864)PDF 707.43 K (1221)收藏

      摘要:【背景】紫果云杉天然林在维护洮河上游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海拔梯度如何影响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细菌多样性、土壤养分因子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深入探索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受控因子。【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洮河上游不同海拔紫果云杉天然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进行测序分析,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关性与冗余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土壤养分因子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际土养分因子组间差异显著(P<0.05),非根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拔升高根际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Chao1/ACE)和OTU数目呈单峰型变化趋势;非根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双峰型变化趋势。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养分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pH和有效磷与细菌多样性呈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不同海拔梯度下紫果云杉天然林细菌群落结构一致性较高,从30个样本中获得7 159个细菌OTU,注释到37个门;细菌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不同细菌门对土壤养分因子的响应各不相同,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与变形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土壤理化因子能够显著影响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细菌多样性和组成,海拔和水热条件等环境因子对植物和土壤的驱动影响是细菌群落结构稳定组成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紫果云杉天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变化和驱动机制,为洮河上游天然林恢复与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 不同补料控制方式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的性能比较

      2011, 38(9):1321-1330.

      关键词:顶头孢霉菌, 头孢菌素C, DO-Stat, 发酵, 补料
      摘要 (2464)HTML (0)PDF 588.03 K (3992)收藏

      摘要:在7 L发酵罐下, 对利用顶头孢霉菌(Cephalosporins acremonium)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 (CPC)过程的最优底物流加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式硫铵?豆油耦联型的硫铵流加策略。该控制策略可将发酵液中的氨态氮浓度控制在3?6 g/L之间, 同时满足了发酵前期细胞生长与CPC合成对氮源和硫源的需求, 促进了顶头孢霉菌菌丝分化, 为发酵后期的CPC高效生产奠定了前期基础。比较了CPC合成期内间歇、匀速和DO-Stat自动流加3种不同豆油流加方式的发酵性能。研究发现, 耦联使用硫铵/后程通富氧空气DO-Stat法进行硫铵和豆油的同时补料和CPC发酵, 可将碳源浓度与溶解氧浓度DO同时控制于适中水平, 使CPC合成以高浓度和低副产物积累的方式进行, 最终CPC浓度和得率分别达到35.77 g/L和13.3%。主代谢副产物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 (DAOC)的积累量和DAOC/CPC分别仅有0.178 g/L和0.5%。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